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0561阅读:2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家政策的力推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已成为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钢结构自身结构体系相对成熟,但与钢结构相配套的三板体系围护技术相对落后。

作为三板体系之一楼板体系,现有的钢结构楼板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统现场支模现浇,不但有大量的脚手架支撑、模板作业、现场钢筋绑扎作业和现场混凝土湿作业,而且需要等待下一层养护好,才能浇筑上一层,费力费工又影响施工进度;2、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带有51~76mm肋高,凹凸不平的楼盖住户难以接受,只能通过吊顶加以处理,同时底部钢板作为永久性模板,参与受力,不能拆除,其防火防腐问题难以解决,而且现场钢筋绑扎作业量依然较大,不满足“装配化施工”施工要求;3、钢筋桁架楼承板,在钢结构住宅建筑中应用时,由于楼盖顶棚做抹灰粉刷处理,需将钢板底模拆除,原底模与桁架架立筋点焊连接在拆除时只能靠外力破坏,拆除过程中费力耗工,在当前人工费用较高的情况下,拆除成本较高,而且底模不能回收利用,也增加一定的成本;4、混凝土叠合楼板大多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工程,且扔有大量现场钢筋绑扎和湿作业,同时由于其与钢结构连接做法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限制其在钢结构工程的应用和发展。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支模板,免拆底模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其与钢结构连接稳固,现场湿作业更少,并能实现工厂化预制,现场钢筋绑扎量更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其设置在钢梁上,其包括钢筋桁架、面筋、底筋、预埋件以及预制混凝土层;其中,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架立筋;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相互平行设置,并呈等腰三角形排布;且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分别与架立筋上下端焊接;所述架立筋呈等间距排布;所述面筋和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绑扎在一起,并和上弦钢筋相垂直;所述底筋和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绑扎在一起,并和下弦钢筋相垂直;所述钢筋桁架、面筋、底筋、预埋件分别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层内;所述预埋件与钢梁连接。

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铁件以及锚固筋;所述预埋铁件连接于钢梁上;所述锚固筋部分埋设于预制混凝土层,其顶部外伸出预制混凝土层。

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铁件和钢梁采用焊接连接或者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立筋呈倒v字形。

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进一步设置为:该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和钢梁的搭接长度宜为50~100mm。

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还设置为:所述锚固筋的弯钩角度a为90°或135°,弯后直段长度分别应取12d和5d,弯钩内径应取4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用支模板,缩短施工工期;

2.不用拆卸底模,缩短工期,减少人工成本,降低材料费用;

3.连接可靠,结构整体性更强;

4.不用绑扎底筋,减少现场作业,施工质量能更好地控制,缩短工期;

5.预埋线盒和线管,减少现场作业,施工质量能更好地控制,缩短工期;

6.楼板绝大部分工厂预制好,现场仅浇筑接缝后浇带,减少了现场大量湿作业,既保证了质量,又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钢筋桁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和钢梁的节点图。

图5是相邻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接缝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其设置在钢梁10(或者其他钢结构体系)上,其由钢筋桁架1、面筋2、底筋3、预埋件4以及预制混凝土层5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钢筋桁架1、面筋2、底筋3、预埋件4分别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层5内。

其中,所述钢筋桁架1在全预制楼板里既是配筋的一部分,又起到支撑作用,其由上弦钢筋6、下弦钢筋7以及架立筋8等几部分组成。所述上弦钢筋6和下弦钢筋7相互平行设置,并呈等腰三角形排布;且所述上弦钢筋6和下弦钢筋7分别与架立筋8上下端焊接。所述架立筋8呈等间距排布,其呈倒v字形,其可采用折弯钢筋,也可以是普通腹杆和其它形式的钢筋。

所述面筋2和钢筋桁架1的上弦钢筋6绑扎在一起,并和上弦钢筋6相垂直;所述底筋3和钢筋桁架1的下弦钢筋7绑扎在一起,并和下弦钢筋7相垂直。

所述预埋件4与钢梁10连接,其包括预埋铁件41以及锚固筋42。所述预埋铁件41连接于钢梁10上,且预埋铁件41和钢梁10采用焊接连接或者螺栓连接,或者其他可靠连接。所述锚固筋42部分埋设于预制混凝土层5,其顶部外伸出预制混凝土层5,这样同时跟预制混凝土层5和现场后浇层11起到锚固作用(如图5所示)。

所述锚固筋42的弯钩角度a宜为90°或135°,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角度,弯后直段长度分别应取12d和5d,弯钩内径应取4d(d为锚固筋的直径)。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和钢梁10的搭接长度宜为l1=50~100mm,具体可通过计算确定。预埋件4与钢梁10满焊连接,焊脚高度根据计算确定。预埋件4一部分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层5,一部分裸露在后浇叠合层处,使得钢梁、预埋件、全预制板整体性更强。

图5所示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接缝处后浇带形式,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的外伸钢筋需用钢筋12绑扎。

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如下:将预埋件3与钢筋桁架1、面筋2、底筋3、预埋件4预先置于叠合楼板制作模具里,然后现浇预制混凝土层6形成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不需要支模,直接用于钢梁10或钢结构系统上,把预埋件4与钢梁10焊接(或者预埋件4与钢梁10螺栓连接,或者预埋件4与钢梁10采用其他可靠连接),并在接缝处浇筑后浇叠合层,不需要支模。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专用全预制楼板,其设置在钢梁上,包括钢筋桁架、面筋、底筋、预埋件以及预制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架立筋;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分别与架立筋上下端焊接;所述架立筋呈等间距排布;所述面筋和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绑扎在一起;所述底筋和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绑扎在一起;所述钢筋桁架、面筋、底筋、预埋件分别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层内;所述预埋件与钢梁连接。本发明通过与钢结构主体的有效连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同时现浇仅需浇筑接缝叠合层,大大提高装配化率,从而使全预制楼板能在装配式钢结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俞荣华;秦光明;赵力;屠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