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用于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包括多个台车、第一升降机及第二升降机,台车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挡块,台车底部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挡块,第一台车及第二台车前后顺次相抵;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三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三驱动系统均包括第一旋转挂钩组件及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旋转挂钩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第一挡块并将第一台车向前推送至第一升降机上,第一旋转挂钩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第一挡块并将第三台车向前推送至导轨上;第二驱动系统,包括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二旋转挂钩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位于最后端的第二台车的第二挡块。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搬运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用于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参见CN201284288Y,现有的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中,一般包括上下的第一层、第二层,每层包括多个排成一列的台车,在两端各有一升降机。在台车中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需要热弯的玻璃。对于每个台车而言,其首先在沿第一层某一方向向前运动,经过热弯区域的热弯工艺后,到达第一层的一端;然后通过一链条驱动装置推送到一升降机上,然后台车沿升降机下降一高度后到达第二层,并从升降机上被推送下来后反向运动。到达另一端后,取下已经冷却的玻璃,放上另一块需要热弯的玻璃,再通过另一升降机垂直上升至第一层。循环往复这一过程,多块玻璃可分别被地热弯、冷却并取出。
[0003]请参阅图1、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多米用的玻璃搬运系统的部分结构侧视不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的玻璃搬运系统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在这一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玻璃搬运系统通常通过齿条传动对每层中间的台车进行驱动,齿条04上向外侧伸出有多个固定的侧向挂钩05,齿条04正向传动时,每个台车两侧的挡块被一侧向挂钩05钩挂后随齿条04向如运动,以使台车向如(图1、图2中的fif头所指方向)运动。
[0004]首先,由于在中间使用齿条带动台车,导致台车运行很不平稳。其次,台车中的玻璃在热弯时必须承受高温,将齿条传动装置设置在台车两侧,通过固定的侧向挂钩05来驱动台车,就必然使其传动部位位于热弯炉炉壁06的内侧,从而使其高温下容易受损、卡死,甚至停机,因而可靠性低、造成严重浪费并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而在将台车推上升降机上或将台车从升降机推下时,可控性差、不平稳,易造成升降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运行平稳、可靠性高、生产效率高的玻璃搬运系统。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包括顺次排成纵列且可沿导轨向前水平滑动的多个台车、位于所述导轨前方的第一升降机及位于所述导轨后方的第二升降机,所述多个台车从前到后依次分为位于列首的第一台车、位于列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台车及位于列尾的第三台车,所述台车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挡块,所述台车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一台车及所述第二台车前后顺次相抵;
[0007]所述玻璃搬运系统还包括:
[000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台车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系统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台车左右两侧的第三驱动系统,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所述第三驱动系统均包括第一旋转挂钩组件及与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动力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所述第一台车的所述第一挡块并将所述第一台车从所述导轨上向前推送至所述第一升降机上;所述第三驱动系统的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所述第三台车的所述第一挡块并将所述第三台车从所述第二升降机上向前推送至所述导轨上;
[0009]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台车左右两侧的第二驱动系统,包括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及与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动力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位于最后端的所述第二台车的所述第二挡块,并向前驱动所述第二台车。
[001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还包括链条、可前后滑动的纵向滑动件及用于使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复位的复位装置;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包括相固定的第二旋转挂钩和链轮,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铰接在所述纵向滑动件上,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相对水平面可在第一极限角度与第二极限角度之间旋转;所述链轮与所述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链轮连接。
[001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复位装置为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述纵向滑动件上。
[001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纵向滑动件为一纵向延伸的槽钢,所述槽钢具有与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对应的一第一挡止面和第二挡止面,当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抵接所述第一挡止面;当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抵接所述第二挡止面。
[001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纵向滑动件上铰接有多个滑动滚轮,所述滑动滚轮可沿一滑轨前后滑动。
