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包括型材A、型材D和型材E,所述的型材A、型材D和型材E,包括底面和侧壁,所述的底面中间为凸起部,所述侧壁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平行的翻边;四根型材A首尾相连组成矩形框架,两根增强强度的型材E安装在矩形框架两根短边的型材A之间,型材D的底面的两端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型材D安装在两根型材E之间,型材E穿过型材D的矩形通孔,并在型材E和型材D的侧壁的重叠部分用铆钉连接。本实用新型强度高,表面平整美观,安装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
技术背景
[0002]目前,房屋搭建一般都是用砖瓦水泥材料,需要大量的工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当房屋楼层较高时,还需要塔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需要的财力物力较大。目前市面上虽然存在简易房,且简易房造价低,建造方便,速度快,但是简易房的坚固程度和外表的美观程度仍待提高,且下雨天简易房的噪声较大,只能作为临时房屋,不能当做长期住房使用。因此,能用于快速搭建坚固美观的房屋的建筑墙体框架或将成为社会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快捷,且支撑强度较高的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且配合轻质混凝土或专用涂料便能搭建建筑墙体。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包括型材A、型材D和型材E,所述的型材A、型材D和型材E均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和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壁,所述的底面中间为凸起部,凸起部与底面的两边通过加强筋过渡,所述侧壁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平行的翻边;所述型材A的翻边上设有折边开口,折边开口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所述型材E的侧壁的两端还设有凹陷部;四根型材A首尾相连组成矩形框架,两根增强强度的型材E安装在矩形框架两根短边的型材A之间,型材E的凹陷部与型材A的折边的重叠处通过铆钉相连接;所述型材D的翻边的两端设有折边开口,折边开口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且型材D的底面的两端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型材D安装在两根型材E之间,型材E穿过型材D的矩形通孔,并在型材E和型材D的侧壁的重叠部分用铆钉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型材A的侧壁的两端还设有凹陷部,相邻型材A之间还设有型材B,所述型材B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和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壁,所述的底面中间为凸起部,凸起部与底面的两边通过加强筋过渡,所述侧壁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平行的翻边;所述型材B的翻边的两端设有折边开口,折边开口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型材A的凹陷部与型材B的折边的重叠处通过铆钉连接。转角过渡更加平滑,对稳定性和美观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007]作为优选:所述型材A与型材E之间还设有型材C,所述型材C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和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壁,所述的底面中间为凸起部,凸起部与底面的两边通过加强筋过渡,所述侧壁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平行的翻边,所述型材C的侧壁两端设有凹陷部;所述型材E的翻边上还设有折边开口,折边开口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所述型材A与型材E的一个折边开口均能容纳两根型材C的凹陷部,型材A与型材E上的折边开口的位置相交错设置,相邻两根型材C与型材A和型材E组成梯形,型材C分别与型材E和型材A通过在凹陷部与折边重叠处设置铆钉相连接。[0008]作为优选:所述型材C、型材D和型材E的凸起部上均等距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所述凸起部的宽度相同。圆孔的设置方便后续浇注涂料形成墙体。
[0009]作为优选:所述型材A与型材B的夹角为135°,这样的结构更利于提高框架的稳固性。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种型材,且部分型材间采用梯形结构,加强了整个框架的强度,由于各个型材的两侧壁上端设有翻边,底面设有凸起部,加强了整个型材的强度,且型材两端设有凹陷部,翻边上设有折边开口,保证了型材表面的平整,方便墙体的浇注,保证外表的美观;所有型材件通过简单的铆钉连接即可,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型材A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型材B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型材C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型材D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作出详细的描述:
[0017]如图1、图2、图5所示的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包括型材Al、型材D4和型材E7,所述的型材Al、型材D4和型材E7均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5和与底面5垂直的两个侧壁6,所述的底面5中间为凸起部51,凸起部51与底面5的两边52通过加强筋53过渡,所述侧壁6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5平行的翻边61 ;所述型材Al的翻边61上设有折边开口 63,折边开口 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 ;所述型材E7的侧壁6的两端还设有凹陷部62 ;四根型材Al首尾相连组成矩形框架,两根增强强度的型材E7安装在矩形框架两根短边的型材Al之间,型材E5的凹陷部62与型材Al的折边611的重叠处通过铆钉相连接;所述型材D4的翻边61的两端设有折边开口 63,折边开口 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且型材D的底面5的两端设有矩形通孔54 ;所述型材D4安装在两根型材E7之间,型材E7穿过型材D4的矩形通孔54,并在型材E7和型材D4的侧壁的重叠部分用铆钉连接。
