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3001发布日期:2020-04-21 19:0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隔震装置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如公开号为cn10122061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公开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由橡胶层和钢板层呈交替状组合而成的柱体,该柱体两端的面层为橡胶层,且其两端的外面均有封板。柱体和封板的四周有橡胶保护层,该橡胶保护层与柱体的橡胶层形成为一体。柱体和封板的对应位置上有轴向孔,轴向孔内有铅芯。所说铅芯的长度等于柱体的轴向长度与两封板的厚度之和。两封板的外面均有连接板。连接板、封板和柱体上均有通孔,且三者上的通孔数量相等并对应,三者间通过螺栓和这些通孔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隔震装置,由于橡胶保护层与柱体的橡胶层呈一体的设置,使得隔震装置整体的厚度相对而言比较固定,使得隔震装置不能很好的适配不同高度间隔的夹层,整体的适配性相对较差,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其具有适配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设置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的隔震组件,所述上连接板靠近隔震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上定位柱,所述下连接板靠近隔震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与隔震组件的直径均相等设置;所述隔震组件包括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布方向堆叠设置的若干隔震单元,所述隔震单元包括钢板、设置于钢板上端面的橡胶层,所述钢板的直径与所述橡胶层的直径相等设置,所述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与隔震组件的外侧壁还套设有橡胶护套,所述橡胶护套的内侧壁抵紧于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以及隔震组件的外侧壁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隔震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间隔调整隔震单元的数量,将隔震单元依次叠摞于下连接板的下定位柱上,然后对应将橡胶护套切割至需要的长度,再将橡胶护套压入到隔震组件以及下定位柱的外侧,使得下定位柱和隔震组件相互连接,然后在将上连接板的上定位柱朝向橡胶护套压入,使得整体形成拼接。因为隔震装置通常垫于底部,隔震装置通常处于受压状态,橡胶护套的固合强度足以支撑隔震装置的使用。设置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以及隔震单元,通过隔震单元数量的更改,可以对隔震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隔震装置使用时的适配性更好,使得隔震装置保障建筑安全时的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钢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拼接部,所述拼接部包括设置于钢板上的凸柱、同轴设置于凸柱远离钢板的一端的限位环,每个所述橡胶层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供凸柱嵌入的圆槽,所述圆槽内还开设有供所述限位环嵌入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下定位柱远离下连接板的端面对应开设有供所述拼接部放入的容纳槽,所述上定位柱远离上连接板的端面还设置有对应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拼接部相同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隔震装置进行拼接时,相邻的隔震单元可以通过拼接部的凸柱和限位环对应嵌入到圆槽和限位槽内进行进一步加固,上定位柱上的插接部可以对应插入到最上方的隔震单元的圆槽和限位槽内进行定位,最下方隔震单元的拼接部可以放入到容纳腔中从而避免下定位柱与最下方的隔震单元接触不稳的情况。设置拼接部、圆槽、限位槽,通过相邻的隔震单元相互嵌入的连接,使得隔震装置径向的固定更加稳定,同时也使得整体的拼接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远离凸柱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直径朝远离凸柱的方向逐渐变小设置,且所述导向部远离凸柱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圆槽的直径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部,当相邻的隔震单元进行拼接时,导向部可以对拼接部插入到圆槽内时进行导向,从而使得拼接部的限位环更加容易插入到橡胶层的限位环内,从而使得整体的拼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部沿钢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或三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拼接部均匀分布,使得拼接时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另外也通过多个拼接部对相邻的隔震单元的径向加强支撑,减少了相邻隔震单元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错位情况,使得整体使用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橡胶层呈圆弧过渡设置,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圆槽错开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当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时,凹槽可以使得橡胶层的弹性变形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强隔震装置的缓冲隔震效果;另外凹槽还可以提供橡胶层形变的空间,减少橡胶层挤压破碎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的上端面沿径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导气槽,所述导气槽贯穿橡胶层的外侧壁设置,且所述导气槽连通至所述凹槽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气槽,当隔震装置受竖直方向的挤压时,凹槽受挤压缩小,此时气体可以通过导气槽排出,减少了凹槽内长期高压挤压橡胶层内壁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槽的呈v形槽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v形的设置,即满足通气的需要,也能尽可能的保持橡胶层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护套的外侧壁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通气孔,通气孔沿着橡胶护套的轴向设置有若干层,且相邻两层的通气孔均错开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的设置方便凹槽内的气体流动,通气孔错开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橡胶护套的强度,减少应力的集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的外侧壁沿轴向均设置有若干防滑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滑齿,防滑齿可以加强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与橡胶护套的拼接强度,从而使得整体的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以及隔震单元,通过隔震单元数量的更改,可以对隔震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隔震装置使用时的适配性更好,使得隔震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2)通过设置拼接部、圆槽、限位槽,通过相邻的隔震单元相互嵌入的连接,使得隔震装置径向的固定更加稳定,同时也使得整体的拼接结构更加稳定;

