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4614发布日期:2020-05-07 00:0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超常规发展。而综合管廊结构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清水结构,在混凝土墙体结构中设计有大量的预埋件,该预埋件为钢槽道,用于安装管道托架,该钢槽道多为间距800mm,长度一般在2.0m~3.5m之间。就拿一公里单舱管廊(两侧预埋)来计算,仅钢槽道就达到2500根。如果两公里双舱管廊,则钢槽道数量超过一万根。数量之多,定位要求之高(平整度偏差小于1mm)是施工单位在钢槽道安装过程中的施工障碍点和技术难点。

目前,多数施工单位采用在模板上按照设计规定位置打孔眼,然后用螺栓(或螺钉)与钢槽道连接以达到固定效果。但这种方式不仅施工慢,定位偏差大,在浇筑时钢槽道很容易发生位移,影响钢道槽与管道托架的垂直度,而且由于孔眼对模板表面造成的永久缺陷会随着周转次数的增多对砼外观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槽道施工难度大,且定位偏差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固定模板和安装模板;钢筋网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模板和所述安装模板之间,所述钢筋网片一端面设有定位机构;钢槽道,所述钢槽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模板与所述钢筋网片之间,并且所述钢槽道与所述安装模板的相对面相抵;限位支撑杆,所述限位支撑杆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固定模板的内侧面相抵,所述限位支撑杆另一端垂直焊接在所述钢槽道远离所述安装模板的一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为井字型钢片,所述井字型钢片的中心宽度为所述限位支撑杆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井字型钢片为直径大于10mm的圆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撑杆为直径大于16mm的圆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撑杆靠近所述固定模板一端设有止水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限位支撑杆一端穿过定位机构和钢筋网片与固定模板的内侧面相抵,限位支撑杆另一端垂直焊接在钢槽道远离安装模板的一端面上,使得将限位支撑杆可移动的方向只限制在限位支撑杆的轴向方向,以确保钢槽道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模板的安装过程充分融合,钢槽道会跟随安装模板的位置变化而自动变化,显著的降低了钢槽道的定位偏差问题及施工难度,同时钢槽道的安装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模板;2-安装模板;3-钢筋网片;4-井字型钢片;5-钢槽道;6-限位支撑杆;7-止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固定模板1和安装模板2、钢筋网片3、钢槽道5和限位支撑杆6。

钢筋网片3间隔设置在固定模板1和安装模板2之间,钢筋网片3一端面设有定位机构,且为多个,该定位机构用于限定限位支撑杆6的平面移动。

钢槽道5设置在安装模板2与钢筋网片3之间,并且钢槽道5与安装模板2的相对面相抵,限位支撑杆6一端穿过定位机构和钢筋网片3与固定模板1的内侧面相抵,限位支撑杆6另一端垂直焊接在钢槽道5远离安装模板2的一端面上,具体焊接位置为按照离钢槽道5两端各500mm处。

由于限位支撑杆6被固定在钢筋网片5上的定位机构所限制住平面移动的方向,使得当在最后调节安装模板2时,钢槽道5会跟随安装模板2的调节位置变化而自动变化,充分发挥了三向定位技术,使定位过程简单明了,施工速度大幅提升,显著的降低了钢槽道5的定位偏差问题及施工难度,同时钢槽道5的安装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定位机构具体为井字型钢片4,该井字型钢片4的中心宽度为限位支撑杆6的外径,使得井字型钢片4被固定安装在钢筋网片3上后,限位支撑杆6适配插入井字型钢片4中心,限定了限位支撑杆6的平面方向的移动,限位支撑杆6只能在限位支撑杆6的轴向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井字型钢片4为直径大于10mm的圆钢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限位支撑杆6为直径大于16mm的圆钢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支撑杆靠近所述固定模板一端设有止水套7,该止水套为塑料件制成,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除外侧模板,塑料止水套可以阻止砼结构外部水分通过限位支撑杆6渗透到砼结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限位支撑杆6一端穿过定位机构和钢筋网片5与固定模板1的内侧面相抵,限位支撑杆6另一端垂直焊接在钢槽道5远离安装模板2的一端面上,使得将限位支撑杆6可移动的方向只限制在限位支撑杆6的轴向方向,以确保钢槽道5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模板2的安装过程充分融合,钢槽道5会跟随安装模板2的位置变化而自动变化,显著的降低了钢槽道5的定位偏差问题及施工难度,同时钢槽道5的安装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块间隔设置的固定模板和安装模板;

钢筋网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模板和所述安装模板之间,所述钢筋网片一端面设有定位机构;

钢槽道,所述钢槽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模板与所述钢筋网片之间,并且所述钢槽道与所述安装模板的相对面相抵;

限位支撑杆,所述限位支撑杆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固定模板的内侧面相抵,所述限位支撑杆另一端垂直焊接在所述钢槽道远离所述安装模板的一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为井字型钢片,所述井字型钢片的中心宽度为所述限位支撑杆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字型钢片为直径大于10mm的圆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杆为直径大于16mm的圆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杆靠近所述固定模板一端设有止水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槽道定位结构,包括固定模板和安装模板;钢筋网片设置在固定模板和安装模板之间;钢槽道设置在安装模板与钢筋网片之间;限位支撑杆穿过定位机构和钢筋网片与固定模板的内侧面相抵,限位支撑杆垂直在安装模板的一端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限位支撑杆一端穿过定位机构和钢筋网片与固定模板的内侧面相抵,限位支撑杆另一端垂直焊接在钢槽道远离安装模板的一端面上,使得将限位支撑杆可移动的方向只限制在限位支撑杆的轴向方向,以确保钢槽道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模板的安装过程充分融合,钢槽道会跟随安装模板的位置变化而自动变化,显著的降低了钢槽道的定位偏差问题及施工难度,同时钢槽道的安装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江双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易拓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