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管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一般是由骨料(石子等)、水泥、水等混合而成的半流体状态的物料。其中, 骨料(石子等)的直径往往大小不一。在实际工程中,常使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位置的工程机械中,例如混凝土泵车、车载式混凝土泵车以及拖式混凝土泵等。参见图1和图2,在运输和使用时,混凝土需要在料斗30中由搅拌装置进行搅拌。 料斗,又称集料器,是盛放预泵送混凝土的一个容器,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混凝土泵料斗 30中的混凝土,主要是靠搅拌装置通过搅拌叶片20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防止其离析及积料。而料斗底部的混凝土则主要是靠S摆管进行搅拌,如图1和图2所示,且S摆管 10的刮板40以及混凝土料斗30主要均由金属材质制作。在实际工作中,当S摆管10的刮板40外边缘与料斗30内壁之间间隙设计小于骨料直径时,则存在骨料卡死在S摆管刮板与料斗内壁之间的风险,这种风险会减少料斗的使用寿命甚至较短时间内损坏上述零部件,还可能导致S摆管无法正常摆动工作。为了减少或避免上述风险的出现,一般将S摆管刮板40外边缘与料斗30的间隙设计的大一些,但间隙过大也会带来其他负面问题,例如料斗30底部表面附近的混凝土得不到充分搅拌,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甚至造成积料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增设浮动刮板50,如图2所示,还是增加优化料斗底部弯板 (图中未示出),都无法解决搅拌充分与不卡骨料之间的矛盾。增设浮动弯板50,虽然能减小搅拌死角,但是S摆管刮板40依然需要和料斗底部保持相对较大的距离(国内厂家搅拌间隙一般大于40mm,国外公司厂家根据用户使用情况,一般至少大于25mm),否则依然有骨料卡死的可能。而优化料斗底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然还是解决不了骨料卡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在混凝土料斗内设有S摆管,所述S摆管至少在接近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一侧设有刮板,且所述刮板的至少外侧部位还设有弹性凸缘。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与所述混凝土料斗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 20mm。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由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由聚氨酯或耐磨橡胶制成。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为一条形凸缘结构。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为间隔设置的齿状凸缘结构。[0014]更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之间的间隔间隙为25 40mm。优选地,所述刮板由整块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在其内部设有金属加强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外侧形状与所述混凝土料斗的内壁形状相配合。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刮板的至少外侧部位设置弹性凸缘的结构,当较大骨料卡在刮板与混凝土料斗之间时,弹性凸缘便会产生变形,使得骨料通过,不致骨料卡死,引起料斗及搅拌装置的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以往刮板、骨料、料斗内壁之间同时接触时的刚性接触关系,提高了料斗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效果明显等有益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料斗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料斗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 参见图3和图4,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的优选实施例。在混凝土料斗内设有S摆管1,所述S摆管1至少在接近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一侧设有刮板2,所述刮板2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所述刮板的至少外侧部位还设有弹性凸缘3,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3由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由聚氨酯或耐磨橡胶等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3与所述混凝土料斗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 2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缘3为一条形凸缘结构,即在金属刮板2外边缘设置连续的弹性非金属材料凸缘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应用于混凝土喷浆车等泵送或喷射砂浆等骨料小的混凝土产品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搅拌充分与不卡骨料要求之间的技术矛盾。 由于采用了弹性凸缘,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混凝土料斗当中时,在整体结构方面,弹性凸缘3与所述混凝土料斗之间的最小间距,可以由现有的大于40mm间距减小为5 20mm 间距,从而使得整个混凝土料斗内的混凝土都能得到充分搅拌,并能有效地防止积料。具体地,当较大骨料卡在刮板2与混凝土料斗之间时,弹性凸缘3便会产生变形, 使得骨料通过,不致骨料卡死,引起料斗及搅拌装置的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以往刮板、骨料、料斗内壁之间同时接触时的刚性接触关系,提高了料斗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 参见图5和图6,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性凸缘3为间隔设置的齿状凸缘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在金属刮板2的外边缘设置间断(如锯齿形或波浪形等)的弹性非金属材料(如聚氨酯、耐磨橡胶)。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之间的间隔间隙为25 40mm。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S摆管1在往复摆动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料斗内壁的自身结构存在倾斜部分,所以,间隔设置的齿状凸缘结构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力作用,使得混凝土能够沿着混凝土料斗内壁的倾斜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滑动空间,同时,间隔设置的齿状凸缘结构还能够继续对滑动后的混凝土继续进行搅拌作用。因此,本实施例的此种结构优选用于混凝土泵等泵送较大骨料的混凝土泵产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刮板2还可以由整块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在其内部设有金属加强件。例如,用整块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刮板2(其外边缘上可以采用连续或不连续的凸缘结构),在其内部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固,由此可以增加刮板的局部刚度,也同样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缘3外侧形状与所述混凝土料斗的内壁形状相配合,由此使得弹性凸缘3与混凝土料斗之间相邻的各个部位,可以尽可能多地设置为5 20mm的较小距离,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构成各种类型的搅拌机构。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在混凝土料斗内设有S摆管(1),其特征在于 所述S摆管(1)至少在接近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一侧设有刮板O),且所述刮板的至少外侧部位还设有弹性凸缘(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 ⑶与所述混凝土料斗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 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 (3)由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 (3)由聚氨酯或耐磨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3)为一条形凸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3)为间隔设置的齿状凸缘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之间的间隔间隙为25 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O)由整块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在其内部设有金属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缘( 外侧形状与所述混凝土料斗的内壁形状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料斗的新型S摆管,在混凝土料斗内设有S摆管,所述S摆管至少在接近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一侧设有刮板,且所述刮板的至少外侧部位还设有弹性凸缘。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刮板的至少外侧部位设置弹性凸缘的结构,当较大骨料卡在刮板与混凝土料斗之间时,弹性凸缘便会产生变形,使得骨料通过,不致骨料卡死,引起料斗及搅拌装置的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以往刮板、骨料、料斗内壁之间同时接触时的刚性接触关系,提高了料斗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2299452SQ2011204393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卫国, 李呈成, 李明玉, 沈千里, 王健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