[001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挂钩、转接轴、限位回复装置及滑块,所述转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挂钩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玻璃热弯炉的一侧壁后与所述限位回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动力连接,沿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转接轴前后滑动的水平长孔,所述转接轴与所述滑块形成可转动的连接;
[0015]所述限位回复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挂钩受到正向作用力时可旋转至第四极限角度、在受到反向作用力时被限制在第三极限角度、并在自由状态时旋转复位至所述第三极限角度。
[001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限位回复装置包括一抵接件和与所述抵接件一端固定连接的回复力产生装置,所述抵接件的另一端具有一抵接面,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抵接件一侧具有一第三挡止面;所述第一旋转挂钩位于第三限制角度时,所述抵接面抵接所述第三挡止面。
[001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一驱动气缸。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具有平稳同步特点的链条进行动力传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传送系统运行平稳;通过使设置在台车底部的第二挡块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的钩挂下向前运动,避免了传动装置在高温下的受损及由此导致的热弯炉停工,进一步提高了玻璃传送系统的平稳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二旋转挂钩组件与链条的链条传动,克服了链条上难以安装挂钩的缺陷,并使用复位装置使得第二旋转挂钩组件能够正常翻转,可靠性较高。并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驱动装置,降低了台车对升降机的损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的玻璃搬运系统的部分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的玻璃搬运系统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一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一状态下的前视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二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27]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三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28]图7(c)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四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29]图7(d)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五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30]图7(e)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六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31]图7(f)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七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32]图7(g)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八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
[003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挂钩组件钩挂一台车时第一驱动系统与该台车的前视示意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旋转挂钩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一相对状态下的左视不意图;
[0036]图11(a)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一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0037]图11(b)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二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0038]图11(c)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三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0039]图11(d)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四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0040]图11(e)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五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2]首先定义本说明书中的方向概念,以简化和精确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定义一站立的观察者,使其正视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运输系统的台车纵列的前端。本说明书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是对该观察者而言的,其中,靠近该观察者的方向为前(台车前进方向),远离观察者的方向为后(台车前进方向的反方向)。例如,图3的上、下、左、右分别对应于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上、下、后、前;图4的上、下、左、右分别对应于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上、下、左、右;图6的上、下、左、右分别对应于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右、左、后、前。
[0043]请结合参阅图3、图4。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一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玻璃搬运系统在第一状态下的前视示意图。玻璃搬运系统包括前后排成纵列的多个台车,从前到后依次分为位于列首的第一台车1A,位于列中的两个第二台车1B、1C,及位于列尾的第三台车1D。其中,各台车结构均相同,每个台车底部都设置有支撑滚轮14,支撑滚轮14可沿一导轨14a向前水平滑动。每个台车中都设置有固定玻璃的热弯支架。每个台车左右两侧都分别固定有第一挡块11,底部左右两侧都分别固定有第二挡块12。
