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包括:两个对接的调整板,两个调整板中间对接形成钢柱安装孔;设置在调整板上、用于和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定位的杯口定位件;设置在调整板上且沿钢柱安装孔周边布置的钢柱位置调整组件。本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在使用时,将两个调整板对接,放在基础杯口上,通过其上的杯口定位件与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定位,使调整板定位在基础杯口上,将钢柱从钢柱安装孔吊装进基础杯口中,通过钢柱位置调整组件移动钢柱在基础杯口中的位置,完成钢柱的位置调整。本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使用方便,对钢柱的位置调整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钢结构施工中,钢柱吊装到基础杯口中后,需要对钢柱轴线在基础杯口中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0003]目前,在施工中采用的调整方法是:在钢柱侧面焊接钢板,使钢板与基础杯口配合,确定钢柱的轴线位置,或者利用钢柱与基础杯口之间的间隙,用千斤顶对钢柱进行移动调整,这些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且安装位置调整不好控制。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的钢柱安装位置调整不方便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以方便对钢柱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包括:
[0008]两个对接的调整板,用于放置在基础杯口的上表面,两个所述调整板中间对接形成钢柱安装孔;
[0009]设置在所述调整板上、用于和所述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定位的杯口定位件;
[0010]设置在所述调整板上且沿所述钢柱安装孔周边布置的钢柱位置调整组件。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两个所述调整板通过设置在其对接边缘上的组装件对接组装。
[0012]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所述组装件包括成对使用的组装板以及固定所述组装板的组装螺栓。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所述钢柱安装孔为矩形孔。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所述钢柱位置调整组件包括:
[001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调整板上且位于所述矩形孔的其中一组对边上的至少两个第一调整块,所述第一调整块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
[0016]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的且可与钢柱接触的第一调整螺栓,通过在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移动,调整所述钢柱在该第一螺栓孔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
[0017]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所述钢柱位置调整组件还包括:
[0018]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调整板上且位于所述矩形孔的另一组对边上的至少两个第二调整块,所述第二调整块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
[0019]安装在所述第二螺栓孔中的且可与所述钢柱接触的第二调整螺栓,通过在所述第二螺栓孔中移动,调整所述钢柱在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0020]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所述第一调整块设置在所述矩形孔的对接而成的一组对边上,且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该组对边的两端;所述第二调整块设置在所述矩形孔的另一组对边上,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该组对边的中间位置。
[0021]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中,两个所述调整板对接组装成回字形框,所述杯口定位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回字形框的四个边框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别对应地贴合定位在所述基础杯口内圈的四个表面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使用时,将两个调整板对接,放置在基础杯口的上表面,两个调整板对接后,中间形成钢柱安装孔,两个调整板通过其上的杯口定位件与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定位,使调整板定位在基础杯口上,之后,将钢柱从钢柱安装孔吊装进基础杯口中,通过设置在钢柱安装孔周边的位置调整组件移动钢柱在基础杯口中的位置,完成钢柱的位置调整,调整好之后向基础杯口中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将调整板拆卸下来即可,完成钢柱的安装。可见,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钢板或使用千斤顶进行钢柱的位置调整和安装方式相比,本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使用方便,对钢柱的位置调整操作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7]在上述图1和图2中,I为调整板、2为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01为第一调整块、202为第一调整螺栓。203为第二调整块、204为第二调整螺栓、3为组装件、301为组装板、302为组装螺栓、4为钢柱安装孔、5为杯口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以下简称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可以方便地对钢柱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3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包括两个调整板1、杯口定位件5和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 ;其中,两个调整板I可以对接组装,用于放置在基础杯口的上表面,组装后,中间形成钢柱安装孔4,用于钢柱穿过;杯口定位件5设置在两个调整板I上,用于和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定位,进而将调节板I定位在基础杯口的内圈中,不能向四周移动;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设置在两个调整板I上,并且围绕钢柱安装孔4的周边布置,通过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对穿插于钢柱安装孔4中的钢柱进行位置的调整。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和杯口定位件5分别设置在调整板I的两个板面上。
