一种缓冲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1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缓冲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震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的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0920089611. 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防震装置 及建筑防震体系,所述防震建筑体系内紧贴或者靠近房间的墙体和房顶安装有防震装置, 该防震装置包括由型钢或钢管联接而成的主体钢框架,所述主体钢框架具有用于和房间的 房顶紧贴或靠近配合的顶框以及用于和房间的四周墙面紧贴或靠近配合的周框,所述周框 于房门、房窗位置留有容纳房门和房窗的空间。该防震装置及防震建筑体系在地震时能够 有效阻止松动的楼板坠落或墙体向内倒塌,减少建筑物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为上述防震装置的主体为钢结构框架,其整体刚性强度虽然较高,但其对于地 震给建筑物及防震装置的冲击却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虽然在主体钢框架的顶框、周 框外表面与房间对应的房顶、墙壁之间弹性支撑装配有橡胶垫或弹簧,可以实现一定的缓 冲作用,但是防震装置中构成主体钢框架的各构件之间均为固定连接,各构件之间无缓冲 减震装置,这样就影响了防震装置的对地震带来的冲击的减震效果,降低了防震装置的安 全性。而从地震发生角度来看,通常在一次大地震过后会出现接连不断的余震,这些余震给 经过大地震冲击后的房屋建筑所造成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提高建筑中防震装置的 减震缓冲性能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防震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防震 装置中主体钢框架整体对地震给建筑物及防震装置本体所造成的冲击力的缓冲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缓冲防震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防震装置,包括由多根框构 件联接而成的主体钢框架,所述主体钢框架具有立柱、设于立柱端部的顶框和/或底框,在 各框构件之间和/或框构件上的用于与建筑物对应装配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缓冲组件。所述顶框或底框包括边框和由两端固设在所述边框上纵横交错的型钢或钢管所 形成的框架,所述立柱与对应的边框装配在一起,所述减震缓冲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 在所述立柱的对应端和所述边框上。所述边框上对应于所述立柱的一侧向下延伸一套体,所述立柱的对应端滑动装配 在所述套体中,所述减震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套体的顶部套底和所述立柱对应端的端面之 间。所述边框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减震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 于左边框和右边框之间的边框缓冲装置。所述立柱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减震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 上立柱和下立柱之间的立柱缓冲装置。[0010]所述下立柱为空心壳体,所述立柱缓冲装置为在该空心壳体的壳壁上设有的用于 轴向定位所述上立柱的档板。所述减震缓冲组件为减震垫、减震弹簧、液压缓冲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组成主体钢框架的各框构件之间和/或框构件上用 于与建筑物对应装配的外表面上设置缓冲减震组件可以有效提高防震装置整体的减震缓 冲效果。在立柱和所述顶框或底框的边框之间设置减震缓冲组件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震装 置整体的对地震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力的减震缓冲效果,减少冲击力对防震装置整体刚结构 的冲击破坏,从而提高防震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将作为减震缓冲组件设置在套体内,可以保证减震垫或减震弹簧在受到冲击力 时,其轴向中心线不会发生倾斜,保证了减震垫或减震弹簧的减震缓冲效果。将边框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并在左、右边框之间设置边框缓冲装置可以进一步提 高缓冲防震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尤其在面对地震所带来的横向的冲击。将立柱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并在上、下立柱之间设置缓冲装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 防震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将下立柱设置成空心壳体。并在壳壁上设置挡板,挡板既可以起到对上立柱实现 轴向定位的效果,并且在地震时还可以起到对上立柱减震的效果。减震缓冲组件选用减震垫或减震弹簧,并且减震垫或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连在 立柱的对应端和边框的对应处,其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应用在建筑体系中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侧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边框为分体式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上述三种实施例中的立柱为分体式结构时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为立柱采用分体式结构时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为立柱采用分体式结构时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减震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防震装置应用在建筑体系中的结构示意图,一种 缓冲防震建筑体系,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砖混结构的房间1,在所述房间内安装有缓冲 防震装置2。