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控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99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式控制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控制室,包括由钢结构预制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和安全警报系统;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断板被分隔成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且相互独立的单元格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建造周期短,消耗人力及工时少,不受季节及天气影响,可移动,可拆装,且增设了安全警报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及抗爆防火板,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控制室的安全运行及控制室内的监控人员的安全及健康。
【专利说明】集装箱式控制室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室,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集装箱式控制室。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工业中,在油田、炼厂、化工厂、矿山、处理站、电厂等现代化工厂内都设有中央控制室(简称中控室),中控室是现代化工厂的中枢、大脑,其内部通常设置有分布式控制系统或集散控制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网络系统等,时下较为普遍的是建造一幢由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房子或楼,将各种监控及控制设备安放其中,形成该中控室从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但是建盖这种钢筋混凝土的中控室周期较长,消耗工时较多,同时受季节性影响,比如水泥风干较快造成使用不便等,倘若某处错建,修改成本也较高。另外,当该处工厂迁移或是油田开采结束,建造的控制室便不再有任何用处,由于拆除难度大,多为炸毁,不仅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0003]对于一些高危的施工现场,若要保证监控的质量及实时度,控制室不宜距离施工现场较远,且需要有监控人员,那么无论是控制室还是监控人员就会面临爆炸和毒气腐蚀等威胁,所以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可拆装又防爆,安全系数高的中控室是及其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可拆装又安全系数高的集装箱式控制室。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控制室,包括由钢结构预制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和安全警报系统;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断板被分隔成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且相互独立的单元格室。
[0006]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用于换气的进气风机与排气风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内温湿度的空调,所述空调设有出气管道和吸气管道,所述进气风机包括进气机体、设于所述进气机体内的进气风扇和一端与所述进气风扇连通的进气风道,所述排气风机包括排气机体、设于所述排气机体内的排气风扇和一端与所述排气风扇连通的排气风道,所述进气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风扇与进气风扇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风机的进气量大于所述排气风机的排气量。
[0007]作为优选,所述安全警报系统包括安装于进气风道的进气口上的用于对进入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发出检测信号的气体检测装置和用于接收、判断所述检测信号并发出警报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自动切断电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由侧壁、顶壁和底壁围成,所述侧壁、顶壁和底壁均由外钢板、内钢板和填充在所述外钢板和内钢板之间的保温层构成,所述侧壁与顶壁连接处设置有上圈梁,所述侧壁和底壁连接处设置有下圈梁,所述上圈梁和下圈梁之间设有多根位于所述侧壁内的用于支撑与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纵梁,所述侧壁内还设有位于相邻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的用于固定所述外钢板与内钢板的连接件,所述顶壁内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圈梁连接的上支架梁,所述底壁内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圈梁连接的下支架梁,所述顶壁内位于所述上支架梁之间以及所述底壁内位于所述下支架梁之间均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
[0009]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格室至少包括一个监控室、一个设备室和一个配电室,所述监控室与设备室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均开设有门,所述壳体上至少与所述门相背的侧壁的外钢板外侧铺设有防火抗爆板;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进气风扇与排气风扇使其和外界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有抗爆风阀。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钢板的厚度至少为3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至少为20mm,所述纵梁、上圈梁、下圈梁均为工字梁,所述连接件为槽钢。
[0011]作为优选,所述顶壁的下方设有吊顶,底壁的上方设有底板,所述吊顶与顶壁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形成一容置所述出气管道、吸气管道、进气风道及排气风道的空间,所述设备室与监控室的所述吊顶上设有多个用于换气的换气口,所述吸气管道与出气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换气口一一对应的支管;所述监控室、设备室内的设备的上端通过固定柱与所述吊顶可拆卸式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上固定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架和多个用于支撑监控室、设备室和配电室内各设备的设备支架,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设备支架对应的用于固定设备的连接口 ;所述吊顶与底板之间垂直设有所述隔断板。
[0013]作为优选,所述底壁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连通各单元格室的线缆的线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使所述线缆与外部线缆连通的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上设置有连接外部线缆的电缆密封模块,所述电缆密封模块由防火抗爆材料制成。