[0032]上述钢柱安装调整装置的使用过程是:根据不同的基础杯口设计相应尺寸的调整板I和杯口定位件5,两个调整板I对接组装在一起,放置在基础杯口的上表面,通过杯口定位件5与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将调整板I定位在基础杯口上,然后将钢柱从调整板I对接形成的钢柱安装孔4中穿过,插进基础杯口中,此时,通过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对钢柱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好并将钢柱定位,之后,向基础杯口中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将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从基础杯口中拆卸下来。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钢板或使用千斤顶进行钢柱的位置调整和安装方式相比,本钢柱安装调整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个调整板I通过设置在其对接边缘上的组装件3对接组装,即在两个调整板I对接的两个边上均设置组装件3,通过组装件3将调整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34]具体地,组装件3包括成对使用的组装板301以及固定组装板301的组装螺栓302,每个调整板I的对接边均设置有组装板301,两个调整板I上的组装板301成对使用,通过组装螺栓302紧固连接。由于调整板I对接后,在其中间形成钢柱安装孔4,因此在钢柱安装孔4的两侧均设置组装件3,保证调整板I对接固定牢固。
[003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钢柱安装孔4为矩形孔。当然,还可以是圆孔等,只要能够使钢柱穿过即可。
[003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钢柱安装孔4采用矩形孔时,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包括第一调整块201和第一调整螺栓202 ;第一调整块201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调整板I上,并且位于矩形孔的其中一组对边上,第一调整块20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调整螺栓202拧在第一螺栓孔中,通过第一调整螺栓202在第一螺栓孔中的拧进和拧出,使第一调整螺栓202的端部与钢柱的外表面接触,通过第一调整螺栓202驱动钢柱在基础杯口中移动,钢柱上与第一调整螺栓202接触的部位的移动方向沿该第一调整螺栓202的轴线方向。由于第一调整块201在矩形孔的一组对边上均设置,因此,可以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调整块201和第一调整螺栓202共同调整钢柱在矩形孔的某一方向的位置,比如,第一调整块201和第一调整螺栓202调整钢柱在矩形孔的纵向位置。
[003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还包括第二调整块203和第二调整螺栓204 ;第二调整块203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调整板I上,并且位于矩形孔的另一组对边上,第二调整块203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第二调整螺栓204拧在第二螺栓孔中,通过第二调整螺栓203在第二螺栓孔中的拧进和拧出,使第二调整螺栓204的端部与钢柱的外表面接触,通过第二调整螺栓204驱动钢柱在基础杯口中移动,钢柱上与第二调整螺栓204接触的部位的移动方向沿该第二调整螺栓204的轴线方向。由于第二调整块203在矩形孔的一组对边上均设置,因此,可以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调整块203和第二调整螺栓204共同调整钢柱在矩形孔的另一方向的位置,比如,第二调整块203和第二调整螺栓204调整钢柱在矩形孔的横向位置。
[0038]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调整块201设置在矩形孔的对接而成的一组对边上,且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该组对边的两端,即矩形孔包括两组对边,其中一组对边的两个边由两个调整板I对接之后拼接而成,则在对接成形的这组对边上,每个边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调整块201 ;相应地,第二调整块203设置在矩形孔的另一组对边上,该组对边不是对接而成的,第二调整块20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该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当然,根据矩形孔的大小确定第一调整块201和第二调整块203的位置和数量,本实施例只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位置和数量。
[00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调整板I对接组装成回字形框,杯口定位件5为分别设置在回字形框的四个边框上的定位块,定位块分别对应地贴合定位在基础杯口内圈的四个表面上。由于大多数的基础杯口的内圈为矩形,因此,杯口定位件5分别对应内圈的四个矩形边设置在调整板I上。当然,杯口定位件5还可以是围绕边框设置的定位围板。只要能够将调整板I定位在基础杯口中即可。
[0040]当钢柱安装孔4为其它形状时,相应地,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的排布也发生变化,t匕如,如果钢柱安装孔4为圆形孔,则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沿圆周方向布置。
[004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对接的调整板(I),用于放置在基础杯口的上表面,两个所述调整板(I)中间对接形成钢柱安装孔(4); 设置在所述调整板(I)上、用于和所述基础杯口的内圈贴合定位的杯口定位件(5); 设置在所述调整板(I)上且沿所述钢柱安装孔(4)周边布置的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整板(I)通过设置在其对接边缘上的组装件(3)对接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件(3)包括成对使用的组装板(301)以及固定所述组装板(301)的组装螺栓(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安装孔(4)为矩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包括: 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调整板(I)上且位于所述矩形孔的其中一组对边上的至少两个第一调整块(201),所述第一调整块(201)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 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的且可与钢柱接触的第一调节螺栓(202),通过在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移动,调整所述钢柱在该第一螺栓孔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位置调整组件(2)还包括: 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调整板(I)上且位于所述矩形孔的另一组对边上的至少两个第二调整块(203),所述第二调整块(203)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 安装在所述第二螺栓孔中的且可与所述钢柱接触的第二调整螺栓(204),通过在所述第二螺栓孔中移动,调整所述钢柱在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块(201)设置在所述矩形孔的对接而成的一组对边上,且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该组对边的两端;所述第二调整块(203)设置在所述矩形孔的另一组对边上,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该组对边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柱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整板(I)对接组装成回字形框,所述杯口定位件(5)为分别设置在所述回字形框的四个边框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别对应地贴合定位在所述基础杯口内圈的四个表面上。
【文档编号】E04G21/18GK204024091SQ20142046777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张晓 , 董国营, 李晓建 申请人: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