[0044]其中,第一台车IA和第二台车1B、1C前后顺次相抵,第三台车ID位于第二台车IC和导轨14a后方的第二升降机03上。第二台车IB和导轨14a前方还设置有第一升降机02。一第三驱动系统可将第三台车ID从第二升降机03上向前推送至图中的第二台车IC所在的位置;一第一驱动系统可将第一台车IA从图中的第一台车IA所在的位置向前推送至第一升降机02上。第三台车ID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第三驱动系统,第一台车IA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第二驱动系统。
[0045]图4中,玻璃搬运系统包括两个第二驱动系统,两个第二驱动系统分别位于第二台车左右两侧。每个第二驱动系统包括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第二驱动装置32 (图3、图4中未示出,可参见图6)、链条33、复位装置34及纵向滑动件35。每个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包括第二旋转挂钩310和链轮311,链轮311固定连接在第二旋转挂钩310的一端,第二旋转挂钩310的另一端与复位装置34的一端相固定。
[0046]优选地,复位装置34为一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挂钩310的远离链轮311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纵向滑动件35上。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中,复位装置34还可以为带有限位功能的旋转马达,其转子转轴左右延伸设置,并与第二旋转挂钩310固定连接,旋转马达固定在纵向滑动件35上。此时,旋转马达可使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并可被纵向滑动件35带动以前后运动。
[0047]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还可各自连接在相独立的活动件上,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可相对这些活动件旋转,这些活动件可水平地前后滑动,以使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可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在第二驱动装置32的驱动下向前运动并钩挂第二挡块12。
[0048]优选地,纵向滑动件35为一槽钢,第二旋转挂钩310的中部通过一左右延伸的插销310a铰接在纵向滑动件35的两侧,第二旋转挂钩310可沿插销310a旋转。纵向滑动件35上端开设有通孔,以供第二旋转挂钩310的上端穿过。通孔前后两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挡止面35b和一第一挡止面35a (结合参见图7(d))。
[0049]请结合参阅图4、图5,图5为图4中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纵向滑动件35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且相互正对的两侧翼351和一连接该两侧翼上端的主翼352。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旋转挂钩310的中部通过滑动滚轮36的轴承直接铰接在纵向滑动件35的主翼352上,以节约插销,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旋转挂钩310的上边缘低于靠近第二旋转挂钩310 —侧的第二挡块12的下边缘,第二旋转挂钩310与该第二挡块12在左右位置相互对应。第二旋转挂钩310可以以滑动滚轮36的轴承轴为旋转轴进行旋转。
[0050]由于滑动滚轮36被限制在滑轨37中,因此滑动滚轮36可在外力下沿滑轨37前后更加平稳地滑动。链条33与第二旋转挂钩310下端固定的链轮311固定连接,链轮311与链条33位于两侧翼351及主翼352半封闭空间中,可防止链条33被其他零部件所干涉。
[0051]请结合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如图6所不,第二驱动系统32包括一减速电机321、第一传动轴322、第一传动链轮323、第二传动链轮324、第三传动链轮325。第一传动轴322穿设玻璃热弯炉的一侧壁01,第一传动轴322 —端通过一联轴器固定连接减速电机321的转子转轴,第一传动轴322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链轮32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链轮324与第一传动链轮323通过一第一链条形成链轮连接,第二传动链轮324还与第三传动链轮325通过链条33形成链轮连接。链轮311设置在第二传动链轮324与第三传动链轮325之间,链轮311与链条33形成链轮连接。第二驱动系统采用链传动方式可使得第二驱动系统传动更加平稳;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系统还可采用其他较为常用的传动方式,如皮带传动。
[0052]以下将结合图3、图7 (a)、图7 (b)、图7 (C)、图7 (d)、图7 (e)、图7 (f)及图7 (g)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搬运方法。
[0053]下面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如何实现使得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相对水平面在第一极限角度和第二极限角度之间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0054]本说明书中所指的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或第二旋转挂钩310位于第一极限角度,是指第二旋转挂钩310竖起即沿竖直向延伸,且第二旋转挂钩310的后端抵接第一挡止面35a,使得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的上端高于第二挡块12的下端。本说明书中所指的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或第二旋转挂钩310位于第二极限角度,是指第二旋转挂钩310倾斜即沿一倾斜方向延伸且第二旋转挂钩310的前端抵接第二挡止面35b,使得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的上端低于第二挡块12的下端。例如,图3、图7 (a)、图7 (b)、图7 (c)、图7 (f)、图7 (g)中,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位于第一极限角度;图7 (d)、图7 (e)中,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位于第二极限角度。
[0055]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位于第一极限角度时,第二旋转挂钩310的后端抵接第一挡止面35a,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位于第二极限角度时,第二旋转挂钩310的后端抵接第二挡止面35b。因此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只能在第一极限角度和第二极限角度之间旋转。
[0056]弹簧在第二旋转挂钩310偏离图3中所示的第一极限角度时可产生一定的回复力,以使第二旋转挂钩310回复至图中所示的第一极限角度。链轮311与链条33相啮合,链条33还与第二驱动装置32的驱动端动力连接,以使链条33正转、反转和停止转动。
[0057]链条33停止转动时,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在回复装置34的作用下,旋转并停止于第一极限角度。
[0058]链条33正转时,在回复装置34的共同作用下,链条33带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逆时针旋转并停止于第一极限角度;链条继续正转时带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向前运动,由于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的上端高于第二挡块12的下端,因此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可钩挂第二挡块12。