[0014]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起吊的钩接部,所述壳体的底壁向外延伸形成用于存放室外设备的支撑部。
[0015]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控制室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建造周期短,消耗人力及工时少,不受季节及天气影响,可移动,可拆装,且增设了安全警报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及抗爆防火板,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控制室的安全运行及控制室内的监控人员的安全及健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仅示出部分结构,另外,为清楚地示出顶壁、底壁及侧壁内的结构,均将顶壁、底壁及侧壁的各部件独立示出)。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仅示出部分结构)。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0020]图5为图3的D-D向剖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排气风道、进气风道、吸气管道及出气管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壳体;2_隔断板;3_上圈梁;4_下圈梁;5-纵梁;6_上支架梁;7-横梁;8-下支架梁;9-外钢板;10-内钢板;11-保温层;12-支撑部;13-连接件;14-底板;15_连接杆;16-吊顶;17_监控室;18_设备室;19_配电室;20_抗爆防火板;21_设备支架;22_底板支架;23_网格板;24_固定柱;25_进气机体;26_排气机体;27_室外机;28_室内机;29_进气风道;30_排气风道;31_出气管道;32_吸气管道;33_支管;34_设备;35_顶壁;36_底壁;37-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
[0025]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包括由钢结构预制成型的壳体1,壳体I的内部通过隔断板2被分隔成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且相互独立的单元格室,且该壳体I内还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和安全警报系统。
[0026]壳体I的外形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任何形状(如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以及单层或多层的等等)。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壳体I为长方体状,其具体包括顶壁、底壁和四个侧壁,位于顶壁与侧壁连接处设有上圈梁3,位于底壁与侧壁连接处设有下圈梁4,该上圈梁3和下圈梁4均呈矩形,位于上圈梁3和下圈梁4之间还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上圈梁3、下圈梁4焊接的起支撑作用的纵梁5,该纵梁5优选为工字梁。进一步地,上圈梁3和下圈梁4均包括沿壳体I长度方向的两根平行的横梁7。由于横梁7通常较长,易发生变形,为避免其变形,本实施例中,上圈梁3的两个平行的横梁7间设有多根上支架梁6,下圈梁4的两个平行的横梁7间设有多根下支架梁8。
[0027]壳体I的顶壁35、底壁36以及四个侧壁37均由外钢板9、内钢板10和位于外钢板9与内钢板10之间的保温层11组成。保温层11可以保证壳体I内温度稳定,,该保温层11可通过发泡形成。其中纵梁5位于侧壁37的保温层11中,上支架梁6位于顶壁35的保温层11中,下支架梁8位于底壁36的保温层11中。优选地,顶壁35中部可向上拱起,形成一定角度,避免雨水或雪水的积存。另外,运输时为方便起吊壳体1,可在壳体I上设置多个钩接部(图中未不出),壳体I底壁36也可向外沿长度方向延伸一段形成用于存放室外设备的支撑部12。
[0028]如图4所示,由于壳体I体积较大,为防止外钢板9与内钢板10因面积过大而导致的局部变形,在保温层11中并位于相邻的两个纵梁5间、相邻两个上支架梁6间以及相邻的两个下支架梁8间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钢板9和内钢板10的连接件13,该连接件13可为槽钢,也可为角钢。
[0029]将壳体I预制成钢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壳体,其更加稳固,而且防爆强度高,选材时可根据控制室所处环境的爆炸危险度对钢板的厚度进行挑选或订制,根据最低抗爆标准,该外钢板9的厚度须至少为3_。另外,保温层11也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对其厚度进行设定,但至少不应低于20mm的厚度。
[0030]本实施例中,壳体I内位于底壁37上方设有底板14,位于顶壁35下方设有通过连接杆15固定连接的吊顶16,位于吊顶16与底板14之间设有两个隔断板2,将壳体I分隔成三个独立的单元格室,分别为监控室17、设备室18和配电室19,当然还可以隔出更多的单元格室,用于不同的功能需要,壳体I的形状及大小也均可以改变,如L型、楼体型的壳体等,视实际情况而定。其中监控室17和设备室18的其中一个侧壁37上开设有门(图中未示出),该门的设置方向应为远离危险源的一侧,而与该门相背离的侧壁37,即朝向危险源的一侧的侧壁37的外钢板9外侧铺设有抗爆防火板20,该抗爆防火板20通过螺栓可拆卸式的固定在外钢板9上,当然,如果环境需要,壳体I表面均可设置该抗爆防火板20。本实施例中,位于监控室17内还设有一前室(图中未示出),该前室通过隔断板2沿壳体I长度方向隔出并设有小开门。由于监控室17常出入的人员较多,致使外部气体极易进入监控室内影响其内部的温湿度,设置该前室可大大降低监控室内部气体与外部气体的交换,保证了监控室17内的温湿度及气压的平稳,避免较大波动。
[0031]进一步地,底壁36上固定设置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设备支架21和底板支架22,该设备支架21 —端与壳体I的底壁37固定连接,一端与监控室17、设备室18以及配电室19内各设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底板支架22铺设在底壁37与底板14之间,其一端与壳体I底壁3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4固定连接。其中,底板支架22可设置一层也可设置两层,位于下层的底板支架22可增设高度可调节功能,使灵活调节底板与底壁间高度。也可如本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1所示,底板支架22与底板14之间增设一网格板23,使底板支架22与底板14间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增强牢固度。底板14上位于设备支架21对应处均设有用于连接各设备的连接口(图中未示出),或者位于设备支架21上方不铺设底板。为更好地固定设备34,使其在运输时,尤其是在水路运输时位置不发生偏移,在吊顶16上设置多个固定柱24,该固定柱24由固定杆和与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球头环构成,该固定杆的自由端固定在吊顶16上,球头环可拆卸式的固定在设备34顶端。
[0032]位于底板14与底壁36间,还设有多个内部容置连通各单元格室的线缆的线槽(图中未示出),且位于壳体I的侧壁37上开设有使位于壳体I内部的线缆与外界的线缆连通的接线口(图中未示出),该接线口上封置有电缆密封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引入外界线缆,该电缆密封模块上设有与电缆一一对应的连接端口,且其整体优选为抗爆防火材料制成。
[0033]本实用新型中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内部特别设置有空气调节系统和安全警报系统,可有效保证位于该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远离毒气威胁,时时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中。
