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墙体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墙体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墙体砖。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墙体砖已逐步禁止采用烧结粘土砖,取而代之的是复合墙体砖或实 心粉煤灰砖或空心粉煤灰砖,但是,在现有的复合墙体材料中,其粉煤灰的利用率还不高, 其主要问题是制作技术困难,材料的配比不合理,制成的墙体保温效果较差,抗压强度较 低,加之产品结构多为烧结粘土砖方式,导致了产品质量不好,成本过高,影响了复合墙体 材料的利用和推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以粉煤灰为主料,配制一种复合 墙体砖,采用特殊的结构方式,解决因材料和制作技术引起的质量较差,保温效果差,成本 偏高的问题,以替代烧结粘土砖。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砖,砖体呈 长方形,按重量百分比,由粉煤灰55%、石灰10%、水泥5%、细砂10%、发泡剂1%、润湿剂 0.5%和水15-30%混合后,采用制砖机或模具制成,制成后的砖体结构是砖体的底面为 光滑的平面,砖体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圆形凹陷槽,其凹陷槽的深度是砖体厚度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凹陷槽,至少为两排。有益效果是以粉煤灰为主料,以细砂、石灰和水泥为辅料,在有效控制配比范围 后,采用特制的发泡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且产品成本与普通产品降低50%以上,节约水泥 60%以上,更重要的是替代了烧结粘土砖,节约了土地资源,利国利民。在砖体顶面设置多 个凹陷槽可在墙体筑城后形成空心体,实现较好的墙体保温效果和节能作用,设置的凹陷 槽还能增加砖体的抗压强度,同时又实现了原材料的节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面,2、顶面,3、凹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墙体砖,砖体呈长方形,按重量百分比,由粉煤灰55%、石 灰10 %、水泥5 %、细砂10 %、发泡剂1 %、润湿剂0. 5 %和水15-30 %混合后,采用制砖机或 模具制成,制成后的砖体结构是砖体的底面1为光滑的平面,砖体的顶面2上设有圆形凹陷槽3,其凹陷槽3的深度是砖体厚度的三分之一。实施例1一种墙体砖,砖体呈长方形,按重量百分比,由粉煤灰55%、石灰10%、水泥5%、 细砂10%、发泡剂1%、润湿剂0. 5%和水15-30%混合后,采用制砖机或模具制成,制成后 的砖体结构是砖体的底面1为光滑的平面,砖体的顶面2上设有两个圆形凹陷槽3,其凹 陷槽3的深度是砖体厚度的三分之一;其凹陷槽3,为两排。实施例2一种墙体砖,砖体呈长方形,按重量百分比,由粉煤灰55%、石灰10%、水泥5%、 细砂10%、发泡剂1%、润湿剂0. 5%和水15-30%混合后,采用制砖机或模具制成,制成后 的砖体结构是砖体的底面1为光滑的平面,砖体的顶面2上设有三个圆形凹陷槽3,其凹 陷槽3的深度是砖体厚度的三分之一;其凹陷槽3,为三排。
权利要求一种墙体砖,砖体呈长方形,其特征在于砖体的底面(1)为光滑的平面,砖体的顶面(2)上设有至少两个圆形凹陷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槽(3),至少为两排。
专利摘要一种墙体砖,砖体呈长方形,按重量百分比,由粉煤灰、石灰、水泥、细砂、发泡剂、润湿剂和水混合后,采用制砖机或模具制成,制成后的砖体结构是砖体的底面为光滑的平面,砖体的顶面上设有圆形凹陷槽,其凹陷槽的深度是砖体厚度的三分之一。有益效果是产品成本与普通产品降低50%以上,节约水泥60%以上,替代了烧结粘土砖,在砖体顶面设置多个凹陷槽可在墙体筑成后形成空心体,实现较好的墙体保温效果和节能作用,设置的凹陷槽还能增加砖体的抗压强度。
文档编号C04B38/02GK201746962SQ20102025233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刘更申, 许万卷 申请人:洛阳申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