如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该缓冲防震 装置包括由型钢或钢管等框构件联接而成的主体钢框架5,该主体钢框架具有立柱3、设于 立柱3端部的顶框9和底框4,所述立柱3设置在顶框9和底框4之间,所述顶框9包括边框10和由两端固设在所述边框上纵横交错的型钢或钢管所形成的框架,立柱3位于边框10 的对应侧的正下方,在立柱3和边框10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缓冲组件,该减震缓冲组件为 两端通过紧固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柱对应上端和边框上的减震垫6,在立柱3和底框4的 连接处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也为两端通过紧固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柱对应下端 和底框上的减震垫6。边框10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左边框11和右边框13,在左右边框之 间连接有减震垫12,具体实施时,也可用减震弹簧来代替减震垫12充作边框缓冲装置。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其与实施例1的不 同之处在于在立柱和边框的连接处设置的减震缓冲组件为减震弹簧7。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其与上述两个实施 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边框上对应于所述立柱的一侧一体向下延伸有一套体8,立柱3对应 端滑动装配在套体8中,在套体8的顶部套底和立柱对应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9,具 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减震垫来代替减震弹簧。立柱和底框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 来保证立柱和底框之间的缓冲减震,即在底框上一体向上延伸套体,而立柱下端滑动装配 在底框上的套体中。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立柱为整体结构,如图7所示为立柱为分体式结构的一种结 构示意,立柱分为上立柱31和下立柱32,在上下立柱之间设置有充作立柱缓冲装置的减震 垫33。如图8所示的分体式结构的立柱与图6所示的区别之处在于在上下立柱之间设 置的充作立柱缓冲装置的为减震弹簧34。如图9所示的立柱分体式结构中,下立柱36为空心壳体结构,而上立柱35插装配 合在下立柱36中,在下立柱36的壳壁上斜向固设对称设置的多块挡板37,挡板37即实现 对上立柱35的轴向定位,当上立柱受力向下运动时,挡板37还能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 用。具体实施时,挡板37可采用木质挡板或金属挡板或塑料挡板等。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缓冲防震装置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其与上述3个实 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框构件43上与建筑物相对应配合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减震垫45, 框构件44与框构件43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液压缓冲器来作为上述四个实施例的缓冲减震组件。
权利要求一种缓冲防震装置,包括由多根框构件联接而成的主体钢框架,所述主体钢框架具有立柱、设于立柱端部的顶框和/或底框,其特征在于在各框构件之间和/或框构件上的用于与建筑物对应装配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或底框包括边框和由 两端固设在所述边框上纵横交错的型钢或钢管所形成的框架,所述立柱与对应的边框装配 在一起,所述减震缓冲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对应端和所述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对应于所述立柱的 一侧向下延伸一套体,所述立柱的对应端滑动装配在所述套体中,所述减震缓冲组件设置 在所述套体的顶部套底和所述立柱对应端的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 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减震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左边框和右边框之间的边框缓冲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分 体式结构,其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减震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上立柱和下立柱之间的 立柱缓冲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为空心壳体,所述立 柱缓冲装置为在该空心壳体的壳壁上设有的用于轴向定位所述上立柱的档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 组件为减震垫、减震弹簧、液压缓冲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组件为减震垫、减 震弹簧、液压缓冲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防震装置,包括由多根框构件联接而成的主体钢框架,所述主体钢框架具有立柱、设于立柱端部的顶框和/或底框,在各框构件之间和/或框构件上的用于与建筑物对应装配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缓冲组件。在构成主体钢框架的各构件之间设置减震缓冲组件可以有效的提高防震装置整体的对地震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力的减震缓冲效果,减少冲击力对防震装置整体刚结构的冲击破坏,从而提高防震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E04B1/98GK201679109SQ20102013597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0日
发明者张占发 申请人:郑州张氏防震抗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