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95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一上顶盖(10)、一下顶盖(20)、一伸缩弹簧(30)和若干根支撑杆(40);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远离或接近的连接,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该支撑杆(40)枢接在下顶盖(20)且枢接轴线为X线,该支撑杆(40)顶部活动顶抵上顶盖(10)底部,通过支撑杆(40)转动带动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它具有如下优点:节省架杆,操作方便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帐篷顶部支撑机构主要分为两种:
[0003]第一种,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2550449Y、CN201972449U,包括上顶盖、下顶盖、伸缩弹簧、若干支撑杆和若干架杆,上顶盖和下顶盖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相远离或接近的连接,该伸缩弹簧连接上顶盖和下顶盖,该支撑杆枢接上顶盖,该架杆枢接下顶盖,该架杆还枢接支撑杆。由于该机构需应用架杆,因此存在如下缺点:1、成本高,2、结构复杂,3、会增长上顶盖和下顶盖的活动距离,导致机构占用空间增大。
[0004]第二种,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202249141U、CN103075045A,包括上顶盖、下顶盖和若干支撑杆,该上顶盖能活动连接下顶盖,该支撑杆枢接下顶盖,当上顶盖锁接在下顶盖时,上顶盖能盖接支撑杆以使支撑杆保持在展开状态,松释锁接后活动上顶盖,则能转动支撑杆以收折。该机构虽节省了架杆,但操作时需先松释锁接,活动上顶盖后才能收折机构,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帐篷顶部支撑机构所存在的不足。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0007]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一上顶盖(10)、一下顶盖(20)、一伸缩弹簧(30)和若干根支撑杆(40);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远离或接近的连接,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该支撑杆(40)枢接在下顶盖(20)且枢接轴线为X线,该支撑杆(40)顶部活动顶抵上顶盖(10)底部,通过支撑杆(40)转动带动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
[0008]一实施例之中: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且产生使上顶盖
(10)和下顶盖(20)接近的弹力。
[0009]一实施例之中:该下顶盖(20)包括基座(21)和多个环形陈列布置且凸出成形在基座(21)顶周部的枢座(22),该支撑杆(40)枢接在枢座(22),该枢座包括至少一凸耳。
[0010]一实施例之中:该基座(21)底面上凹设有容置槽(23);该上顶盖(10)固接有滑杆
[11],该滑杆(11)自上往下能滑动地伸入容置槽(23)内,该滑杆(11)下端固设堵头(12),该伸缩弹簧(30 )套接滑杆(11)、位于容置槽(23 )内且顶抵在堵头(12)和容置槽(23 )的槽底面间。
[0011]一实施例之中:该上顶盖(10)具有朝下的受抵面(13);该支撑杆(40)顶端固设有连接座(50 ),该连接座(50 )具有配合面(51),该配合面(51)具有分别对应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的收折位和展开位,该收折位、展开位与X线的间距不等且由收折位至展开位间距渐小,该配合面(51)和受抵面(13)活动顶抵。
[0012]一实施例之中:该配合面(51)光滑过渡。
[0013]一实施例之中:该受抵面(13)凸设有卡件(14);该连接座(50)设第一卡槽(52);该配合面(51)之展开位顶抵受抵面(13)时,该卡件(14)适配卡接入第一卡槽(52)内。
[0014]一实施例之中:该连接座(50)还具有锁接面(53),该锁接面(53)平行X线,且,该锁接面(53)和配合面(51)连接,该连接处为展开位。
[0015]一实施例之中:该支撑杆(40)顶部设平行X线的插销(60),该插销(60)两端都伸出支撑杆(40)外且为伸出部分;该上顶盖(10)底部凹设若干个让位凹槽(15),且每个凹槽
(15)两侧都设滑道(16);该支撑杆(40)顶端伸入让位凹槽(15),该伸出部分活动顶抵滑道
(16)且能沿滑道(16)活动。
[0016]一实施例之中:该滑道(16)两端分别为展开位和收折位,该展开位处凹设有第二卡槽(17)。
[001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0018]—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一上顶盖(10)、一下顶盖(20)、一伸缩弹簧(30)和若干根支撑杆(40);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远离或接近的连接,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该支撑杆(40)顶部枢接在上顶盖
(10),而且,该支撑杆(40)顶部还活动顶抵下顶盖(20)顶部,通过支撑杆(40)转动带动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