(3)通过设置凹槽,凹槽可以使得橡胶层的弹性变形进一步提高,加强隔震装置的缓冲隔震效果;凹槽还可以提供橡胶层形变的空间,减少橡胶层挤压破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隔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隔震单元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隔震组件;31、隔震单元;311、钢板;312、橡胶层;4、上定位柱;5、下定位柱;6、防滑齿;7、橡胶护套;8、通气孔;9、拼接部;91、凸柱;92、限位环;10、导向部;11、圆槽;12、限位槽;13、凹槽;14、导气槽;15、容纳槽;16、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以及设置于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的隔震组件3,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均呈圆板形设置,隔震组件3呈圆柱体设置。上连接板1靠近隔震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上定位柱4,下连接板2靠近隔震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下定位柱5。上定位柱4和下定位柱5的截面也为圆形,且上定位柱4、下定位柱5与隔震组件3的直径均相等设置。上定位柱4和下定位柱5的外侧壁沿轴向还均设置有若干防滑齿6。

上定位柱4、下定位柱5与隔震组件3的外侧壁还套设有橡胶护套7,橡胶护套7的外侧壁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通气孔8,通气孔8沿着橡胶护套7的轴向设置有若干层,且相邻两层的通气孔8均错开设置。橡胶护套7的内侧壁抵紧于上定位柱4、下定位柱5以及隔震组件3的外侧壁设置。当隔震装置拼接时,橡胶护套7可以抵紧于上定位柱4、下定位柱5以及隔震组件3的外侧壁用于加强固定,同时防滑齿6可以加强上定位柱4、下定位柱5与橡胶护套7的拼接强度。

如图3、图4所示,隔震组件3包括沿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分布方向堆叠设置的若干隔震单元31,每个隔震单元31均包括钢板311、同轴固定连接于钢板311上端面的橡胶层312,钢板311的直径与橡胶层312的直径相等设置。每个钢板311的下端面设置有拼接部9,拼接部9沿钢板311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或三个。每个拼接部9包括设置于钢板311上的凸柱91、同轴设置于凸柱91远离钢板311的一端的限位环92。限位环92远离凸柱91的一端还同轴固定连接有导向部10,导向部10的直径朝远离凸柱91的方向逐渐变小设置。

每个橡胶层31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拼接部9位置对应的圆槽11,圆槽11的直径与凸柱91的直径相等,且圆槽11的直径大于导向部10远离凸柱91一端的直径设置。圆槽11内还开设有限位槽12,通常限位槽12靠近圆槽11的槽底设置。当隔震单元31两两相抵进行拼接时。位于上端的隔震单元31钢板311处的凸柱91可以对应嵌入到圆槽11中,同时限位环92可以嵌入到限位槽12内进行限位,减少相邻隔震单元31的脱离。

如图3、图4所示,每个橡胶层312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的槽底与橡胶层312呈圆弧过渡设置,且凹槽13与圆槽11错开设置。橡胶层312的上端面还沿径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导气槽14,导气槽14的呈v形槽设置。导气槽14贯穿橡胶层312的外侧壁设置,且导气槽14连通至凹槽13设置。

当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时,凹槽13可以使得橡胶层312的弹性变形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强隔震装置的缓冲隔震效果。当隔震装置受竖直方向的挤压时,凹槽13受挤压缩小,此时气体可以通过导气槽14排出,此时橡胶护套7上的通气孔8可以方便导气槽14与外部的连通,从而减少了橡胶护套7出现鼓起的情况。

如图5所示,下定位柱5远离下连接板2的端面开设有容纳槽15,容纳槽15的直径等于限位环92的直径设置,且容纳槽15的位置与拼接部9对应设置。当隔震装置拼接时,容纳槽15可以供位于最下方的隔震单元31的拼接部9放入。上定位柱4远离上连接板1的端面还设置有插接部16,插接部16的结构与拼接部9相同设置,且插接部16分布的位置和数量均与拼接部9对应设置。当隔震装置拼接时,拼接部9可以对应与位于最上方的隔震单元31的圆槽11和限位槽12配合加强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当使用上述隔震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间隔调整隔震单元31的数量,将隔震单元31依次叠摞于下连接板2的下定位柱5上,可以通过外力敲击使得相邻两个隔震单元31贴合,此时可以通过拼接部9与圆槽11、限位槽12的配合加强相邻隔震单元31的拼接强度。然后对应将橡胶护套7切割至需要的长度,再将橡胶护套7压入到隔震组件3以及下定位柱5的外侧,使得下定位柱5和隔震组件3相互连接,然后在将上连接板1的上定位柱4朝向橡胶护套7压入,使得整体形成拼接。然后将隔震装置垫设固定至需要的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