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1420发布日期:2019-02-01 19:0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抗震消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隔震技术是通过将水平向隔震系统(即隔震层)设置在建筑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用较大的隔震层相对位移吸收地震作用力,延长建筑物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减少建筑主体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弹塑性破坏。同时,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其隔震层的元器件普遍采用隔震橡胶支座(简称“隔震支座”)。隔震结构对比传统的抗震结构,能更大程度地保护建筑物内部人员安全,更有效保护室内设施和设备仪器,减少财产损失。隔震建筑构造是为了实现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要求,而形成的各构件之间组合形式,一般可不进行计算。隔震构造核心在于隔震缝的处理,其设计应保证建筑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或室外地坪,及隔震建筑与其相邻建筑或构筑物完全脱开,使隔震层水平移动不受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主要是为了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耗能效果优异,变形大,可为建筑构件的震动耗散能量的同时不受地震水平作用约束的橡胶支座,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抗震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包括:铅芯橡胶挤压球、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格栅、约束角板、约束框板、外箍板、月牙状摩擦板、矩形摩擦板、外摩擦板,所述铅芯橡胶挤压球为实心球体状,采用上下对称布置,铅芯橡胶挤压球放置于混凝土格栅内,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与混凝土格栅之间放置约束角板,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与混凝土格栅之间放置约束框板;所述约束角板为等边直角状,其两直角边外侧固定于混凝土格栅,两直角边内侧相切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所述约束框板为冂字状,其三边外侧固定于混凝土格栅,约束框板三边内侧相切于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所述月牙状摩擦板为四分之一圆环状,月牙状摩擦板布置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外侧,月牙状摩擦板内环相切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月牙状摩擦板留有高度与外摩擦板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矩形摩擦板布置于混凝土支座上方,矩形摩擦板长边与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相切,矩形摩擦板留有高度与外摩擦板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外摩擦板为类矩形状,四角为圆形倒角,外摩擦板四周布置一圈外箍板。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角板边长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直径一致,约束角板预埋于混凝土支座内深度为20~30mm。

进一步地,所述铅芯橡胶挤压球的直径比约束框板高出混凝土支座的高度高20mm。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框板三边长度一致,约束框板边长与铅芯橡胶挤压球直径一致,约束框板预埋于混凝土支座内深度为20~30mm。

进一步地,所述月牙状摩擦板内直径与铅芯橡胶挤压球直径一致,月牙状摩擦板外直径为铅芯橡胶挤压球直径的1.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耗能效果优异,变形大,不会受地震作用而损坏,可为建筑构件的震动耗散能量的同时不受地震水平作用的约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抗震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铅芯橡胶挤压球;2为混凝土支座;3为混凝土格栅;4为约束角板;5为约束框板;6为外箍板;7为月牙状摩擦板;8为矩形摩擦板;9为外摩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包括:铅芯橡胶挤压球1、混凝土支座2、混凝土格栅3、约束角板4、约束框板5、外箍板6、月牙状摩擦板7、矩形摩擦板8、外摩擦板9,

所述铅芯橡胶挤压球1为实心球体状,采用上下对称布置,铅芯橡胶挤压球1放置于混凝土格栅3内,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与混凝土格栅3之间放置约束角板4,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与混凝土格栅3之间放置约束框板5;所述约束角板4为等边直角状,其两直角边外侧固定于混凝土格栅3,两直角边内侧相切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所述约束框板5为冂字状,其三边外侧固定于混凝土格栅3,约束框板5三边内侧相切于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所述月牙状摩擦板7为四分之一圆环状,月牙状摩擦板7布置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外侧,月牙状摩擦板7内环相切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月牙状摩擦板7留有高度与外摩擦板9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矩形摩擦板8布置于混凝土支座2上方,矩形摩擦板8长边与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相切,矩形摩擦板8留有高度与外摩擦板9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外摩擦板9为类矩形状,四角为圆形倒角,外摩擦板9四周布置一圈外箍板6。

所述约束角板4边长与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1直径一致,约束角板4预埋于混凝土支座2内深度为20~30mm;铅芯橡胶挤压球1的直径比约束框板5高出混凝土支座2的高度高20mm;约束框板5三边长度一致,约束框板5边长与铅芯橡胶挤压球1直径一致,约束框板5预埋于混凝土支座2内深度为20~30mm;月牙状摩擦板7内直径与铅芯橡胶挤压球1直径一致,月牙状摩擦板7外直径为铅芯橡胶挤压球1直径的1.5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式耗能摩擦橡胶支座,属于减震消能领域。包括:铅芯橡胶挤压球、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格栅、约束角板、约束框板、外箍板、月牙状摩擦板、矩形摩擦板、外摩擦板,所述铅芯橡胶挤压球为实心球体状,采用上下对称布置,铅芯橡胶挤压球放置于混凝土格栅内,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与混凝土格栅之间放置约束角板,非左右边缘两侧的铅芯橡胶挤压球与混凝土格栅之间放置约束框板;本发明结构简单,耗能效果优异,变形大,不会受地震作用而损坏,可为建筑构件的震动耗散能量的同时不受地震水平作用的约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抗震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一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0.15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