[0019]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支撑杆枢接在下顶盖,支撑杆顶部活动顶抵上顶盖底部,通过支撑杆转动使支撑杆顶抵上顶盖,以带动上、下顶盖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节省架杆,操作方便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
[0021]2、伸缩弹簧连接上顶盖和下顶盖且产生使上顶盖和下顶盖接近的弹力,它使机构构成自动展开机构,使机构能保持在展开状态。
[0022]3、配合面具有分别对应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的收折位和展开位,该收折位、展开位与X线的间距不等且由收折位至展开位间距渐小,该配合面和受抵面活动顶抵,使得支撑杆转动时能带动上下顶盖相远离或接近,结构简单。
[0023]4、配合面光滑过渡,展开或收折平滑方便。
[0024]5、卡件能适配卡接入第一卡槽内,进一步保证帐篷保持在展开状态。
[0025]6、连接座还具有锁接面,锁接面平行X线,锁接面和配合面连接且连接处为展开位,进一步保证帐篷保持在展开状态。
[0026]7、支撑杆顶端伸入让位凹槽,伸出部分活动顶抵滑道且能沿滑道活动,使得支撑杆转动时能带动上下顶盖相远离或接近,结构简单。
[0027]8、滑道两端分别为展开位和收折位,展开位处凹设有第二卡槽,进一步保证帐篷能保持在展开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9]图1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架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2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3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处于展开状态。
[0032]图4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处于展开状态。
[0033]图5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处于半收折状态。
[0034]图6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处于半收折状态。
[0035]图7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处于收折状态。
[0036]图8绘示了实施例一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处于收折状态。
[0037]图9绘示了实施例二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10绘示了实施例二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9]图11绘示了实施例二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处于半收折状态。
[0040]图12绘示了实施例二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处于半收折状态。
[0041]图13绘示了实施例二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处于收折状态。
[0042]图14绘示了实施例二帐篷顶部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处于收折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实施例一
[0044]请查阅图1至图9,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一上顶盖10、一下顶盖20、一伸缩弹簧30和若干根支撑杆40,该支撑杆40根数可为两根、三根、四根、五根、六根或八根等。
[0045]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远离或接近的连接,本实施例之中,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间构成能上下滑动的连接。一具体方案中:该上顶盖10具有中部及围绕中部的回转部,该回转部底部为回转环形面,该回转环形面为朝下的受抵面13 ;该下顶盖20包括基座21和多个环形陈列布置且凸出成形在基座21顶周部的枢座22,该枢座包括至少一凸耳,该支撑杆40枢接在凸耳,最好,每枢座都包括一对凸耳,该凸耳的对数和支撑杆的根数相匹配,每对凸耳相隔且构成一能夹接、枢接支撑杆40予其中的枢座;该基座21底面上凹设有容置槽23 ;该上顶盖10固接有滑杆11,该滑杆11自上往下能滑动地伸入容置槽23内,该滑杆11下端固设堵头12,最好,该堵头配合螺母螺接滑杆,则能方便快速将支撑机构装配在一起;该伸缩弹簧30套接滑杆11、位于容置槽23内且顶抵在堵头12和容置槽23的槽底面间,以产生使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接近的弹力。该基座21下设有能供帐篷布挂接的挂环24。本实施例之中,该伸缩弹簧为压缩弹簧,它顶抵在堵头12和容置槽23的槽底面间,但并以此为例,根据需要,也可采用拉簧,它直接连接在上顶盖和下顶盖间。本实施例之中,通过滑杆使上下顶盖构成滑动连接,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上顶盖下可直接成型滑杆,滑杆滑动连接下顶盖等。
