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其包括:左两个摆杆,该两个左摆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上层载车板的左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左摆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车库底座上;两个右摆杆,该两个右摆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右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右摆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车库底座上;以及升降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进行前后摆动,以升起或降下所述上层载车板。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且能够稳定可靠地对上层载车板进行升降和支撑。
【专利说明】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小汽车的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停车库立体化是城市建设中的发展方向。现有的立体车库分为电梯升降式、堆垛式、旋转式等,其占用空间大、对场地要求高且成本高,不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场地,因车辆数量在快速地增加,而受限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建立立体车库,此外,上述几种立体车库在存取车辆时,一般同时只允许存取一辆车,存取车辆耗时长,已不能满足车辆的停放需求。无避让立体车库灵活运用无避让机械停车设备来解决停车位不足和取车耗时长的问题,但其整体结构复杂,特别是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很复杂,不利于进行维修保养,影响使用寿命,从而影响了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应用和推广。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复杂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其中,包括:两个左摆杆,该两个左摆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上层载车板的左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左摆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车库底座上;两个右摆杆,该两个右摆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右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右摆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车库底座上;以及升降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进行前后摆动,以升起或降下所述上层载车板。
[000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立柱,其设置于所述车库底座的后端;导向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柱上,该导向轮高于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位于竖直位置时所述上层载车板所在的位置;以及拉绳,其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后端,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并与一卷扬机连接。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车库底座的后端的两侧,该两个升降驱动机构的两个所述拉绳分别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后端的两侧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本发明的上层载车板与左摆杆及右摆杆组成四杆机构,通过四杆机构驱动上层载车板升降,其结构简单,动作平稳,且当上层载车板存放好车辆后,由左摆杆及右摆杆支撑上层载车板及车辆,能够减小升降驱动机构的负载,减缓升降驱动机构的磨损,保证车库的使用寿命。
[0010]2、本发明通过拉绳机构驱动上层载车板升降,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且在上层载车板存放好车辆后,拉绳不必承受任何负载,因此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3]1-车库底座,11-导轨;2-下层载车板,3-上层载车板,31-左摆杆,32-右摆杆,33-立柱,34-拉绳,35-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6]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车库底座1、下层载车板2以及上层载车板3,下层载车板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车库底座I的向前方延伸的导轨11上,且该下层载车板2由一横移装置驱动沿导轨11前后滑动以实现下层载车板的存取车。上层载车板3取存车时,需要通过升降装置把上层载车板3先降下到下层载车板2的前方,再重新上升至下层载车板2的正上方。
[0017]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其包括左摆杆31、右摆杆32以及升降驱动机构,两个左摆杆31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上层载车板3的左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左摆杆31的下端分别铰接于车库底座I上;两个右摆杆32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上层载车板3的右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右摆杆32的下端分别铰接于车库底座I上;左摆杆31或右摆杆32的下端也可分别直接铰接于地面上。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进行前后摆动,以升起或降下上层载车板3。当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向前摆动时,上层载车板3向前下方降下,并最终落到下层载车板2的正前方,当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向后摆动时,上层载车板3向后上方升起,并最终位于下层载车板2的正上方,从而实现取存车。通过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的共同作用,使上层载车板3前后横移和上下升降的动作合成为一个动作,其结构简单,传动容易,且上层载车板3与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组成四杆机构,其动作稳定可靠,维修保养容易。左摆杆31或右摆杆32可以直接与动力源等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以实现摆动,也可以是上层载车板3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升降驱动机构通过作用于上层载车板3来间接驱动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进行摆动。
[0018]优选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立柱33、拉绳34、导向轮35以及卷扬机(图未视),如图1所示,立柱33设置于车库底座I的后端,并位于上下层载车板的后方。导向轮35设置于立柱33的上端,该导向轮35高于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位于竖直位置时上层载车板3所在的位置。拉绳34为钢丝绳,拉绳3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上层载车板3的后端,该拉绳34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轮35并与卷扬机连接,卷扬机设置于车库底座I或地面上,通过卷扬机收放拉绳34来驱动左摆杆31和右摆杆32的摆动,以实现上层载车板3的升降。当上层载车板3位于下层载车板2的前方时,卷扬机回收拉绳34,可拉动上层载车板3带动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向后摆动,从而平稳地升起上层载车板3,使上层载车板3位于下层载车板2的正上方,然后可以通过锁紧装置锁紧上层载车板3,使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的位置能保持稳定。
[0019]当上层载车板3需要下降时,通过卷扬机放长拉绳34,上层载车板3及车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便能够平稳地落地。通过拉绳机构驱动上层载车板3升降,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且在上层载车板3存放好车辆后,拉绳34不必承受任何负载,因此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0020]由于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位于竖直位置,释放拉绳34时,上层载车板3还不能通过自重下降,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调整使上层载车板3位于下层载车板2的正上方时,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仍处于向前倾斜的状态。另外,为进一步减小拉绳34的负载,也可以是上层载车板3位于下层载车板2的正上方时,左摆杆31及右摆杆32位于竖直位置,此时需要降下上层载车板3时,先借助推动装置等对上层载车板3或左右摆杆施加一向前的力,以打破左摆杆31和右摆杆32的平衡,使左摆杆31和右摆杆32有向前摆动的趋势,此时通过卷扬机释放拉绳34,上层载车板3及车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便能够驱使上层载车板3平稳地落地。推动装置可以为由动力源驱动前后滑动的推杆等结构。
[002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且能够稳定可靠地对上层载车板3进行升降和支撑,且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0022]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左摆杆,该两个左摆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上层载车板的左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左摆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车库底座上; 两个右摆杆,该两个右摆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右侧的前后两端,且该两个右摆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车库底座上;以及 升降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进行前后摆动,以升起或降下所述上层载车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立柱,其设置于所述车库底座的后端; 导向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柱上,该导向轮高于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位于竖直位置时所述上层载车板所在的位置;以及 拉绳,其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后端,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并与一卷扬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避让立体车库上层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车库底座的后端的两侧,该两个升降驱动机构的两个所述拉绳分别与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后端的两侧连接。
【文档编号】E04H6/18GK104295136SQ20141059480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彭毅, 李兆军, 邱旻, 黎雯丽, 刘福秀, 李燊, 赵天孟, 陈鸿, 王宏宇 申请人: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