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53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首先制作钢筋水泥框架和地基,在钢筋水泥框架上安装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外表面加装金属网,金属网表面等间距设有横向或竖向的木龙骨压条,木龙骨压条固定在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上以压紧连接金属网,将外立面装饰板材粘结在木龙骨压条表面上,在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内表面侧用改性聚氨酯进行喷涂填充发泡,从而将轻钢龙骨或木结构、金属网、外立面挂板一起无缝粘合在一起,轻钢龙骨或木结构内侧安装一层定向结构板、一层石膏板。本发明制作的保温墙体可在高层、多层、轻型别墅、大型厂房广泛应用。能替代传统的墙体保温、防水、外立面安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中,墙体结构存在着较大的热损失,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
[0003]传统的保温墙体由水泥、砖、OSB板等材料形成主体工程结构,再经过加装保温层、防水层、界面剂、网挂层、水泥砂浆处理层、外立面装饰层等松散组合的多道工序,其步骤繁琐,结构层数较多,施工成本较大。
[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温墙体需要通过多道工序和结构层才能实现保温、防水、隔汽等功能的缺陷。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墙体的施工速度慢、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0006]为了解决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7]制作钢筋水泥框架和地基的步骤,
[0008]在钢筋水泥框架上安装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
[0009]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外表面加装金属网,金属网表面等间距设有横向或竖向的木龙骨压条,木龙骨压条固定在所述的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上以压紧连接所述的金属网,
[0010]将外立面装饰板材粘结在木龙骨压条表面上,
[0011]在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内表面侧用改性聚氨酯进行喷涂填充发泡,从而将轻钢龙骨或木结构、金属网、外立面挂板一起无缝粘合在一起,
[0012]轻钢龙骨或木结构内侧安装一层定向结构板、一层石膏板。
[0013]该制作方法还具有如下优化方案:
[0014]所述的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密度为55kg/m3,粘度8500-9500cps,抗压强度0.7kPa,剥离强度037kPa,导热系数< 0.18-0.022,防火标准BI级、发泡厚度5_6公分。
[0015]金属网的金属丝直径3-4mm,60mm见方,可承受压强大于350kpa。
[0016]木龙骨压条的厚度为1.6cm。
[0017]所述的外立面装饰板材采用水泥挂板、陶瓷砖、大理石、金属挂板或木挂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的木龙骨压条的间距为40cm。
[0019]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0020]施工费用小;由于新型墙体密度小,材质轻,吸振效果好,隔音性能强兼有保温、防水、隔汽多重功能,减少了防水层、隔汽层、界面层、网挂层、水泥砂浆处理层等四道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从而使整个造价费用低于用传统材料进行施工的费用。
[0021]工程质量高;实现了外墙体,保温、防水、外立面装饰一体化无缝连接施工,解决了墙体、保温和外立面之间的连接强度问题。
[0022]基于上述的有点,本发明制作的保温墙体可在高层、多层、轻型别墅、大型厂房广泛应用。能替代传统的墙体保温、防水、外立面安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0024]实施例中采用的材料规格如下:
[0025]1.金属网;直径3-4毫米60mm见方,压强350kpa以上,结构框架外侧满挂,其承压抗折、网链性好、利于发泡喷涂。
[0026]2.木龙骨挂条,厚度在1.6公分,保证金属网和外挂板之间两公分的聚氨酯的填充量,轻体平整、支撑性好、便于组合安装。
[0027]3.外挂版安装在木龙骨条上要用结构胶点涂,胶层厚度I毫米,可使聚氨酯发泡时将缝隙填满增加 粘结强度。
[0028]4.改性聚氨酯;密度为55kg/m3,粘度8500-9500cpS,抗压强度0.7kPa,剥离强度037kPa,导热系数≤0.18-0.022,防火标准BI级、发泡厚度5_6公分。
[0029]防火标准BI级、发泡厚度5-6公分
[0030]施工方法步骤:
[0031]第一步:在制作完成的钢筋水泥框架、地基后,制作后,地基上的钢筋水泥框架和地基整体形成多个闭合的框架,然后,钢筋水泥框架、地基上用膨胀螺丝安装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该步采用的是常规的制作工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清楚的。
[0032]第二步:轻钢龙骨或木结构外侧加装金属网,金属网表面等间距设有横向或竖向的木龙骨压条,用螺丝钉将2X3cm木龙骨压条以40公分间距、横向或竖向把金属网固定在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上。(也可根据外墙面板的尺寸调整木龙骨的间距),木龙骨压条固定在所述的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上以压紧连接所述的金属网
[0033]第三步:用结构胶将外墙用水泥挂板、陶瓷砖、大理石、金属挂板、木挂板等外立面装饰板材粘结在木龙骨压条上,此时外立面墙体安装到位。
[0034]第四步:在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内表面侧用改性聚氨酯进行喷涂填充发泡,从而将轻钢龙骨或木结构、金属网、外立面挂板一起无缝粘合在一起。
[0035]聚氨酯发泡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清楚的,一般如下:
[0036]聚氨酯硬泡:是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聚合反应和增链反应的进行,其分子量不断增长,同时液相中的发泡剂在反应热的作用下迅速汽化并和反应中释放出的CO2气体一起,不断地在液相中产生数量众对的泡核。匀泡剂则对泡核产生速度和气泡生长速度适时进行平衡,在反应的最后阶段胶凝形成聚氨酯硬质泡沫。目前建筑保温用聚氨酯硬泡;是按照泡孔内的发泡剂和泡沫的密度最佳的导热值设计的,基本上都使用密度为35kg/m3的组合料,它的导热系数为最小。作为保温材料密度为35kg/m3的组合料为最好,但是如果作为轻型墙体材料,他的抗压强度、粘结力、防水性、抗折性还都达不到要求。
[0037]因此,根据墙体、保温、外立面一体化结构用途要求,需要对聚氨酯墙体组料进行调整;具体指标如下;密度由保温发泡每立方米35公斤调整为每立方米55公斤、粘度由6000cps调整为-9500cps、抗压强度由180调整为≥350Kpa、剥离强度达到15kpa、导热系K 0.18-0.022、防火标准BI级。具有导热系数小保温好、不吸水不漏水防水性能好、粘结力强将整体结构连接为一体、整体发泡抗震、抗风揭性好的优点。
[0038]第五步:轻钢龙骨或木结构内侧安装一层定向结构板、一层A级石膏板(防火标准)墙体结构 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钢筋水泥框架和地基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钢筋水泥框架上安装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 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外表面加装金属网,金属网表面等间距设有横向或竖向的木龙骨压条,木龙骨压条固定在所述的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上以压紧连接所述的金属网, 将外立面装饰板材粘结在木龙骨压条表面上, 在轻钢龙骨或木结构框架内表面一侧用改性聚氨酯进行喷涂填充发泡,从而将轻钢龙骨或木结构、金属网、外立面挂板一起无缝粘合在一起, 轻钢龙骨或木结构内侧安装一层定向结构板和一层石膏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密度为55kg/m3,粘度8500-9500cpS,抗压强度0.7kPa,剥离强度037kPa,导热系数≤0.18-0.022,防火标准BI级、发泡厚度5-6公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网的金属丝直径3-4mm,60mm见方,可承受压强大于350k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木龙骨压条的厚度为1.6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立面装饰板材采用水泥挂板、陶瓷砖、大理石、金属挂板或木挂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立面一体化轻型墙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龙骨压条的间距为40cm。
【文档编号】E04B2/00GK104032852SQ20141029053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王剑, 谢亮, 王雪松 申请人:上海盘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