[0046]该支撑杆40枢接在下顶盖20的凸耳22或枢座且枢接轴线为X线,该支撑杆40顶部活动顶抵上顶盖10底部,通过支撑杆40转动带动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
[0047]一优选方案中,该上顶盖10具有朝下的受抵面13 ;该支撑杆40顶端固设有连接座50,该连接座50具有配合面51,该配合面51具有分别对应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的收折位和展开位,该收折位、展开位与X线的间距不等且由收折位至展开位间距渐小,最好,该配合面51光滑过渡,该配合面51和受抵面13活动顶抵。最好,该连接座50还具有锁接面53,该锁接面53平行X线,且,该锁接面53和配合面51连接,该连接处为展开位。该受抵面13凸设有卡件14 ;该连接座50的锁接面53处凹设第一卡槽52 ;该配合面51之展开位顶抵受抵面13时,该卡件14适配卡接入第—^槽52内。
[0048]实施例二
[0049]请查阅图10至图14,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杆40顶部设平行X线的插销60,该插销60两端都伸出支撑杆40外且为伸出部分;该上顶盖10底部凹设若干个让位凹槽15,且每个凹槽15两侧都设滑道16。该支撑杆40顶端伸入让位凹槽15,该伸出部分活动顶抵滑道16且能沿滑道16活动,最好,该滑道16两端分别为展开位和收折位,该展开位处凹设有第二卡槽17。
[00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 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一上顶盖(10)、一下顶盖(20)、一伸缩弹簧(30)和若干根支撑杆(40);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远离或接近的连接,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杆(40)枢接在下顶盖(20)且枢接轴线为X线,该支撑杆(40)顶部活动顶抵上顶盖(10)底部,通过支撑杆(40)转动带动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且产生使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接近的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顶盖(20)包括基座(21)和多个环形陈列布置且凸出成形在基座(21)顶周部的枢座(22),该支撑杆(40)枢接在枢座(22),该枢座包括至少一凸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21)底面上凹设有容置槽(23);该上顶盖(10)固接有滑杆(11),该滑杆(11)自上往下能滑动地伸入容置槽(23)内,该滑杆(11)下端固设堵头(12),该伸缩弹簧(30)套接滑杆(11)、位于容置槽(23)内且顶抵在堵头(12)和容置槽(23)的槽底面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顶盖(10)具有朝下的受抵面(13);该支撑杆(40)顶端固设有连接座(50),该连接座(50)具有配合面(51),该配合面(51)具有分别对应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的收折位和展开位,该收折位、展开位与X线的间距不等且由收折位至展开位间距渐小,该配合面(51)和受抵面(13)活动顶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配合面(51)光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受抵面(13)凸设有卡件(14);该连接座(50)设第一卡槽(52);该配合面(51)之展开位顶抵受抵面(13)时,该卡件(14)适配卡接入第—^槽(52)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50)还具有锁接面(53),该锁接面(53)平行X线,且,该锁接面(53)和配合面(51)连接,该连接处为展开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杆(40)顶部设平行X线的插销(60),该插销(60)两端都伸出支撑杆(40)外且为伸出部分;该上顶盖(10)底部凹设若干个让位凹槽(15),且每个凹槽(15)两侧都设滑道(16);该支撑杆(40)顶端伸入让位凹槽(15),该伸出部分活动顶抵滑道(16)且能沿滑道(16)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道(16)两端分别为展开位和收折位,该展开位处凹设有第二卡槽(17)。
11.一种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一上顶盖(10)、一下顶盖(20)、一伸缩弹簧(30)和若干根支撑杆(40);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上下布置且构成能上下远离或接近的连接,该伸缩弹簧(30)连接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杆(40)顶部枢接在上顶盖(10 ),而且,该支撑杆(40 )顶部还活动顶抵下顶盖(20 )顶部,通过支撑杆(40 )转动带动上顶盖(10)和下顶盖(20)相接近和远离以使帐篷顶部支撑机构在展开状态或收折状态间变化。
【文档编号】E04H15/48GK203626383SQ20132070842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温向利 申请人:夏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