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除冰功能的移动板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083发布日期:2018-11-30 20:1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板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除冰功能的移动板房。



背景技术:

目前,各领域各行业都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大型永久性建筑物及交通设 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临时性建筑,所以临时性房屋的安全、居住条件有待提高。移动板房通常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的环保经济型可移动房屋。

目前,冬天冻雨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一种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天气温度异常低,冻雨造成移动板房的倒塌,树枝折断,移动板房受损,为了解除冰冻,需要人工爬上梯子,通过敲击等方式将冰层敲击下来,造成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性能低,如何合理解决冰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除冰功能的移动板房,结构简单,除冰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除冰功能的移动板房,包括房体及与房体可拆卸安装的房盖,还包括安置板,房盖由两块斜面板组成,两块斜面板的一端固定组合安装,两块斜面板的另一端边缘均垂直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与安置板固定连接,安置板内设内腔,内腔内置加强结构;

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蓄电池、加热筒、第一组合管、第二组合管及第三组合管,加热筒包括等数量的第一组加热筒及第二组加热筒,两组加热筒贴合设置于两块斜面板下表面,第一组加热筒等间距设置于其中一块斜面板上,第二组加热筒等间距设置于另一块斜面板上,两组加热筒靠近斜面板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三组合管连通;其中,第一组加热筒靠近斜面板底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组合管连通,第二组加热筒靠近斜面板底部通过第二组合管连通,两组加热筒、第一组合管、第二组合管及第三组合管连接形成通路,第一组合管上开设有总热进口,第二组合管上开设有总热出口。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加强块,多个加强块横向阵列分布于内腔中,相邻两块加强块通过加强筋连接,位于左、右两边缘的加强块分别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与两块斜面板的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风能转换装置,风能转换装置包括风能转换电路及与风能转换电路连接的风叶,风能转换电路与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集水管道,两块斜面板底部边缘设置有积水部,所述积水部呈弧形状,积水部开设出水孔,出水孔与集水管道进口连接,集水管道出口与蓄水箱的进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加热筒及第二组加热筒内均设置有卧式电加热管,卧式电加热管与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给水口与蓄水箱的出口连接,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与总热进口连接,总热出口与蓄水箱的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利于推广,通过在安置板和房盖两者连接处设置加强结构,可使移动房屋的墙体结构更稳定,不易变形;第一组加热筒及第二组加热筒等间距设置在房盖两块斜面板下表面上,保证在使用最少加热筒时确保加热效率最大化除冰效率更高,节约成本及安装难度;设置第一组合管及第二组合管使第一组加热筒、第二组加热筒形成总热进口、总热出口,使装置的集成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两块斜面板,11-连接部,12-积水部,13-集水管道,14-蓄水箱,2-第一组加热筒,3-第二组加热筒,4-第一组合管,41-总热进口,42-第一接入孔,5-第二组合管,51-总热出口,52-第二接入孔,6-第三组合管,61-通孔,7-安置板,71-加强块,72-加强筋,731-第一螺栓,732-第二螺栓,8-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的一种带有除冰功能的移动板房,包括房体8及与房体8可拆卸安装的房盖,还包括安置板7,房盖由两块斜面板组成1,两块斜面板1的一端固定组合安装,两块斜面板1的另一端边缘均垂直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11与安置板7固定连接,安置板7内设内腔,内腔内置加强结构;

