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6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铁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塔,其包括塔底和多个塔段。塔底包括多个第一塔柱、多个第一横杆、和至少一个固定杆,第一塔柱固定于地面,第一横杆固定于第一塔柱并围成一个四边形,固定杆固定于一对相对的第一横杆之间,用于安装主设备,塔段设置于塔底上部,每一个塔段包括多个第二塔柱、多个第二横杆和多个第二斜杆,靠近塔底的所述第二塔柱固定于第一塔柱,第二斜杆交叉固定于第二塔柱,第二横杆固定于第二塔柱和第二斜杆,用于支撑第二塔柱和第二斜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塔,利用在铁塔的塔底增加用于安装主设备的固定杆和第一横杆,从而不需额外增加安装主设备的混凝土基础,进而减少了主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降低了主设备的安装成本。
【专利说明】铁塔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塔。
【背景技术】
[0002]铁塔是装设通信天线的一种高耸结构,一般包括多个塔腿和多个塔段,所述塔腿固定于地面,所述塔段固定于所述塔腿。然而,现有的铁搭没有设置可以放置主设备,如BTS基站,的固定杆,导致站点上需额外增加主设备的混凝土基础,致使站点的占地面积和成本均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着铁塔不能安装主设备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了一种铁塔,其包括塔底和多个塔段。所述塔底包括多个第一塔柱、多个第一横杆、和至少一个固定杆,所述第一塔柱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柱并围成一个四边形,所述固定杆固定于一对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用于安装主设备,所述塔段设置于塔底上部,每一个塔段包括多个第二塔柱、多个第二横杆和多个第二斜杆,靠近所述塔底的所述第二塔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柱,所述第二斜杆交叉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所述第二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二斜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二斜杆。
[0006]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所述塔段内,所述第二塔柱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二斜杆的规格相同。
[0007]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铁塔还包括塔顶,所述塔顶设置于所述塔段的上面并包括多个塔部,每一个所述塔部设有多个第三塔柱、多个第三斜杆和多个第三横杆,靠近所述塔段的所述第三塔柱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所述第三斜杆交叉固定于所述第三塔柱,所述第三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三塔柱和所述第三斜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塔柱和所述第三斜杆。
[0008]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塔柱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三横杆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三斜杆的规格相同,以便增删所述塔部。
[0009]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铁塔顶部的第三塔柱预留螺栓孔,用于增加所述塔部。
[0010]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三塔柱的截面呈L形。
[0011]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三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和外包钢板。
[0012]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三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13]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塔柱的截面呈L形。
[0014]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塔柱的截面呈L形。
[0015]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一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16]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一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和外包钢板。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塔,利用在铁塔的塔底增加用于安装主设备的固定杆和第一横杆,从而不需额外增加安装主设备的混凝土基础,进而减少了主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降低了主设备的安装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塔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的塔底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的塔段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所示的塔柱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所示的塔顶的部分示意图;
[0024]图6是图1所示的塔顶的另一部分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中的圆VI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塔100。在本实施方式中,铁塔100固定于地面,并大致为三角锥形。
[0028]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所述铁塔100包括塔底10和多个塔段20,所述塔底10包括多个第一塔柱12、多个第一横杆14和至少一个固定杆16,所述第一塔柱12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横杆14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柱12并围成一个四边形,所述固定杆16固定于一对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杆14之间,用于安装主设备,所述塔段20设置于塔底10上部,每一个塔段20包括多个第二塔柱22、多个第二横杆24和多个第二斜杆26,靠近所述塔底10的所述第二塔柱22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柱12,所述第二斜杆26交叉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22,所述第二横杆24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22和所述第二斜杆26,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塔柱22和所述第二斜杆26。[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塔100,利用在铁塔100的塔底10增加用于安装主设备的固定杆16,从而不需额外增加安装主设备的混凝土基础,从而减少了主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因不需要增加混凝土基础又降低了主设备的安装成本,同时,主设备的重量又可增加了铁塔100的稳定性,从而减轻了铁塔100本身的重量。
[0030]更进一步,因每一个塔段20包括交叉的第二斜杆26和第二横杆24,使得荷载传力路径简洁,第二斜杆26和第二横杆24的受力小,铁塔100设计较轻。而且,由于每一个塔段20的结构形式一致,故可延伸或缩短最下面塔段20以形成系列化铁塔100产品,进一步归一化铁塔100构件,降低铁塔100加工成本。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16大致设置于离地面0.2米的高度处。
[003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16大致设置于离地面0.1米、0.3米、0.4米的高度处或其它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主设备的高度。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塔段20的高度大致为5米。
[0034]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塔段20的高度可以为2米、3米、4米、6米或其它高度。
[0035]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和第一塔柱12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90和外包钢板80。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90和外包钢板80。
[003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和第一塔柱12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38]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和第一塔柱12均为斜杆,且第二塔柱22和第一塔柱12的截面均为L形。