[0059]链条33反转时,带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抵抗回复装置34所产生的回复力并顺时针旋转,且停止于第二极限角度;继续反转时,带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向后运动,由于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的上端低于第二挡块12的下端,因此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向后运动时不钩挂第二挡块12。
[0060]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搬运方法包括步骤:
[0061]S1:在导轨14a前端,一限位回复装置213带动一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旋转一定角度至第三极限角度后,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向前钩挂第一台车IA左右两侧分别固定的第一挡块11,第一驱动装置22通过与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铰接的滑块212驱动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将第一台车IA从导轨14a上推送到前方的第一升降机02上。
[0062]此时玻璃搬运系统的状态处于如7(a)所示的第二状态。
[0063]该步骤主要是将将经过热弯工艺且位于最前端的第一台车IA通过第一升降机02运走。在实施该步骤前,本实施例的玻璃搬运系统如图3所示,前后顺次排列有一第一台车1A、两第二台车1B、1C及一第三台车1D。其中,第一台车1A、两第二台车1B、1C还前后顺次相抵。在实施该步骤后,本实施例的玻璃搬运系统如图7(a)所示,第一台车IA已经被第一驱动系统推送至第一升降机02上。
[0064]S2: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在第二驱动装置32的正向驱动下,带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旋转至第一极限角度后向前运动,第二旋转挂钩310向前钩挂最后端的第二台车IC的第二挡块12并带动前后顺次相抵的第二台车1B、1C向前运动一定距离。
[0065]此时玻璃搬运系统的状态处于如7(b)所示的第三状态。
[0066]S3:在导轨14a后方,一限位回复装置213带动一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旋转一定角度至第一极限角度后,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向前钩挂第三台车ID左右两侧分别固定的第一挡块11,第一驱动装置22通过与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铰接的滑块212驱动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将第三台车ID从第二升降机03上送到前方的导轨14a上并使第三台车ID与最后端的第二台车IC相抵。
[0067]此时玻璃搬运系统的状态处于如7(c)所示的第四状态。
[0068]S4: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在第二驱动装置32的反向驱动下,带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旋转至第二极限角度后(此时玻璃搬运系统处于第五状态)向后运动到第三台车ID左右两侧分别固定的第一挡块12后方后(此时玻璃搬运系统处于第六状态),复位装置34带动一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旋转一定角度至第一极限角度(此时玻璃搬运系统处于第七状态)。
[0069]本步骤中,玻璃搬运系统处于第五、六、七状态时,其左视示意图分别如图7(c)、7 (d)、7 (e)所示。
[0070]在这之后,在将台车重新命名后,可按上述方法重复将多块玻璃连续的热弯和冷却。例如,将图7(e)中的第二台车1B、1C及第三台车ID分别重新命名为新的第一台车、新的第二台车、新的第二台车,并从第二升降机03上推送一个台车IE作为新的第三台车。这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0071]在将第一台车IA从导轨14a上推送到前方的第一升降机02上之前,预先卸下第一升降机02上已有的台车;在将新的第一台车从导轨14a上推送到前方的第一升降机上02之前,预先卸下第一升降机02上已有的台车,如台车1A。
[0072]在卸下第一升降机02上已有的台车、从第二升降机03上推送一个台车作为新的第三台车后,玻璃搬运系统处于第八状态,如图7(g)所示。
[0073]玻璃搬运系统处于第一状态与第八状态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驱动系统与最后端的第二台车的前后位置关系存在些许偏差。但无论是由第一状态还是由第八状态,玻璃搬运系统经过步骤SI后,都可处于第二状态,只需其第一驱动系统带动台车向前运动合适的距离即可。由此方法可将多个玻璃板循环地热弯。
[0074]请结合参阅图8、图9、图10、图11(a)。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挂钩组件钩挂第一台车时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的前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旋转挂钩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一相对状态下的左视示意图,图11(a)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一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0075]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设置在第一台车IA的下方,包括第一旋转挂钩210、转接轴211、限位回复装置213及滑块212,转接轴211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挂钩210固定连接,转接轴211的另一端穿设玻璃热弯炉的一侧壁01后与限位回复装置213固定连接,滑块212与第一驱动装置22的驱动端动力连接。转接轴211沿横向延伸,即垂直于侧壁01。转接轴211与滑块212形成可转动的连接,具体地,滑块212的靠近转接轴211 —侧固定有两轴承套212a,两轴承套212a内各设有轴承212b,两轴承212b与转接轴211轴承连接;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接轴211还可铰接在滑块212上。
[0076]第一旋转挂钩210位于转接轴211靠内侧的一端上,第一旋转挂钩210具有一前端面210A。优选地,第一旋转挂钩210的为一直角三角形板,第一旋转挂钩210在斜边位置上具有一斜面210B,以一直角边位置上的前端面210A。
[0077]限位回复装置213设在两轴承212b之间,以使得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在旋转时更加稳定。限位回复装置213包括一 T形的抵接件213a和回复力产生装置213b,抵接件213a的一端与限位回复装置213固定连接,抵接件213a的另一端具有一抵接面213A (请另参阅图11(b)),滑块212靠近抵接件213a —侧具有一第三挡止面212A。
[0078]回复力产生装置213b可为一重物,依靠重力作用产生回复力。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回复力产生装置213b还可以为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抵接件213a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块212上。
