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机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78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抹灰机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抹灰机液压支架[0001] 本申请是申请曰2008年12月l曰,申请号2008203030225的抹灰机液压支架的分案申请。[0002] 所属领域[0003] 本申请涉及抹灰机,具体为抹灰机液压式支架。
背景技术
[0004] 目前抹灰机支架有两根液压作为立柱,没有一根液压为立柱的抹灰机支架。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为立柱的抹灰机支架,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 抹灰机液压支架,支架用一根液压作为立柱,液压壳固定在底框(4),底板行走装置1调平衡结构(13)1液压动力装置(9)1抹灰装置的提升装置(10)。[0007] 调平衡结构在底板正面液压的两端处及背面中间处各安装一个小液压,三个小液压的油管上至少两根油管分别有一个调节阀门或/和油管开度微量调节结构。三个小液压的油管的另一个液压的油管上只有调节阀门。液压的动力装置9同时给液压和小液压提供动力。液压的油管上可有阀门。液压安装在底框上,正面与底板正面棱平齐。液压壳的至少一侧边安装与液压壳等高或略高于液压壳的轨道(6)。液压壳的两侧边安装与液压壳等高或略高于液压壳的轨道(6)。液压壳1轨道6共同作为抹灰装置的滑行器(22)的轨道。滑行器与滑行器轨道相适配。[0008] 本发明的优点只用一根液压即可实现抹灰机支架,结构简单,造价增加很少。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OO10] 图l单根液压式抹灰机支架示意图 图2液压杆与副滑行器1轨道配合示意图[OO11] 图3抹灰装置与提升装置示意图图4抹灰装置示意图[OO12] 图5顶天花板装置横截面图图6抹门窗装置出灰口1副出灰口示意图[OO13] 图7抹灰板示意图图8两根液压式抹灰机支架示意图[OO14] 图9液压式抹灰机支架示意图图lo立柱顶端有液压示意图[OO15] 图11液压底部安装直段示意图[OO16] l液压壳 2液压杆 3顶板(顶框1横梁) 4底板(底框) 5副滑行器 6轨道7轨道 8连接件 9动力装置 lo提升装置 11绳子 12抹灰装置 13调平衡[OO17] 结构 14锁定器 15卡点 16卡点 17触发点 18触发点 20尖点 2l小滑轮 22滑行器 23滚轮 24.灰口 25出H灰腔 26空间 27硬盖 28装料口29空位30灰料斗 3l柔韧部 32弹性件 33套筒 34顶杆 35出H灰口36副出灰口 37抹灰板38夹角 39立柱 40直段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用液压(液压壳1、液压杆2组成液压)作为抹灰机支架的立柱。液压壳 固定在底板(底框)4上,底板行走装置、调平衡结构13、液压动力装置9、抹灰装置的提升 装置10等结构。调平衡结构在底板正面液压的两端处及背面中间处各安装一个小液压,三 个小液压的油管上至少两根油管分别有一个调节阀门或/和油管开度微量调节结构(另一 个液压的油管上只有调节阀门为佳)。液压的动力装置9同时给液压和小液压提供动力。 液压的油管上可有阀门。图中未画出油管、阀门、油管开度微量调节结构。液压安装在底板(底框)上,正面与底板正面棱平齐。液压杆完全收缩后,液压杆 2比液压壳高一个副滑行器5的高度为佳。液压壳的至少一侧边(以两侧边为佳)安装与液压壳等高(或略高于液压壳)的 轨道6。液压壳、轨道6共同作为抹灰装置的滑行器22 (图中未画出滑行器,可为滚轮或/ 和段管)的轨道。滑行器与滑行器轨道相适配。图2中滑行器的滚轮23与轨道6、轨道7 相配合,滑行器与抹灰装置连接。轨道6与轨道7的正面平行或平齐(滑行器的摩擦面与 轨道6、7相配合使出灰口平面重合)。轨道6可以作为轨道7的背面支撑。