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搅拌车及其水箱加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搅拌车,还涉及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
背景技术:
搅拌车用于运送建筑用的混凝土,又称田螺车,其上设有水箱,水箱的加水管位于搅拌车座椅的一侧。目前,搅拌车仅能实现单侧加水,若水源位于加水管的对侧,需人工挪动水源,搅拌车使用不方便。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方便加水的搅拌车,以避免挪动水源,以及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加水的搅拌车,其能够避免挪动水源,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其具有多个分支管,便于与各个方向的水源相连,避免了挪动水源,使搅拌车方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车,包括水箱和水箱加水管,所述水箱加水管包括: 与所述水箱连通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自由端设有消防栓,所述消防栓分布在所述搅拌车四周。优选的,上述搅拌车中,所述消防栓的入口端设有进水接口。 优选的,上述搅拌车中,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优选的,上述搅拌车中,消防栓通过双丝接头与所述第一阀门相连。优选的,上述搅拌车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管或所述分支管上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水箱之间,且其上设有第二阀门。优选的,上述搅拌车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车上的垫片,所述分支管固定在所述垫片上。优选的,上述搅拌车中,所述分支管为2个;2个所述分支管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的轴线重合;2个所述分支管的所述消防栓分别位于所述搅拌车的座椅两侧。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包括:用于与所述搅拌车的水箱连通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个分支管,每个所述分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优选的,上述水箱加水管中,所述消防栓的入口端设有进水接口 ;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通过双丝接头与所述消防栓相连。优选的,上述水箱加水管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管或所述分支管上的出水管,其上设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车包括水箱和水箱加水管,其中,水箱加水管包括主管和多个分支管;主管与水箱连通,分支管与主管连通,且每个分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上述消防栓分布在搅拌车四周。应用上述搅拌车时,可将带进水接头的水管与距离其最近的消防栓直接相连,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车,避免了挪动水源,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其包括主管和分支管,其中,主管用于与搅拌车的水箱连通;分支管与上述主管连通,其为多个,且每个分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加水管便于与各个方向的水源相连,能够避免挪动水源,使搅拌车方便使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加水管与搅拌车的装配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水箱加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水箱加水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4中:主管101 ;第一阀门102 ;消防栓103 ;出水管104 ;垫片105 ;分支管106 ;进水接口107 ;双丝接头10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方便加水的搅拌车,其能够避免挪动水源,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其具有多个分支管,便于与各个方向的水源相连,避免了挪动水源,使搅拌车使用方便。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包括水箱和水箱加水管,其中,水箱加水管包括主管101和多个分支管106 ;主管101与水箱连通,分支管106与主管101连通,且每个分支管106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103 ;上述消防栓103分布在搅拌车四周。应用上述搅拌车时,将带进水接口的水管与距离该水管最近的消防栓103直接相连即可,相比于 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车,避免了挪动水源,使用更加方便。由于外界水管上的进水接口不一定能够与消防栓103配合,故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消防栓103的入口端处装配有进水接口 107,应用时使外界水管直接与该进水接口 107相连即可。搅拌车水箱的体积较大,其充满水后内部水压较大,为了避免水箱内的水回流至消防栓103,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分支管106上设有第一阀门102。具体的,消防栓103通过双丝接头108与上述第一阀门102直接相连。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还包括设置在主管101或分支管106上的出水管104,其位于第一阀门102和水箱之间,且上述出水管104上设有第二阀门(图中未示出)。具体的,上述出水管104的个数为I个,且其位于分支管106上。应用时,可通过出水管104将水箱中的水引出,以用于洗车,或通过其它管路引入搅拌桶内,为搅拌中的混凝土加水。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还包括固定在搅拌车上的垫片105,分支管106固定在上述垫片105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分支管106可以设置为2个、3个或3个以上。优选的,分支管106设置为2个,以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避免大幅增加成本。具体的,上述2个分支管106为一体式结构,两者的轴线重合,且2个分支管106上的消防栓103分别位于搅拌车的座椅两侧。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主管101和分支管106分别为金属管,且主管101和分支管106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其包括主管101和分支管106,其中,主管101用于与搅拌车的水箱连通;分支管106为多个,每个分支管106均与上述主管101相连通,且每个分支管106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103。具体的,上 述水箱加水管中,消防栓103的入口端设有进水接口 107 ;分支管106上设有第一阀门102,加水完成后将第一阀门102关闭即能避免水箱中的水回流至消防栓103 ;上述第一阀门102通过双丝接头108直接与消防栓103相连。具体的,上述水箱加水管中,还包括设置在主管101或分支管106上的出水管104,其上设有第二阀门(图中未示出)。具体的,上述出水管104的个数为I个,且其设置在分支管106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加水管便于与各个方向的水源相连,能够避免挪动水源,使搅拌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加水管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车中的水箱加水管对应,亦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其它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搅拌车,包括水箱和水箱加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加水管包括: 与所述水箱连通的主管;和 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自由端设有消防栓,所述消防栓分布在所述搅拌车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栓的入口端设有进水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消防栓通过双丝接头与所述第一阀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管或所述分支管上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水箱之间,且其上设有第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车上的垫片,所述分支管固定在所述垫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为2个;2个所述分支管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的轴线重合;2个所述分支管的所述消防栓分别位于所述搅拌车的座椅两侧。
8.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所述搅拌车的水箱连通的主管;和 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个分支管,每个所述分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箱加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栓的入口端设有进水接口 ;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通过双丝接头与所述消防栓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箱加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管或所述分支管上的出水管,其上设有第二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车,其包括水箱和水箱加水管,所述水箱加水管包括主管和多个分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主管相连通,且每个所述分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消防栓;所述消防栓分布在所述搅拌车四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搅拌车便于加水,能够避免挪动水源,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搅拌车的水箱加水管,其包括用于与所述搅拌车的水箱连通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自由端设有消防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箱加水管具有多个分支管,便于与各个方向的水源相连,避免了挪动水源,使搅拌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8C5/42GK203110147SQ20132008565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杨光, 裴志军, 马开富, 吕雪军, 田伟 申请人: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