[0079]沿侧壁01上开设有供转接轴211前后滑动的水平长孔。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22为一驱动气缸。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2还可为其他常用的驱动方式,如电机丝杆驱动方式等。
[0080]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可以转接轴211为旋转轴旋转。限位回复装置213在第一旋转挂钩210受到正向作用力时可旋转至第四极限角度、在受到反向作用力时旋转并停止于第三极限角度、并在自由状态时旋转复位至所述第三极限角度。
[0081]第一驱动系统将第一台车IA推送至第一升降机02上的步骤SI包括子步骤:
[0082]Sll:限位回复装置213带动第一旋转挂钩21旋转至第三极限角度后,一旋转挂钩组件21向前钩挂第一台车IA的第一挡块11。
[0083]S12: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滑块212沿滑块导轨214向前滑动,滑块212将第一台车IA从导轨14a上推送至第一升降机02上。
[0084]S13: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滑块212沿滑块导轨214向后滑动一定距离。
[0085]第三驱动系统可与上述第一驱动系统的结构可完全相同,第三驱动系统将第三台车ID推送至导轨14a上的步骤S3包括子步骤:
[0086]S31:限位回复装置213带动第一旋转挂钩21旋转至第三极限角度后,一旋转挂钩组件21向前钩挂第三台车ID的第一挡块11。
[0087]S32: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滑块212沿滑块导轨214向前滑动,滑块212将第三台车ID从第二升降机03上推送至导轨14a上并使第三台车ID与最后端的第二台车IC相抵。
[0088]S33:限位回复装置213带动第一旋转挂钩21旋转至第四极限角度后,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滑块212沿滑块导轨214向后滑动一定距离。
[0089]其中,当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位于第三极限角度时,第一旋转挂钩210只能单向旋转。
[0090]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11 (a)、11(b)、11 (C)、11(d)和11(e)简要地说明第一驱动系统将第一台车IA推送至第一升降机02上的过程。其中,ll(a)、ll(b)、ll(c)、ll(d)和11(e)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系统与第一台车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相对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第一驱动系统将第一台车IA推送至第一升降机02上的过程为:
[0091 ] 首先,第二驱动装置32驱动第一旋转挂钩210后方的第一台车向前运动,第一台车的第一挡块11的前端下边缘首先接触第一旋转挂钩210的斜面210B,开始接触时其位置关系如图11(a)所示。第一旋转挂钩210因此开始顺势针旋转,为第一挡块11向前运动让位,斜面210B与第一挡块11的下端面的前边缘的接触点逐渐在斜面210B上移动。
[0092]第一挡块11第一旋转挂钩210继续前移,第一旋转挂钩210继续旋转,当第一旋转挂钩210旋转至一定角度,斜面210B与第一挡块11的前端的接触部位到达最边缘位置,如图11 (b)所示。此时,第一旋转挂钩210继续旋转,斜面21B的边缘与第一挡块11的下端面相接触,接触部位在第一挡块11的下端面上后移,直至斜面210B的边缘与第一挡块11的下端面的后边缘接触,如图11(c)所示。当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一台车在从图11(b)所示状态变化至图11(c)所示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时,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处于第四极限角度。
[0093]第一挡块11第一旋转挂钩210继续前移,第一旋转挂钩210继续旋转时,第一挡块11越过并脱离第一旋转挂钩21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第一旋转挂钩210旋转复位至第三极限位置,此时第一旋转挂钩210的抵接面213A与滑块212的第三挡止面212A相抵接,如图11 (d)所示。
[0094]接着,斜面210B当第一挡块11越过并脱离第一旋转挂钩210后,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旋转到第三极限角度。此时第一挡块11位于第一旋转挂钩210的前方。第一挡块11刚好脱离第一旋转挂钩210的一刻,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位于第四旋转角度。
[0095]其中,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位于第三极限角度时,第一旋转挂钩210的前端面21A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上,第一旋转挂钩210的上端高于第一台车IA的第一挡块11,同时抵接面213A抵接第三挡止面212A。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位于第四极限角度时,第一旋转挂钩210的抵接于第一台车IA的第一挡块11下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位于第三极限角度时,第一旋转挂钩210的延伸方向还可不竖直向上,只需满足第一旋转挂钩210的上端高于第一台车IA的第一挡块11,从而使得一旋转挂钩组件21水平向前运动时可钩挂第一台车IA的第一挡块11即可。
[0096]此时,第一台车的第一挡块11位于第一旋转挂钩210之前。然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22驱动滑块212向前运动,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向前可钩挂第一台车的第一挡块11。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向前钩挂第一台车的第一挡块11时,第一旋转挂钩210受到第一挡块11的向后的反作用力,因而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但此时由于第一旋转挂钩210的抵接面213A与滑块212的第三挡止面212A相抵接,第三挡止面212A使得第一旋转挂钩210无法逆时针旋转。因而,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钩挂第一挡块11时,可带动第一台车向前运动至第一升降机上。
[0097]当第一台车IA向前运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22驱动滑块212向后运动,使滑块212回到最初位置,第一驱动装置回到最初状态。
[0098]这样,就将第一台车IA从滑轨14a上推送到第一升降机02上。该台车后方的多个台车也可按上述过程逐个地推送到第一升降机上。由于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相同,因此将第三台车IA从第二升降机03上推送到第二升降机03上的过程也相同。
[0099]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三驱动系统还可以为其他直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直线驱动器、一个可变化钩挂状态的第一旋转挂钩组件。
[0100]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具有平稳同步特点的链条进行动力传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传送系统运行平稳;通过使设置在台车底部的第二挡块在第二旋转挂钩组件的钩挂下向前运动,避免了传动装置在高温下的受损及由此导致的热弯炉停工,进一步提高了玻璃传送系统的平稳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二旋转挂钩组件与链条的链条传动,克服了链条上难以安装挂钩的缺陷,并使用复位装置使得第二旋转挂钩组件能够正常翻转,可靠性较高。并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驱动装置,降低了台车对升降机的损害。
