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板切割磨边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9892发布日期:2019-04-17 04:3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板切割磨边的工艺。



背景技术:

陶板是建筑界新型的幕墙材料,具有环保、节能、防潮、隔音、透气、色泽丰富,不易褪色变形,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采用干挂式安装,方便更换,外立面设计灵活,有利于城市的美化和建筑的生活化。

在现有的陶板生产技术中,以天然陶土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石英、浮石、长石及色料等其它成分,经过高压挤出泥坯成型,并在泥坯的两头预留5-10cm,进入干燥窑干燥,再进入窑炉烧成陶板。最后按图纸对烧成的陶板进行两端切割加工尺寸后成品包装。

现有的陶板生产技术中,需要对烧成后的陶板进行后期切割,因此在使用原料制作泥坯时会在泥坯两端多预留5-10cm的切割长度,多预留的5-10cm的切割长度需要一起放入干燥窑干燥,而对烧成后的陶板切割出来的多余料只能当废陶板处理,原料利用率低,浪费资源。同时,切割过程中还需要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和人力资源,费时费工,陶板切割时的碎末和水混合成污水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以生产长度1m的陶板为例,需要在泥坯两端预留5-10cm的切割长度,预留长度占整个泥坯的9-16.7%,泥坯利用率为83.3-91%,进入干燥窑干燥时,这9-16.7%的预留量也需要进入一起干燥浪费多余的电力和人工资源;干燥完毕,进入窑炉使用天然气烧成,这9-16.7%的预留量也会浪费天然气资源,并且这9-16.7%的预留量只能根据尺寸相应的切除后作废料、废陶板处理,同时还会浪费水资源和人力资源。

因而,需要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废料的产生,降低原料、电力、天然气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资源浪费的陶板切割磨边的工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板切割磨边的工艺,具有以下步骤,

步骤1,将陶板原料挤出陶板泥坯,切割陶板泥坯,在陶板泥坯两端预留长度为2.5-10mm的磨边料;

步骤2,将步骤1中预留磨边料的陶板泥坯放入干燥窑中烘干;

步骤3,将步骤2中烘干的陶板泥坯进行磨边处理;

步骤4,将步骤3中磨边处理后的陶板泥坯放入窑炉烧成,烧成后冷却,进行成品包装。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陶板原料由真空挤出机高压挤出。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干燥窑为五层干燥窑。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预留磨边料的陶板泥坯放入干燥窑中烘干至水分质量小于3.5%。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磨边处理包括第一道的粗磨边处理和第二道的细磨边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陶板泥坯磨边处理掉下来的磨边料送至步骤1中的陶板原料中。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窑炉烧成温度为1200-1400℃。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冷却的时间为8-12小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调整陶板生产中的工序步骤,无需在烧成后配合水资源再切割,加工方便,大大的降低预留长度,废料少,有效降低原料、电力、天然气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本发明磨边下来的余料可以回收利用到陶板原料中,原料利用率接近100%,有效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里面使用的设备包括配料箱、真空挤出机、五层干燥窑、窑炉和磨边机,这5种设备均为生产中的常见现有设备,在此不多做累述。

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陶板原料配比在配料箱进行原料配比,使用真空挤出机将原料挤出陶板泥坯,切割陶板泥坯,在陶板泥坯两端预留长度为2.5mm的磨边料,接着将带有2.5mm磨边料的陶板泥坯放入五层干燥窑进行烘干,将其中的水分烘干至低于3.5%,再使用磨边机将烘干的陶板泥坯先后进行粗磨边处理和细磨边处理,磨边处理时掉下来的磨边料重新放到配料箱中用作原料。磨边处理后的陶板泥坯放入窑炉1400℃下烧成,烧成后冷却12小时,进行成品包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里面使用的设备包括配料箱、真空挤出机、五层干燥窑、窑炉和磨边机,这5种设备均为生产中的常见现有设备,在此不多做累述。

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陶板原料配比在配料箱进行原料配比,使用真空挤出机将原料挤出陶板泥坯,切割陶板泥坯,在陶板泥坯两端预留长度为5mm的磨边料,接着将带有5mm磨边料的陶板泥坯放入五层干燥窑进行烘干,将其中的水分烘干至低于3.5%,再使用磨边机将烘干的陶板泥坯先后进行粗磨边处理和细磨边处理,磨边处理时掉下来的磨边料重新放到配料箱中用作原料。磨边处理后的陶板泥坯放入窑炉1250℃下烧成,烧成后冷却11小时,进行成品包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里面使用的设备包括配料箱、真空挤出机、五层干燥窑、窑炉和磨边机,这5种设备均为生产中的常见现有设备,在此不多做累述。

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陶板原料配比在配料箱进行原料配比,使用真空挤出机将原料挤出陶板泥坯,切割陶板泥坯,在陶板泥坯两端预留长度为10mm的磨边料,接着将带有10mm磨边料的陶板泥坯放入五层干燥窑进行烘干,将其中的水分烘干至低于3.5%,再使用磨边机将烘干的陶板泥坯先后进行粗磨边处理和细磨边处理,磨边处理时掉下来的磨边料重新放到配料箱中用作原料。磨边处理后的陶板泥坯放入窑炉1200℃下烧成,烧成后冷却10小时,进行成品包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板切割磨边的工艺,具有以下步骤,步骤1,将陶板原料挤出陶板泥坯,切割陶板泥坯,在陶板泥坯两端预留长度为2.5‑10mm的磨边料;步骤2,将步骤1中预留磨边料的陶板泥坯放入干燥窑中烘干;步骤3,将步骤2中烘干的陶板泥坯进行磨边处理;步骤4,将步骤3中磨边处理后的陶板泥坯放入窑炉烧成,烧成后冷却,进行成品包。本发明调整陶板生产中的工序步骤,无需在烧成后配合水资源再切割,加工方便,大大的降低预留长度,废料少,有效降低原料、电力、天然气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磨边下来的余料可以回收利用到陶板原料中,原料利用率接近100%,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5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