[0018]如图3所示,所述型材Al的侧壁6的两端还设有凹陷部62,相邻型材Al之间还设有型材B2,所述型材B2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5和与底面5垂直的两个侧壁6,所述的底面5中间为凸起部51,凸起部51与底面5的两边52通过加强筋53过渡,所述侧壁6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5平行的翻边61 ;所述型材B2的翻边61的两端设有折边开口 63,折边开口 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型材Al的凹陷部62与型材B2的折边611的重叠处通过铆钉连接。
[0019]如图4所示,所述型材Al与型材E7之间还设有型材C3,所述型材C3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5和与底面5垂直的两个侧壁6,所述的底面5中间为凸起部51,凸起部51与底面5的两边52通过加强筋53过渡,所述侧壁6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5平行的翻边61,所述型材C3的侧壁6两端设有凹陷部62 ;所述型材E7的翻边61上还设有折边开口63,折边开口 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 ;所述型材Al与型材E7的一个折边开口63均能容纳两根型材C3的凹陷部62,型材Al与型材E7上的折边开口 63的位置相交错设置,相邻两根型材C3与型材Al和型材E7组成梯形,型材C3分别与型材E7和型材Al通过在凹陷部62与折边611重叠处设置铆钉相连接。
[0020]所述型材C3、型材D4和型材E7的凸起部51上均等距开设有圆孔511,所述圆孔511的直径与所述凸起部51的宽度相同。所述型材Al与型材B2的夹角为135°。
[0021]所述的型材由自控成型机基于CAD设计的计算机化高精度生产,所有框架、横梁、地板托梁、屋顶和墙体龙骨都严格按照建筑师的图纸进行生产,预先留出门窗洞口,以备安装,精确的生产可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和误差。每个型材在生产时都按照图纸喷涂标号,生产出来的型材可在工厂和现场按照图纸和标号组装,且型材的安装可使用钢质铆钉和气动铆钉枪,工具均可在当地购买,方便快捷,具有高度的便携性。
[0022]型材的规格多样化,腹宽75mm-150mm的型材均可生产,适用于不同的拉伸强度及厚度。该型材强度高、自重轻,适用于设计及建造单层及多层结构房屋的框架。
[0023]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钢结构房屋的型材相比用钢量更少现场组装误差更少,且不同于传统建造技术需要塔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建造速度更快,搭建的框架精度更高,可由当地工人组装,无需专业技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包括型材A (I)、型材D (4)和型材E (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A (I)、型材D (4)和型材E(7)均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5)和与底面(5)垂直的两个侧壁(6),所述的底面(5)中间为凸起部(51),凸起部(51)与底面(5)的两边(52)通过加强筋(53)过渡,所述侧壁(6)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5)平行的翻边(61);所述型材A (I)的翻边(61)上设有折边开口(63),折边开口(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所述型材E (7)的侧壁(6)的两端还设有凹陷部(62);四根型材A (I)首尾相连组成矩形框架,两根增强强度的型材E (7)安装在矩形框架两根短边的型材A (I)之间,型材E (5)的凹陷部(62)与型材A (I)的折边(611)的重叠处通过铆钉相连接;所述型材D (4)的翻边(61)的两端设有折边开口(63),折边开口(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且型材D的底面(5)的两端设有矩形通孔(54);所述型材D (4)安装在两根型材E(7)之间,型材E (7)穿过型材D (4)的矩形通孔(54),并在型材E (7)和型材D (4)的侧壁的重叠部分用铆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A(I)的侧壁(6)的两端还设有凹陷部(62),相邻型材A (I)之间还设有型材B (2),所述型材B (2)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5)和与底面(5)垂直的两个侧壁(6),所述的底面(5)中间为凸起部(51),凸起部(51)与底面(5)的两边(52)通过加强筋(53)过渡,所述侧壁(6)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5)平行的翻边(61);所述型材B (2)的翻边(61)的两端设有折边开口(63 ),折边开口( 63 )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型材A (I)的凹陷部(62 )与型材B(2)的折边(611)的重叠处通过铆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A(I)与型材E (7)之间还设有型材C (3),所述型材C (3)整体呈U型长槽,包括底面(5)和与底面(5)垂直的两个侧壁(6),所述的底面(5)中间为凸起部(51),凸起部(51)与底面(5)的两边(52)通过加强筋(53)过渡,所述侧壁(6)上端向内翻折成与底面(5)平行的翻边(61),所述型材C (3)的侧壁(6)两端设有凹陷部(62);所述型材E (7)的翻边(61)上还设有折边开口(63),折边开口(63)处的型材向外翻折形成折边(611);所述型材A (I)与型材E(7)的一个折边开口(63)均能容纳两根型材C (3)的凹陷部(62),型材A (I)与型材E (7)上的折边开口(63)的位置相交错设置,相邻两根型材C (3)与型材A (I)和型材E (7)组成梯形,型材C (3)分别与型材E(7)和型材A (I)通过在凹陷部(62)与折边(611)重叠处设置铆钉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C(3)、型材D (4)和型材E (7)的凸起部(51)上均等距开设有圆孔(511),所述圆孔(511)的直径与所述凸起部(51)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一种建筑墙体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A(I)与型材B (2)的夹角为135°。
【文档编号】E04B2/56GK203420376SQ20132055410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李震 申请人: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