[010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的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玻璃热弯炉的玻璃搬运系统,包括顺次排成纵列且可沿导轨(14a)向前水平滑动的多个台车、位于所述导轨(14a)前方的第一升降机(02)及位于所述导轨(14a)后方的第二升降机(03),所述多个台车(1A,1B,1C,1D)从前到后依次分为位于列首的第一台车(IA)、位于列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台车(1B,1C)及位于列尾的第三台车(ID),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1A,1B,1C,1D)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挡块(11),所述台车(1A,1B,1C,1D)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挡块(12),所述第一台车(IA)及所述第二台车(1B,1C)前后顺次相抵; 所述玻璃搬运系统还包括: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台车(IA)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系统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台车(ID)左右两侧的第三驱动系统,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及所述第三驱动系统均包括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及与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动力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22);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的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所述第一台车(IA)的所述第一挡块(11)并将所述第一台车(IA)从所述导轨(14a)上向前推送至所述第一升降机(02)上;所述第三驱动系统的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所述第三台车(ID)的所述第一挡块(11)并将所述第三台车(ID)从所述第二升降机(03)上向前推送至所述导轨(14a)上; 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台车(1B、1C)左右两侧的第二驱动系统,包括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及与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动力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32),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向前钩挂位于最后端的所述第二台车(IC)的所述第二挡块(12),并向前驱动所述第二台车(1B,1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还包括链条(33)、可前后滑动的纵向滑动件(35)及用于使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复位的复位装置(34);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包括相固定的第二旋转挂钩(310)和链轮(311),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铰接在所述纵向滑动件(35)上,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相对水平面可在第一极限角度与第二极限角度之间旋转;所述链轮(311)与所述链条(33)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通过所述链条(33)与所述链轮(311)链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34)为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述纵向滑动件(35)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件(35)为一纵向延伸的槽钢,所述槽钢具有与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对应的一第一挡止面(35a)和第二挡止面(35b),当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位于所述第一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抵接所述第一挡止面(32a);当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位于所述第二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二旋转挂钩组件(31)抵接所述第二挡止面(35b)。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件(35)上铰接有多个滑动滚轮(36),所述滑动滚轮(36)可沿一滑轨(37)前后滑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挂钩组件(21)包括第一旋转挂钩(210)、转接轴(211)、限位回复装置(213)及滑块(212),所述转接轴(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挂钩(210)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轴(211)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玻璃热弯炉的一侧壁(01)后与所述限位回复装置(21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12)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的驱动端动力连接,沿所述侧壁(Ol)上开设有供所述转接轴(211)前后滑动的水平长孔,所述转接轴(211)与所述滑块(212)形成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限位回复装置(213)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挂钩(210)受到正向作用力时可旋转至第四极限角度、在受到反向作用力时被限制在第三极限角度、并在自由状态时旋转复位至所述第三极限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回复装置(213)包括一抵接件(213a)和与所述抵接件(213a) —端固定连接的回复力产生装置(213b),所述抵接件(213a)的另一端具有一抵接面(213A),所述滑块(212)靠近所述抵接件(213a) —侧具有一第三挡止面(212A);所述第一旋转挂钩(210)位于第三限制角度时,所述抵接面(213A)抵接所述第三挡止面(212A)。
8.如权利要求1一 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为一驱动气缸。
【文档编号】C03B35/14GK204111592SQ20142037536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圣根 申请人: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