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4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预制件在耐火材料中的广泛应用,预制件产量也是随之增加,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损耗成为了成本中不可忽视的一项,特别是对于圆柱形预制件,对弧度的精确度要求更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201120406967.1”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浇铸模具,其
公开日为2012年
07月04日。其技术方案包括左模具,所述左模具一端设有左模具挡板,另外一端设有左模具底板;右模具,所述右模具一端设有右模具挡板,另外一端设有右模具底板;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右模具通过所述铰链相互连接,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右模具形成一空间;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设置在所述左模具及所述右模具的外侧。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该浇铸模具在对泥料成型柱体后,利用震动平台去除柱体中的气孔,但是,在震动过程中,柱体中的气孔只能通过浇铸模具上方的进料口逸出,且柱体中下部的气孔需要比柱体上部更大的震动强度才能逸出,而长期使用较大的震动强度震动浇铸模具,容易导致模具的结合处松动,从而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二、由于气孔只能通过上方的进料口逸出,因此模具内中下部的气孔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逸出,如果震动强度不够,有可能有少量气孔不会逸出,从而导致柱体的成型时间加长和成型柱体的质量较差,成型柱体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浇铸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极大缩短了预制件的成型时间,且成型的预制件质量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设置在左模具和右模具外侧的固定销,左模具的顶端设置有左模具挡板,底端设置有左模具底板,右模具的顶端设置有右模具挡板,底端设置有右模具底板,左模具与右模具活动连接并形成一柱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且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透气管,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透气管相通。所述透气孔均匀地设置在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表面。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O. 005—0. 01mm。所述左模具内的透气管为一根,左模具上的多个透气孔与左模具内的透气管相通。所述右模具内的透气管为一根,右模具上的多个透气孔与右模具内的透气管相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与中国专利号为“201120406967.1”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且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透气管,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透气管相通,在去除成型柱体中的气孔时,由于设置了透气孔和透气管,更小的震动强度就能使柱体内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气孔通过透气孔和透气管向外界逸出,不仅极大地缩短了预制件的成型时间,且使成型的预制件质量更好,还增强了浇铸模具的使用寿命。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气孔均匀地设置在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表面,此结构使浇铸模具内的气孔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完全逸出,进一步缩短了预制件的成型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预制件的成型质量。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O. 005—0. Olmm,由于透气孔的孔径极小,此结构能够防止泥料中的泥浆堵塞透气孔,保证柱体内的气孔能够完全逸出。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模具内的透气管为一根,左模具上的多个透气孔与左模具内的透气管相通,所述右模具内的透气管为一根,右模具上的多个透气孔与右模具内的透气管相通,在左模具和右模具上分别设置一根透气管,柱体内的气孔通过透气孔汇集到透气管,由透气管统一排出,结构简单实用,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且排气效果更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左模具,2、右模具,3、左模具挡板,4、右模具挡板,5、左模具底板,6、右模具底板,7、固定销,8、透气孔,9、透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包括左模具1、右模具2、设置在左模具I和右模具2外侧的固定销7,左模具I的顶端设置有左模具挡板3,底端设置有左模具底板5,右模具2的顶端设置有右模具挡板4,底端设置有右模具底板6,左模具I与右模具2活动连接并形成一柱形空腔,所述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8,且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透气管9,所述透气孔8与所述透气管9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透气孔8均匀地设置在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表面,上述设置方式为优选,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透气孔8也可不均匀地设置在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透气孔8的孔径为O. 005—0. 01_,所述透气孔8的孔径可以为O. 005mm,也可以为O. 01mm,优选所述透气孔8的孔径为O. 075mm。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左模具I内的透气管9为一根,左模具I上的多个透气孔8与左模具I内的透气管9相通,所述右模具2内的透气管9为一根,右模具2上的多个透气孔8与右模具2内的透气管9相通,优选透气管9的两端均与外界空气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浇注,首先将左右两个半模扣合,使用固定销7将左右两个半模固定,再将泥料从扣合后的模具上端注入空腔内,利用泥料的自身流动性自上而下成型,再利用震动平台对泥料进行震动排除其中的气孔,由于透气孔8和透气管9的设置,气孔能够快速地、完全地排除。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包括左模具(I)、右模具(2)、设置在左模具(I)和右模具(2)外侧的固定销(7),左模具(I)的顶端设置有左模具挡板(3),底端设置有左模具底板(5),右模具(2)的顶端设置有右模具挡板(4),底端设置有右模具底板(6),左模具(I)与右模具(2)活动连接并形成一柱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8),且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透气管(9),所述透气孔(8)与所述透气管(9)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8)均匀地设置在左模具(I)和右模具(2)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8)的孔径为 O. 005一O. Olmn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具(I)内的透气管(9)为一根,左模具(I)上的多个透气孔(8)与左模具(I)内的透气管(9)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模具(2)内的透气管(9)为一根,右模具(2)上的多个透气孔(8)与右模具(2)内的透气管(9)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的浇铸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设置在左模具和右模具外侧的固定销,左模具的顶端设置有左模具挡板,底端设置有左模具底板,右模具的顶端设置有右模具挡板,底端设置有右模具底板,左模具与右模具活动连接并形成一柱形空腔,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且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透气管,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透气管相通。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极大缩短了预制件的成型时间,且成型的预制件质量更好。
文档编号B28B7/26GK202895438SQ20122060619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裴锡平 申请人:裴锡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