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型钢楼板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5914发布日期:2020-04-28 22:0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型钢楼板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快速进行施工的薄壁型钢楼板层。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板是以天然纤维和石英砂为原料,经制浆、成型、切割、加压、养护而成,具有防水、防腐和防火的功效。但是,工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因而,需要开发一种容易施工并可加快施工进度的楼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快施工进度的薄壁型钢楼板层,通过预制各种施工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速快完成楼板层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包括:包括:

一对平行的支撑梁;

设置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支撑梁两端的一对端部支撑梁,所述一对支撑梁和端部支撑梁构成了所述楼板层的圈梁;

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梁之间的若干楼板安装行条;

安装在所述若干楼板安装行条上的多个矩形楼板。

优选地,所述端部支撑梁的端部通过立柱与支撑梁的端部形成连接。

优选地,所述楼板安装行条安装在所述一对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之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梁由两片钢板对接形成,每片钢板的一侧焊接有若干行条托框。

优选地,每个端部支撑梁由两个l形钢板对接而成,每个l形钢板具有并行于楼板层的楼板安放板、垂直于楼板层的承重板以及连接所述楼板安放板与所述承重板的加强撑。

优选地,每个楼板安装行条由两个l形钢板对接而成,每个l形钢板具有并行于楼板层的楼板安放面板、垂直于楼板层的承重板以及连接所述楼板安放面板与所述承重板的加强撑;

优选地,所述矩形楼板上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矩形楼板包括:罩面板;底板;安装在所述罩面板与底板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罩面板与底板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所述空心加强筋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构件,并且焊接在底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以加快楼板层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难度,并且可承重、保温和隔音的技术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薄壁型钢楼板层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端部支撑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支撑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楼板安装行条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楼板的示意图;

图6是在楼板的底板上安装加强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基本薄壁型钢楼板层,可以根据需要用多个基本薄壁型钢楼板层拼接形成楼板层。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薄壁型钢楼板层包括:一对平行的支撑梁2,即位于图1上部的上支撑梁2和位于图1下部的下支撑梁2;设置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支撑梁2两端的一对端部支撑梁1,即位于图1左侧的左端部支撑梁1和位于图1右侧的右端部支撑梁1,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撑梁2、下支撑梁2、左端部支撑梁1和右端部支撑梁1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层的圈梁,用于作为支撑楼板的基础框架;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梁2之间的若干楼板安装行条3;以及安装在所述若干楼板安装行条3上的多个矩形楼板5。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楼板安装行条3对称设有两个楼板安装面板32和33,一个楼板安装行条上的楼板安装面板如32与相邻的一个楼板安装行条上的楼板安装面板33用于安装一个楼板5。本实用新型的端部支撑梁1也具有对称的两个楼板安装面板12;一个楼板安装面板12与相邻一个楼板安装行条上楼板安装面板33用于安装位于端部的楼板5。

本实用新型的端部支撑梁1的端部通过立柱(图中未显示)与支撑梁2的端部形成连接,通过焊接手段将端部支撑梁1的端部支撑梁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将螺栓穿过立柱的通孔与端部支撑梁1的端部的螺孔和支撑梁2的端部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安装行条3可以通过焊接在支撑梁2上的行条托框4安装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支撑梁2之间。行条托框4具有与楼板安装行条3相配的形状和结构,以便将楼板安装行条3放置在行条托框4上后,通过螺栓和螺孔将楼板安装行条3固定在行条托框4上。

参见图1,每个矩形楼板5上设有加强筋51,用于提高楼板的强度。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端部支撑梁1的结构,其由两个l形构件焊接构成。每个l形构件包括与楼板层平行的楼板安装面板12,垂直于所述楼板层的承重板15,以及连接楼板安装面板12和承重板15的加强撑13。加强撑13可以有用于安装缆线的弧形孔(图中未显示)。

此外,每个楼板安装面板12具有向下延伸的折边16,每个承重板15具有向上延伸的折边。折边用于在楼板层安装过程中避免楼板安装面板12或承重板15端部的毛刺损伤施工人员。

此外,每个楼板安装面板12上具有用于连接楼板5的若干个连接孔14。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支撑梁2的结构,其由两片钢板21和22焊接形成。每片钢板的一侧焊接有若干行条托框),其两端可以有与立柱(图中未显示)连接的螺纹孔。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楼板安装行条3的结构,其由两个l形钢板对接而成,如由l形钢板34和35焊接而成。每个l形钢板具有并行于楼板层的楼板安放板33、垂直于楼板层的承重板36以及连接楼板安放板32与所述承重板36的加强撑37。

此外,每个楼板安放板32或33具有多个孔31和垂直于楼板层且向下的折边,每个承重板36也具有垂直于楼板层且向上的折边。

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楼板5的结构,其包括:罩面板52;底板54;安装在所述罩面板52与底板54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加强筋51。

罩面板52具有四个下折边53,底板54具有四个上折边55。通过将加强筋51安置在底板54上之后(如图6所示),将罩面板52与底板54连接在一起,从而在罩面板54与底板之间形成空腔。

此外,可以在罩面板52与底板54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在空心加强筋51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之后,再将罩面板52与底板54焊接在一起。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51为∏构件,并且焊接在底板54上。

此外,底板54上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楼板安装行条3的螺母56。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具有可承重、保温、隔音的技术效果。各个构件可以在工厂中预制,这样就可以在施工现场快速进行组装,加快施工进度。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平行的支撑梁;

设置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支撑梁两端的一对端部支撑梁,所述一对支撑梁和端部支撑梁构成了所述楼板层的圈梁;

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梁之间的若干楼板安装行条;

安装在所述若干楼板安装行条上的多个矩形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端部支撑梁的端部通过立柱与支撑梁的端部形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安装行条安装在所述一对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梁由两片钢板对接形成,每片钢板的一侧焊接有若干行条托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每个端部支撑梁由两个l形钢板对接而成,每个l形钢板具有并行于楼板层的楼板安放板、垂直于楼板层的承重板以及连接所述楼板安放板与所述承重板的加强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每个楼板安装行条由两个l形钢板对接而成,每个l形钢板具有并行于楼板层的楼板安放面板、垂直于楼板层的承重板以及连接所述楼板安放面板与所述承重板的加强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楼板上设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楼板包括:罩面板;底板;安装在所述罩面板与底板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板与底板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所述空心加强筋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壁型钢楼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构件,并且焊接在底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型钢楼板层,包括:一对平行的支撑梁;设置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支撑梁两端的一对端部支撑梁,所述一对支撑梁和端部支撑梁构成了所述楼板层的圈梁;安装在所述一对支撑梁之间的若干楼板安装行条;安装在所述若干楼板安装行条上的多个矩形楼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快楼板层的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茅金声;林小彬;童惠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茅金声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