液压杆上安装副滑行器5,副滑行器的外壁与液压壳外壁基本相同,与抹灰装置的 滑行器相适配。副滑行器5内部结构(为固定的内壁或内部安装的滚轮)与液压杆外壁之 间采用滚动或/和滑动接触。抹灰装置背面对应处用相适配结构与轨道7滚动或滑动接触。 轨道7之间可用连接件(根据抹灰装置的形状,连接件可为直段或“[”状)连接,以增加轨 道7的强度。轨道7的厚度大一些,例如用方管,以增加抗弯曲的强度。轨道7底端或/和 轨道6顶端处安装锁定器14,可以把轨道7和轨道6相锁定,在轨道7上升后,其底部与轨 道6顶部相锁定,增加轨道7的强度。锁定器的结构不影响滑行器和轨道的配合使用。轨 道7和轨道6也可用部分套合的结构,如图2中的结构。轨道6可与液压壳固定连接,也可 与液压壳之间有一定水平距离(以固定连接为佳),轨道7与轨道6相适配。顶板3顶面可为粗糙面或有尖点20,以增加与天花板接触的摩擦力,使支架与天 花板之间无相对位移。顶板与液压杆顶部固定连接或有活动间隙连接(如连接处采用橡胶 或其他可变形件)。若采用固定连接,则顶板顶面可用弹性层(如橡胶层等)。因为支架宽度较窄,因此抹灰装置两边分别伸出支架。副滑行器5 (副滑行器5内壁可为滚轮或/和固定的光滑面与液压杆做滚动或/ 和滑动摩擦,沿液压杆为轨道运行不会给液压杆表面造成损伤,可选择液压油封的材质或 其他不会给液压杆表面造成损伤的材质)顶部安装固定卡点15,该卡点与抹灰装置12或滑 行器接触处有触发点17,当触发点不被触发时,副滑行器5底部与液压壳2接触面上有接触 件把副滑行器与液压壳相互勾住。当触发点17被触发后,接触件放开,副滑行器离开液压 壳。当副滑行器自上而下与液压壳碰撞后,接触件又勾住了。在副滑行器5底部有可收缩 的卡点16(如卡点16为凸出副滑行器底部表面的较硬弹性件,当受抹灰装置或滑行器大的 作用力时,卡点16即会缩入副滑行器5内)。当抹灰装置向下移动时,因卡点的阻力,抹灰 装置带动副滑行器向下;当副滑行器到底部与液压壳勾住时,抹灰装置继续向下,压住卡点 16收缩到副滑行器内部并越过副滑行器。图7中,抹灰板纵向中间处略有弯曲向正面凸出,抹灰板的其他结构与本人以前 的申请中的结构相同,只是纵向中间向正面凸出。[0026]液压的液压杆的横截面做成非圆形(以易于加工的形状为佳,液压杆与液压壳横 截面形状相适配,可带有非圆弧形的棱等结构),副滑行器5内壁与液压杆外壁相适配,如 此可不要轨道7、连接件、锁定器等结构。图1中,液压杆顶部的顶板位于液压杆左右两侧的位置安装滑轮(抹灰装置或提 升装置与该滑轮对应的位置留有空位)。提升装置两侧的滑轮(与图中虚线的绳子11相连 的滑轮)安装在提升装置的上平面处(位于顶板两侧的空位处为佳),使抹灰装置能顺利上 升到顶部。或者提升装置两侧的滑轮安装在顶板滑轮对应处(与图中实线的绳子11相连 的滑轮),使抹灰装置能顺利上升到顶部。图9中,抹灰机立柱也可用两根较短的液压连接而成。液压杆或液压壳的端部与 液压壳或液压杆的端部连接,形成较高的液压式立柱。副滑行器给液压壳底端的输油管留 出相应的空位。如此可以降低成本。两液压的液压杆与液压壳连接,也可用两液压壳(液 压杆)连接的结构。两个液压连接而成的立柱有相应的轨道6、轨道7。副滑行器顶底均有液压壳时,液压杆上可移动的副滑行器5顶部卡点15、底部卡 点16均为较硬的可变形件(如弹性件),两卡点相对的表面安装触发点17、18。顶部的触 发点17控制副滑行器底部与液压壳相互勾住的接触件;底部的触发点18控制副滑行器顶 部与液压壳相互勾住的接触件。副滑行器底(顶)部有液压壳时,副滑行器顶(底)部的卡点为固定件并带有触 发点及与液压壳相互勾住的接触件。图8中,两根较高的液压与顶板(顶框或横梁)3、底板(底框或横梁)4组成抹灰 机支架,液压作为抹灰装置上下移动的立柱。液压外壳2直接与抹灰装置的滑行器滚动或 滑动接触,液压杆1外套副滑行器5,副滑行器外周边与液压壳相同,内边的结构可与液压 杆滑动或滚动摩擦。液压顶部为顶框(或横梁)3,底部为底框(或横梁)4。抹灰装置6用 滑行器(图中未画出)与液压外壳滚动或滑动摩擦。当抹灰装置上升到副滑行器5处时, 触发副滑行器顶部处固定卡点15下表面的触发点17(触发点为可动的,不被触发时,副滑 行器与液压壳相锁定,触发后副滑行器与液压壳锁定解除)。可变形卡点16位于副滑行器 底部处,为可以被抹灰装置移动过程中压缩的较硬弹性件为佳。