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复合岩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岩棉板,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材料领 域的设置有防水层和网架的复合岩棉板。
背景技术:
岩棉是一种防火保温材料,多用于高层建筑外保温。但岩棉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吸 水率高,岩棉吸水后保温功能和力学强度都大幅度下降;二是低密度岩棉抗拉性能很低,一 般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高密度岩棉抗拉高能满足工程要求,但价格很高。目前,受资金和技 术条件限制,国内岩棉生产厂生产的岩棉板多为平丝低密度岩棉板,这样的岩棉板不能用 于建筑外保温工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设置 有防水层和网架的复合岩棉板。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岩棉板,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复合岩棉板由外向内依次为防 水层、网架和岩棉板;所述网架设置于岩棉板上。岩棉板设置在中心位置处,主要起到隔热 保温作用;网架设置在岩棉板上,用以增加岩棉板的强度,当岩棉板承受拉力时,由岩棉板 承担;防水层设置在最外层,用于阻止室内和室外的水分进入到岩棉板,保持岩棉板始终具 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岩棉板,所述网架与岩棉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岩棉板的网布 层。增设了网布层之后,可以实现对松软的岩棉板的良好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岩棉板,所述网架为立体结构且贯穿于岩棉板的两相对表面。 把网架设置成立体结构并贯穿于岩棉板中,有利于保证岩棉板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岩棉板,所述防水层为聚合物防水砂浆。在复合岩棉板应用于 建筑外保温时,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作为防水层,可有效防止室内和室外的水分进入到防 水层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岩棉板,所述网架和网布层为无机纤维、金属纤维或改性有机 纤维材料。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无机纤维、改性有机纤维或金属纤维均可作为制作网架和 网布层的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位于最外面的防水层和设置于岩棉 板上的网架,可有效地防止室内和室外的水分进入到岩棉板中,也可保证岩棉板有较高的 抗拉强度;还可在网架与岩棉板之间设置起束缚岩棉板作用的网布层,实现了对岩棉板的 捆绑加固;本实用新型中的网架可以设置成贯穿岩棉板的立体结构,以便增强复合岩棉板 的抗拉性能。本实用新型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上实现了省时、省力和省钱,且有利于保证 工程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A截面图;图3为局部区域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层,2网架,3网布层,4岩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防水层1、网架2、网布层3 和岩棉板4 ;所示的防水层1位于最外部,由防水层向内依次为网架2、网布层3和岩棉板 4。如图2和图3所示,网架2为立体结构,网架2的两端位于岩棉板4两向对面的外端并 通过贯穿于岩棉板的结构部分相连接,网架2采用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增强整个复合岩棉 板的抗拉性能。其中,防水层1可以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网架2和网布层3可以采用无机 纤维、金属纤维或改性有机纤维材料。所示的网布层3设置于网架2与岩棉板4之间,用于 实现对岩棉板4的捆绑加固。这样,通过防水层1的防水作用、网架2抗拉作用和网布层3 对岩棉板的固定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岩棉板更加适于应用于建筑外保温。本实用新型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用网布层3把岩棉板4进行捆绑加固,再把网架 2设置于岩棉板4上;然后将聚合物砂浆涂覆于设置有网架2和网布层3的岩棉板4的六 个表面上形成防水层1,本实用新型制作完成。为了进行批量生产,可以制作生产本实用新 型的复合岩棉板的生产线。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岩棉板由外向内依次为防水层(1)、网架 (2)和岩棉板(4);所述网架(2)设置于岩棉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2)与岩棉板(4)之间设 置有用于固定岩棉板(4)的网布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2)为立体结构且贯 穿于岩棉板(4)的两相对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为聚合物防水 砂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2)和网布层(3)为 无机纤维、金属纤维或改性有机纤维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设置有防水层和网架的复合岩棉板,其特别之处在于还可网架与岩棉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岩棉板的网布层。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位于最外面的防水层和设置于岩棉板上的网架,可有效地防止室内和室外的水分进入到岩棉板中,也可保证岩棉板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在网架与岩棉板之间设置起束缚岩棉板作用的网布层,实现了对岩棉板的捆绑加固。本实用新型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上实现了省时、省力和省钱,且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文档编号E04B1/80GK201874114SQ20102062724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于陵 申请人: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