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8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用模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涉及高层建筑施工用的一次性模壳。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当代建筑工程中最主要和最广泛使用的楼板结构,现浇的各类楼板均有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的优点,但施工中的技术工序比较复杂,浪费很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施工速度较慢,而且现浇混凝土实心楼板自重大,是难以克服的弱点。目前,我国建筑业使用的模壳,从材料上分有下列五种再生pvc塑料模壳、钢板模壳、玻璃钢模壳、水泥砂浆模壳、木模壳;从使用上分,则有重复用模壳和一次性模壳两种。上述这几种模壳在制造和使用上都分别有不足,比如再生PVC塑料模壳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高,使用中和运输过程中损坏率高;钢板模壳除了制造成本高外,还存在易锈蚀、 存放困难、自身重、施工强度大等缺点。综上所述,目前使用的各种建筑模壳,都分别存在有各自难以克服的缺点,更不能满足当代新颖、多样的建筑设计施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高效实用的一次性建筑模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种建筑用模壳,包括壳体、加强筋、保温层和防护层,壳体由一个平面矩形顶板和四个各与顶板四边相连并成为一个整体的侧向立壁组成,四个侧向立壁下端均设有与侧向立壁相连并与顶板相平行的支承檐,四个支承檐相连成为一环形整体,壳体的纵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壳体采用刚度大、荷载大、整体性能好、自重轻的材料制作,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楼体自重。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加强筋,增加底面的承载能力。保温层设置在壳体与防护层之间,所述壳体保温层外表面有至少一层防护层,所述壳体下表面设置装饰面层,施工后不需要拆除,可以加快施工速度,表面不需要抹灰,而且有装饰效果,可以节约工程投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米字形肋条状加强筋,所述保温层为泡沫塑料,达到保温、隔音的效果,所述防护层为防火材料,增强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建筑质量和建筑的抗震能力,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节省拆模壳和吊顶的费用,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具有施工安全、方便、重量轻、降低工程造价、质量好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模壳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建筑用模壳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_加强筋、2-顶板、3-侧向立壁、4-支承檐、5-壳体、6_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该模壳包括壳体5、加强筋1、保温层6、壳体5由一个平面矩形顶板2和四个各与顶板四边相连并成为一个整体的侧向立壁3组成,四个侧向立壁下端均设有与侧向立壁相连并与顶板相平行的支承檐4,四个支承檐4相连成为一环形整体,壳体5 的纵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壳体5采用刚度大、荷载大、整体性能好、自重轻的材料制作,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楼体自重。保温层6为泡沫塑料,达到保温、隔音的效果,壳体下表面设置装饰面层,施工后不需要拆除,可以加快施工速度,表面不需要抹灰,而且有装饰效果,可以节约工程投资,防护层为防火材料,增强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其具体结构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模壳,包括壳体、加强筋、保温层和防护层,壳体由一个平面矩形顶板和四个各与顶板四边相连并成为一个整体的侧向立壁组成,四个侧向立壁下端均设有与侧向立壁相连并与顶板相平行的支承檐,四个支承檐相连成为一环形整体,壳体的纵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加强筋,保温层设置在壳体与防护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保温层外表面有至少一层防护层,所述壳体下表面设置装饰面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米字形肋条状加强筋,所述保温层为泡沫塑料,所述防护层为防火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模壳,包括壳体、加强筋、保温层和防护层,壳体的纵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壳体采用刚度大、荷载大、整体性能好、自重轻的材料制作,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楼体自重。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加强筋,增加底面的承载能力。保温层设置在壳体与防护层之间,所述壳体保温层外表面有至少一层防护层,所述壳体下表面设置装饰面层,施工后不需要拆除,可以加快施工速度,表面不需要抹灰,而且有装饰效果,可以节约工程投资。
文档编号E04B5/36GK202227564SQ2011203469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成郑听 申请人:成郑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