两液压壳顶部处可有连接 件8连接,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式连接,并留出滑行器的运动轨道。顶板(或横梁)与液压杆连接处为空位(图中未画出),空位略小于液压杆横截 面,液压杆顶部固定高度不大于顶板(或横梁)高度的较细直杆,直杆穿过该空位,顶板 (或横梁)放置在液压杆顶部。或者顶板与液压杆顶部有间隙连接或之间用橡胶等有弹性 物体连接)。上述的各种支架中,液压壳选1. 5米左右,可以给3米及以下的墙面抹灰。液压壳 选2米左右,可以给4米及以下的墙面抹灰。图10中,各种抹灰机支架的立柱(一根或两根或三根或四根立柱)顶部处为较短 的液压,液压壳与立柱同径,液压杆上套装副滑行器,副滑行器上安装卡点、触发点及相应 的接触件。顶框(或横梁)与液压杆顶部固定的短直段有间隙连接或软连接。图中所画为 一根立柱,可以用一根或两根或三根或四根立柱共同组成支架。支架底部可安装调平衡结构、托架等结构。图3、图4中,抹灰装置的出灰口 24上棱高于抹灰装置的所有固定结构部分,下棱
5低于抹灰装置的所有固定结构部分,可变形部分(可压缩灰料斗30、柔韧部31)的顶部可以 高于出灰口上棱,且以高于出灰口上棱为佳。在灰料斗、柔韧部的顶面为装料口 28,装料口 处有相适配的硬盖27,硬盖与抹灰装置的固定结构之间有弹性件对灰料起压力作用为佳。 盖板上可安装压缩弹性件32,用以与天花板接触时对灰料施加更大的作用力。抹灰装置用 滑行器22与支架的轨道接触,灰料自出灰腔25向出灰口 24处移动。出灰腔与滑行器之间 的空位29可以保留,也可去掉,相应使顶板、底板正面后缩即可。抹灰装置抹阴阳角装置不论为何种结构,其抹阴阳角的一侧边水平向该侧伸出, 并超出顶框、底框、调平衡结构、行走轮、顶天花板结构的水平方向的位置,有利于一次性抹 到阴阳角。图5中,顶天花板装置的套筒33、活动顶杆34横截面为方形。活动顶杆与套筒之 间连接的作用力装置的连接方式顶杆顶部偏向左上角,底部偏向右下角;或者顶部偏向右 上角,底部偏向左下角(偏向的角度以有利于实现阴阳角抹灰为佳)。从而使抹灰机工作 时,顶杆与套筒之间无摇晃间隙。图6中,抹门窗装置的出灰口 35、副出灰口 36大体成梯形,梯形的顶边与斜边之 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35度为佳。如图中,出灰口、副出灰口的斜边与水平边之间成大于等于 45度的角,以略大于45度为佳。抹灰板、副抹灰板的宽度以梯形底边的宽度为标准。抹门窗装置的出灰口形状可为LJ状,适用于阳台与客厅、阳台与卧室之间的较宽 的门窗(在未安装门窗框的时候就需要抹灰)的抹灰,而且是一次性给整个门窗的三个边 抹灰。LJ状的水平边与该门墙的厚度相适应,垂直边抹墙壁大面。出灰口、副出灰口形状 可如上段所述。L状的水平边做成可调长度的结构,可以根据门窗的宽度(即墙壁厚度)进 行调节,如大体24 30厘米,37 44厘米,12 18厘米等尺寸。图3、图4中,抹灰装置去掉灰料斗、柔韧部,用灰料泵给出灰腔内供应灰料,灰料 泵软管出口与出灰腔连接。可将柔韧部、灰料斗变低、变小,低于出灰口上棱为佳。抹灰装置(提升装置)的滑行器的上滚轮与下滚轮(滑动管顶底)之间位置为提 升装置与抹灰装置连接处。滑行器的上滚轮上平面与下滚轮下平面之间距离大于等于(大 于为佳)抹灰机顶框(或/和底框横梁)与抹灰装置(或/和提升装置)对应处抹灰装置 (或/和提升装置)的高度。上滚轮高于或平齐抹灰装置(或/和提升装置)位于横梁处 的上表面。下滚轮底面低于或平齐于抹灰装置(或/和提升装置)位于横梁处的下表面。 在最大限度地缩小上下滚轮之间的距离,减小滚轮的高度后,上述结构可以使出灰口高度 适当降低。抹灰机顶框(或/和底框横梁)与抹灰装置(或/和提升装置)对应处的抹灰 装置(或/和提升装置)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有空位29作为横梁(或顶底板)的位置。各种液压立柱一端与顶板或/和底板之间固定安装一段直段,直段外周边与相连 的液压的外周边相同(有相应的轨道6或轨道7等)。也可在两个相连的液压中间安装。 液压杆完全收缩后,顶板的高度略低于门的高度(门的高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确定),以此 确定直段高度,可以降低成本。