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塔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65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塔塔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冷却塔塔群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废热交换给空气再散入大气的冷却塔,特别是一种冷却塔塔群。
背景技术
[0002]冷却塔是一种循环冷却设施,它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再散入大气中。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电力、石油、 钢铁、化工和纺织行业。[0003]冷却塔是以承受风荷载为主的高耸空间薄壳结构,对风载荷极为敏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冷却塔表面的风压分布采用式[0004]ω = β μ s μ zw[0005]其中,3为考虑风振系数,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选取不同的数值,一般对于B类地面取I. 9 ;w为基本风压,一般取本地区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μ ζ为冷却塔高度变化系数, 一般根据同类空旷地面竖向梯度风分布确定;μ s为冷却塔体型系数,表示风荷载沿环向的分布规律。[0006]当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群,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旋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当与邻近房屋的间距小于3. 5倍的迎风面宽度,这种塔群效应就应该再设计中予以考虑。目前,对于冷却塔而言,为了消除这种塔群效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般在结构设计中的风压分布计算时直接在冷却塔体形系数的基础上直接乘以一个I. 2左右的塔群效应系数。[0007]现有的冷却塔塔群,都无法做到利用塔群效应对每座塔都产生有利的影响,故在结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塔群效应,乘以大于I的塔群效应系数。实用新型内容[0008]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利用塔群效应对每座冷却塔都产生有利影响的冷却塔塔 群。[0009]其技术方案如下。[0010]一种冷却塔塔群,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所述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所述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I. 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的数量为4座,所述冷却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5]I、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所述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所述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与其它冷却塔塔群相比,在风力和风压等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冷却塔塔群在结构计算中采用较低的塔群效应系数,一方面可以降低风载荷值,另一方面进而降低工程投资。[0016]再者,与其它冷却塔塔群相比,在风力和风压等基本条件和在结构计算中选取的塔群效应系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的冷却塔结构本身获得更高的强度及稳定安全系数,安全储备更高。[0017]2、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I. 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可以为大于I. 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的任何值。[0018]3、所述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塔塔群适用于所有的双曲线冷却塔塔群。[0019]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能够有效节省投资,提高冷却塔结构的耐久性倉泛。


[0020]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却塔塔群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却塔塔群的迎风冷却塔和背风冷却塔与同样风况的单塔的风压分布曲线图;[0022]附图标记说明[0023]10、平面,20、主导风向,30、一号冷却塔,40、二号冷却塔,50、三号冷却塔,60、四号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0025]如图I所示,一种冷却塔塔群,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10上,平面10与风的主导风向20平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冷却塔塔群也同样适合其他数量的冷却塔塔群,如冷却塔有3座或者5座等情况。[0026]其中,相邻两个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I. 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可以为大于I. 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的任何值。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冷却塔的数量为4座,冷却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0027]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或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0028]I、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10上,平面10与风的主导风向20平行。如图2所示,顺主导风向20布置的一号冷却塔30,即迎风面冷却塔受塔群效应影响的风压分布曲线与单塔在同样风况下的风压分布曲线相比在正压区时,两曲线基本重合;正负压分离点位置基本相同;在负压区时,受塔群效应影响的一号冷却塔30的风压分布线明显低于单塔的风压分布线,在负压最大值处相差最多。可见塔群效应对一号冷却塔3产生有利影响,降低了一号冷却塔30的风荷载。[0029]对于顺风导风向布置的二号冷却塔40 (三号冷却塔50、四号冷却塔60情况相同),即背风面冷却塔受塔群效应影响的风压分布曲线与单塔在同样风况下的风压分布曲线相比在正压区时,受塔群效应影响的二号冷却塔40的风压分布线明显低于单塔的风压分布线;受塔群效应影响的二号冷却塔40的风压分布线的正负压分离点位置相对于单塔的正负压分离点位置明显后移,导致二号冷却塔40的正压区变大,负压区变小;在负压区时,受塔群效应影响的二号冷却塔40的风压明显低于单塔的风压,在负压最大值附件相差最多。可见塔群效应对二号冷却塔40产生有利影响,降低了二号冷却塔40的风荷载。[0030]2、与其它冷却塔塔群相比,在风力和风压等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的塔群在结构计算中采用较低的塔群效应系数,一方面可以降低风载荷值,另一方面进而降低工程投资。[0031]3、与其它冷却塔塔群相比,在风力和风压等基本条件和在结构计算中选取的塔群效应系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的冷却塔结构本身获得更高的强度及稳定安全系数,安全储备更高。[003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能够有效节省投资,提高冷却塔结构的耐久性倉泛。[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塔塔群,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所述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所述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塔塔群,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的中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I. 5倍的冷却塔零米层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塔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的外形呈双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塔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的数量为4座,所述冷却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却塔塔群,包括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冷却塔,每座所述冷却塔具有中轴线,所有所述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与风的主导风向平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塔群,能够有效节省投资,提高冷却塔结构的耐久性能。
文档编号E04H5/12GK202788078SQ20122045384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孙小兵, 汤东升, 马兆荣, 刘东华, 陆晓琴, 徐荣彬, 王晓村, 刘晋超, 李乐, 卢钦先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