[004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同一个所述塔段20内,所述第二塔柱22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二斜杆26的规格相同。
[004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塔柱22的规格相同是指所有第二塔柱22的体积、长度、形状及重量均相同,所述第二斜杆26的规格相同是指所有第二斜杆26的体积、长度、形状及重量均相同。
[0042]因在同一个所述塔段20内,所述第二塔柱22的规格和所述第二斜杆26的规格均相同,即在同一个塔段20内,所述第二塔柱22和所述第二斜杆26具有可替换性,安装时,所述第二塔柱22和所述第二斜杆26均可以安装于任意需要安装的位置,而不需要每安装一个第二塔柱22或第二斜杆26就要核对安装位置,从而减少了安装时间和成本,而且提高了安装的方便性。
[0043]更进一步,在同一个塔段20内,所述第二横杆24的规格几乎相同,但第二横杆24的长度随铁搭高度的增减而变短。
[0044]因在同一个塔段20内,所述第二塔柱22的规格和所述第二斜杆26的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二横杆24的规格除长度不同外其它的均相同,从而整个铁塔100的杆件规格少,容易制作,给生产和使用均带来方便。
[0045]请参考图1和图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塔100还包括塔顶30,所述塔顶30设置于所述塔段20上面并包括多个塔部,每一个所述塔部设有多个第三塔柱32、多个第三横杆34和多个第三斜杆36,靠近所述塔段20的所述第三塔柱32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22,所述第三斜杆36交叉固定于所述第三塔柱32,所述第三横杆34固定于所述第三塔柱32和所述第三斜杆36,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塔柱32和所述第三斜杆36。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塔顶30包括两个塔部,每一个塔部的高度为5米。
[004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塔部的高度可以为2米、3米、4米、6米或其它高度。
[004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和第三塔柱32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90和外包钢板80。
[004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塔柱32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90和外包钢板80。
[005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塔柱22和第三塔柱32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5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三塔柱32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52]更进一步,为了描述方便,将第一塔柱12、第二塔柱22及第三塔柱32统称为塔柱,塔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90和外包钢板80,或者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005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塔柱32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三横杆34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三斜杆36的规格相同,即其中一个塔部可以替换另一塔部,从而可以增删所述塔部,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降低铁塔100的高度。
[0054]具体地,因航空或社区问题需要降低铁塔100高度时,只需拆除其中一个塔部,从而铁塔100的高度便降低了 5米,而不需要重新制作一座新的铁塔100,从而降低了成本。
[005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塔柱32的规格相同是指所有第三塔柱32的体积、长度、形状及重量均相同,所述第三斜杆36的规格相同是指所有第三斜杆36的体积、长度、形状及重量均相同。所述第三横杆34的规格相同是指所有第三横杆34的体积、长度、形状及重量均相同。
[0056]请参考图6和图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铁塔100顶部的第三塔柱32预留螺栓孔320,用于增加所述塔部,从而增加所述铁塔100的高度。
[0057]具体地,当微波或无线天线需要增加铁塔100的高度时,可以在铁塔100的顶部再增加一个塔部,从而避免再制作一座新的铁塔100,降低了成本。
[0058]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三塔柱32为直杆,且截面为L形。
[0059]安装时,将塔底10的第一塔柱12固定于地面,并将第一横杆14固定于第一塔柱12,从而形成塔底10 ;接着将第二塔柱22固定于第一塔柱12,并将第二斜杆26交叉固定于第二塔柱22,将第二横杆24固定于第二斜杆26和第二塔柱22,从而形成塔段20 ;最后将第三塔柱32固定于第二塔柱22,并将第三斜杆36交叉固定于第三塔柱32,将第三横杆34固定于第三斜杆36和第三塔柱32,从而形成塔顶30,从而将塔底10、塔段20及塔顶30组装为铁塔100。然后,在一对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杆14之间设置一个至多个固定杆16,以便将主设备固定于塔底10。
[0060]因主设备直接固定于铁塔100的塔底10,从而不需要为主设备增加混凝土基础,这种具有安装主设备的铁塔100不仅减少了主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降低了主设备的安装成本。同时,因主设备安装于铁塔100的塔底10,从而增加了铁塔100的重量,增强了铁塔100的抗倾覆能力。[0061]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包括塔底和多个塔段,所述塔底包括多个第一塔柱、多个第一横杆、和至少一个固定杆,所述第一塔柱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柱并围成一个四边形,所述固定杆固定于一对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用于安装主设备,所述塔段设置于塔底上部,每一个塔段包括多个第二塔柱、多个第二横杆和多个第二斜杆,靠近所述塔底的所述第二塔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柱,所述第二斜杆交叉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所述第二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二斜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二斜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塔段内,所述第二塔柱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二斜杆的规格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还包括塔顶,所述塔顶设置于所述塔段的上面并包括多个塔部,每一个所述塔部设有多个第三塔柱、多个第三斜杆和多个第三横杆,靠近所述塔段的所述第三塔柱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柱,所述第三斜杆交叉固定于所述第三塔柱,所述第三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三塔柱和所述第三斜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塔柱和所述第三斜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柱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三横杆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三斜杆的规格相同,以便增删所述塔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铁塔顶部的第三塔柱预留螺栓孔,用于增加所述塔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三塔柱的截面呈L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三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和外包钢板。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三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塔柱的截面呈L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塔柱的截面呈L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一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单面包角钢或内外包角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柱和所述第一塔柱的连接方式为内包角钢和外包钢板。
【文档编号】E04H12/10GK203452438SQ201320550473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刘超, 孙云哲, 刘汝君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