例如层高3米,门高2米,选用1.2米高的液压。液压杆伸 长前液压高1. 4米,液压杆伸长后液压高2. 4米,加上顶板(3厘米)、底板(5厘米)、调平 衡结构(12厘米)的高度,支架总高度为2. 6米,可以增加0.4米的直段。液压杆收缩后支 架的高度1. 4加上0. 4加上0. 2等于2米,若增加的直段高度选用0. 3米,则支架可以轻松地经过门。液压杆、直段可为一定壁厚的空心圆管,管壁厚度、强度能保证立柱强度即可。如 采用无缝钢管。底板背面用一直杆与液压壳背面连接,连接处为窄的直条状(不宽于液压输油 管),副滑行器上有相应的空位。底板正背面距离小于门的宽度。液压立柱底部向上有刻度,抹门窗装置的支撑框底边与液压下半段固定连接或可 拆式连接或用锁定器连接(方便高度调节),抹门窗装置的支撑框顶边与副滑行器固定连 接或可拆式连接或用锁定器连接。抹门窗装置与轨道6、轨道7相适配。
权利要求抹灰机液压支架,支架用一根液压作为立柱,其特征在于液压壳固定在底框(4),底板行走装置、调平衡结构(13)、液压动力装置(9)、抹灰装置的提升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调平衡结构在底板正面液压的 两端处及背面中间处各安装一个小液压,三个小液压的油管上至少两根油管分别有一个调 节阀门或/和油管开度微量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三个小液压的油管的另一个液 压的油管上只有调节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的动力装置9同时给液压 和小液压提供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的油管上可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安装在底框上,正面与 底板正面棱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4择一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壳的至少一侧边安 装与液压壳等高或略高于液压壳的轨道(6)。
8.根据权利要求1-4择一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壳的两侧边安装与 液压壳等高或略高于液压壳的轨道(6)。
9.根据权利要求1-4择一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液压壳、轨道6共同作为 抹灰装置的滑行器(22)的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4择一所述的抹灰机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滑行器与滑行器轨道 相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为立柱的抹灰机支架,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抹灰机液压支架,支架用一根液压作为立柱,液压壳固定在底框(4),底板行走装置、调平衡结构(13)、液压动力装置(9)、抹灰装置的提升装置(10)。调平衡结构在底板正面液压的两端处及背面中间处各安装一个小液压,三个小液压的油管上至少两根油管分别有一个调节阀门或/和油管开度微量调节结构。三个小液压的油管的另一个液压的油管上只有调节阀门。液压的动力装置9同时给液压和小液压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只用一根液压即可实现抹灰机支架,结构简单,造价增加很少。
文档编号E04F21/08GK201649586SQ2010203020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
发明者黄效红 申请人:黄效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