[0034]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该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用于换气的进气风机、排气风机以及用于控制壳体内温湿度的工业级的空调。该空调包括安放于壳体I的支撑部12上的室外机27和连有出气管道31和吸气管道32的室内机28,当然也可采用一体机,如中央空调,具体可通过连接三通管道实现吸气与放气功能。该进气风机包括进气机体25、设于进气机体25内的进气风扇和一端与进气风扇连通的进气风道29。该排气风机包括排气机体26、设于排气机体26内的排气风扇和一端与排气风扇连通的排气风道30,其中进气风道29的另一端与空调的出气管道31连通,排气风道30的另一端与空调的吸气管道32连通,而排气风扇与进气风扇均设置于壳体I的侧壁37上并与外界连通,为保证壳体I内的压力为正压力,进气风机的进气量须大于排气风机的排气量。另外,为防止进气风机吸入的气体与排气风机排出的气体循环,进气风机与排气风机的安设位置间最好设置较大的间隔。
[0035]本实施例中,进气风扇与排气风扇设于配电室的垂直壳体I长度方向的侧壁37上,且该侧壁37上开设的用于安装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的安装孔上均设置有防爆风阀(图中未示出)。空调的室内机28固定装在壳体I内位于设备室18与配电室19连接处的顶壁35上,其两端分别连接均向监控室17方向延伸的吸气管道32与出气管道31,进气风道29与排气风道30穿过位于配电室19上方由吊顶16与顶壁35形成的空间分别与出气管道31和吸气管道32连通。为使换气效果突出,监控室17与设备室18内的吊顶16上开设有多个换气口,吸气管道32与出气管道31上与各换气口对应处均设有支管33,即每个换气口上方均对应有出气或吸气的支管33,使换气更为彻底。
[0036]进一步地,所述的安全警报系统包括安装于进气风道29的进气口上用于对进入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发出检测信号的气体检测装置和用于接收、判断所述检测信号并发出警报的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当所述的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空气调节系统自动切断电源。
[0037]当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控制室投入于化工厂等涉及高密度有害气体的工厂进行使用时,可于放置点增设一水泥支架(图中未示出),使壳体与地面隔离一定高度,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壳体内造成安全隐患。
[003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钢结构预制成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和安全警报系统;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断板被分隔成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且相互独立的单元格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用于换气的进气风机与排气风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内温湿度的空调,所述空调设有出气管道和吸气管道,所述进气风机包括进气机体、设于所述进气机体内的进气风扇和一端与所述进气风扇连通的进气风道,所述排气风机包括排气机体、设于所述排气机体内的排气风扇和一端与所述排气风扇连通的排气风道,所述进气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风扇与进气风扇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风机的进气量大于所述排气风机的排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警报系统包括安装于进气风道的进气口上的用于对进入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发出检测信号的气体检测装置和用于接收、判断所述检测信号并发出警报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自动切断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侧壁、顶壁和底壁围成,所述侧壁、顶壁和底壁均由外钢板、内钢板和填充在所述外钢板和内钢板之间的保温层构成,所述侧壁与顶壁连接处设置有上圈梁,所述侧壁和底壁连接处设置有下圈梁,所述上圈梁和下圈梁之间设有多根位于所述侧壁内的用于支撑与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纵梁,所述侧壁内还设有位于相邻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的用于固定所述外钢板与内钢板的连接件,所述顶壁内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圈梁连接的上支架梁,所述底壁内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圈梁连接的下支 架梁,所述顶壁内位于所述上支架梁之间以及所述底壁内位于所述下支架梁之间均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格室至少包括一个监控室、一个设备室和一个配电室,所述监控室与设备室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均开设有门,所述壳体上至少与所述门相背的侧壁的外钢板外侧铺设有防火抗爆板;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进气风扇与排气风扇使其和外界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有抗爆风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的厚度至少为3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至少为20mm,所述纵梁、上圈梁、下圈梁均为工字梁,所述连接件为槽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下方设有吊顶,底壁的上方设有底板,所述吊顶与顶壁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形成一容置所述出气管道、吸气管道、进气风道及排气风道的空间,所述设备室与监控室的所述吊顶上设有多个用于换气的换气口,所述吸气管道与出气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换气口一一对应的支管;所述监控室、设备室内的设备的上端通过固定柱与所述吊顶可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上固定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架和多个用于支撑监控室、设备室和配电室内各设备的设备支架,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设备支架对应的用于固定设备的连接口 ;所述吊顶与底板之间垂直设有所述隔断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连通各单元格室的线缆的线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使所述线缆与外部线缆连通的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上设置有连接外部线缆的电缆密封模块,所述电缆密封模块由防火抗爆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集装箱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起吊的钩接部,所述 壳体的底壁向外延伸形成用于存放室外设备的支撑部。
【文档编号】E04H1/12GK203684737SQ20142004887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李光宇 申请人:李光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