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蓄电池、加热筒、第一组合管4、第二组合管5及第三组合管6,加热筒包括等数量的第一组加热筒2及第二组加热筒3,两组加热筒贴合设置于两块斜面板1下表面,第一组加热筒2等间距设置于其中一块斜面板上,第二组加热筒3等间距设置于另一块斜面板上,两组加热筒靠近斜面板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三组合管6连通;其中,第一组加热筒2靠近斜面板底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组合管4连通,第二组加热筒3靠近斜面板底部通过第二组合管5连通,两组加热筒、第一组合管4、第二组合管5及第三组合管6连接形成通路,第一组合管4上开设有总热进口41,第二组合管5上开设有总热出口51。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置板7和房盖两者连接处设置加强结构,可使移动房屋的墙体结构更稳定,不易变形,设置等数量的第一组加热筒2和第二组加热筒3,且第一组加热筒2和第二组加热筒3分别设置在两块斜面板1上,两组加热筒通过第三组合管6实现连通,第三组合管6管壁上开设有两组通孔61,其中一组用于连接第一组加热筒2,另一组通孔61用于连接第二组加热筒3,第一组合管4开设有第一接入孔42用于连接第一组加热筒2靠近斜面板底部,第一组合管4上开设有总热进口41用于通入热量,第二组合管5开设有第二接入孔52用于连接第二组加热筒3靠近斜面板底部,第二组合管5上开设有总热出口51用于通出热量,两组加热筒、第一组合管4、第二组合管5及第三组合管6连接形成通路实现热量的传递,通过热传递出去房盖上表面的冰块,减轻房盖的负重,避免冻雨造成移动板房的倒塌;

第一组加热筒2及第二组加热筒3等间距设置在房盖两块斜面板1下表面上,保证在使用最少加热筒时确保加热效率最大化除冰效率更高,节约成本及安装难度;设置第一组合管4及第二组合管5使第一组加热筒2、第二组加热筒3形成总热进口41、总热出口42,使装置的集成度更高。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加强块71,多个加强块71横向阵列分布于内腔中,相邻两块加强块71通过加强筋72连接,位于左、右两边缘的加强块71分别通过第一螺栓731、第二螺栓732与两块斜面板1的连接部11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多个加强块71横置在内腔中,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的两块加强块71通过加强筋72连接,位于左、右两边缘的加强块71分别通过第一螺栓731、第二螺栓732与两块斜面板1的连接部11连接,用螺栓的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还包括风能转换装置,风能转换装置包括风能转换电路及与风能转换电路连接的风叶,风能转换电路与蓄电池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由于冬季天气时长伴有大风,所述利用自然资源储备可适用的电能资源,既环保也降低生产成本,风叶设置在房体8外表面,通过风能转换电路将收集的风能转换为电能用以蓄电池充电。

优选地,还包括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14、集水管道13,两块斜面板1底部边缘设置有积水部12,所述积水部12呈弧形状,积水部12开设出水孔,出水孔与集水管道13进口连接,集水管道13出口与蓄水箱14的进口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蓄水装置用以回收房盖上冰化成的水,由于房盖上的冰化成水后会顺着斜面板留至积水部12,积水部12设置为弧形状,使水堆积在积水部12中,在积水部12上开设出水孔,通过集水管道13回收至蓄水箱14。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加热筒2及第二组加热筒3内均设置有卧式电加热管,卧式电加热管与蓄电池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电加热管是管状电热元件它是由金属管螺旋状电阻丝及结晶氧化镁粉等组成的。电加热管产品一般用优质进口不锈钢管、进口高温氧化镁粉、高品质电热丝等材料制成发热元件,用不锈钢制成其它结构部分,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还有超长寿命,容易维修的特点。第一组加热筒2和第二组加热筒3横向铺设在两块斜面板1上,所述采用卧式电加热管横向铺置在两组加热筒内,蓄电池为卧式电加热管供电,使卧式电加热管发热用以除冰。

优选地,还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给水口与蓄水箱14的出口连接,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与总热进口41连接,总热出口51与蓄水箱14的进口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该两组加热筒内可以将加热管替换为蒸汽,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蓄水箱14收集的水加热成蒸汽的通入总热进口41,蒸汽通过第一组合管4、第一组加热筒2、第三组合管6、第二组加热筒3、第二组合管5从总出口51流出至蓄水箱14的进口,形成循环回路,利用蓄水箱14收集的水实现除冰,环保且节约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