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17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轻质墙板,属于建材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能解决普通轻质墙板强度低、抵抗墙体纵向和厚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两层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所述墙板本体的上下侧面设置耐磨层,所述的耐磨层为油漆层或不锈钢层;所述墙板本体的左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凸起;所述墙板本体的右侧面设置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结构简单、强度高、抵抗墙体纵向和厚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好,可广泛用于各种活动板房或办公室、酒店、住宅小区等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隔墙。
【专利说明】一种增强轻质墙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具体涉及一种增强轻质墙板。

【背景技术】
[0002]轻质墙板是我国近年来作为建筑非承重隔墙使用的一种新型板材。与传统的墙材相比,轻质墙板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所以轻质墙板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各种活动板房或办公室、酒店、住宅小区等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隔墙。
[0003]目前的轻质墙板虽然质量小(其质量(按面密度计)仅为一般轻质砌块的1/3?1/4),但存在以下问题:轻质墙板的强度较差,抵抗墙体纵向和厚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差,轻质墙板的位移量大,墙板表面容易出现裂缝,甚至会出现墙板上下贯通开裂的情况。此外,目前的轻质墙板耐磨性差,在搬运过程中易磨损。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抵抗墙体纵向和厚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好的增强轻质墙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增强轻质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I的内部设置两层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2 ;所述墙板本体I的上下侧面设置耐磨层3,所述的耐磨层为油漆层或不锈钢层;所述墙板本体I的左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凸起4 ;所述墙板本体I的右侧面设置与凸起4相匹配的凹槽5。
[0006]优选地,所示墙板本体I的左右两侧面的表面各设置一层抗碱玻璃纤维网。
[0007]优选地,所述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的纤维束的直径为Γ20πιπι,所述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的相邻纤维束之间的夹角为60度。
[0008]优选地,所述的耐磨层的厚度为l、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在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传统的轻质墙板是在其内部设置单层钢丝网,此种轻质墙板的强度较差,由于钢筋导热系数高,产生热桥效应影响墙板的保温性能。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是玻璃纤维骨架层,其导热系数低,抗拉强度高,在保证轻质墙板强度的同时,不影响其保温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纤维骨架层是呈X型的,抵抗墙体纵向变形的能力好,尤其在相邻纤维束之间的夹角为60度时,轻质墙板的抗剪、抗拉、抗压能力佳;纤维束的直径为r20mm时的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对轻质墙板的增强作用最佳,并且抗剪、抗压、抗拉能力佳;本实用新型中,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优选为两层,可以进一步增加墙板的强度,并且增大了玻璃纤维与墙板主体内轻质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其相互粘着力显著提高,还具有抵抗墙体厚度方向变形的能力,能有效减少墙板位移总量。
[001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所述墙板本体的上下侧面设置耐磨层,可以避免墙板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磨损,对轻质墙板的抗压能力起增强作用。当耐磨层为油漆层或不锈钢层时,其抗压能力佳。
[001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在墙板本体的左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凸起;在墙板本体的右侧面设置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如此设置,使得墙板在施工时,通过将所述的凸起插入所述的凹槽中,能快速地实现多块墙板之间的拼接,从而容易实现模块化拼接安装,无需砌砖、抹灰等工序,可缩短施工工期。此外,这种凹凸起的设置,拼接而成的墙板具有抗冲击、抗弯折等性能,减少接缝处的热桥效应。
[001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在墙板本体的左右两侧面的表面各设置一层抗碱玻璃纤维网,此纤维网包括铺覆在左侧面的凸起表面和右侧面的凹槽表面,增强凸起和凹槽处的抗裂、抗变形能力。
[001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强轻质墙板,结构简单、强度高、抵抗墙体纵向和厚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凸起的左侧面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凹槽的右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己,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19]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增强轻质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I的内部设置两层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2;这两层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的设置位置,最好是在墙板本体内均匀分布,可以增加墙板的强度,并且抗剪、抗压、抗拉能力佳;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是指两束玻璃纤维束交叉呈X型,纤维束的直径优选为Γ20πιπι,抵抗墙体纵向变形的能力好,尤其在相邻纤维束之间的夹角为60度时,轻质墙板的抗剪、抗拉、抗压能力佳。
[0021]在墙板本体I的上下侧面设置耐磨层3,所述的耐磨层为油漆层或不锈钢层,可以避免墙板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磨损,对轻质墙板的抗压能力起增强作用。耐磨层的厚度最佳为I?5mm。
[0022]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凸起的左侧面示意图,即在墙板本体I的左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凸起4 ;凸起4闻出墙板本体左侧面的闻度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是I 4cm ;凸起的个数根据墙板的高度确定,每个凸起的长度最好选择为l(T50cm。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凹槽的右侧面示意图,即在墙板本体I的右侧面设置与凸起4相匹配的凹槽
5。如此设置,墙板在施工时,通过将所述的凸起插入所述的凹槽中,能快速地实现多块墙板之间的拼接,从而容易实现模块化拼接安装,无需砌砖、抹灰等工序,缩短施工工期。此外,这种凹凸起的设置,拼接而成的墙板具有抗冲击、抗弯折等性能,减少接缝处的热桥效应。
[0023]此外,在墙板本体的左右两侧面的表面各设置一层抗碱玻璃纤维网(图1和图2中均没有表示出来),此纤维网包括铺覆在左侧面的凸起表面和右侧面的凹槽表面,增强凸起和凹槽处的抗裂、抗变形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强轻质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I)的内部设置两层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2);所述墙板本体(I)的上下侧面设置耐磨层(3),所述的耐磨层为油漆层或不锈钢层;所述墙板本体(I)的左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凸起(4);所述墙板本体(O的右侧面设置与凸起(4)相匹配的凹槽(5);所述墙板本体(I)的左右两侧面的表面各设置一层抗碱玻璃纤维网; 所述的耐磨层的厚度为l?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的纤维束的直径为Γ20πιπι,所述X型玻璃纤维骨架层的相邻纤维束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文档编号】E04C2/38GK203961113SQ20142023973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黄洪涛, 张亮亮, 詹陈聪 申请人:四川省元程中博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