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632发布日期:2020-05-22 20:1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高建筑排烟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火灾时,受高度限制,消防多以内功为主,消防部门通过对多起火灾案例的实际研究发现,为给灭火救援提供一个较好的条件,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不延误灭火救援时机,应在楼梯间的顶部设置可破拆的固定窗以及时排除火灾烟气及热量。在设计中,超高层建筑无外墙的楼梯间对固定窗的处理方式有几种:第一种,直接取消楼梯间周边的功能房间,楼梯间顶部为外墙,直接开固定窗,此种方式的优点是直观明了,便于排热。但实际工程中,存在楼梯间布置无法实现直接对外,不能通过外墙设固定窗解决此类楼梯间设固定窗的需求。第二种,对不满足有外墙的楼梯间,做竖井转换,竖井与楼梯间顶部相连处设固定窗,竖井直通室外,此方式增加了建筑的公摊。第三种,对不满足有外墙的楼梯间,在楼梯间顶部做转换夹层,通过夹层实现固定窗的设置。此方式无公摊增加,也利于及时排除火灾烟气及热量。但实际设计过程中,固定窗设于夹层外墙侧,对于小于50m的避难层,要使用消防云梯进行固定窗的破拆,何时破拆,过早破拆对加压送风系统造成影响等存在问题。而高度大于50m的超高层避难层,由于消防云梯无法到达,无法实现固定窗的破拆工作。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第三种处理方式的固定窗设置形式进行改造,规避楼梯间固定窗无法破拆及破拆困难而无法实现及时排除火灾烟气及热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包括防烟楼梯间,还包括夹层和避难间,所述防烟楼梯间和避难间相邻,所述夹层位于避难间顶面,所述夹层与建筑体外壁设置防雨百叶窗,所述夹层与防烟楼梯间之间设置固定窗;所述夹层顶面为上层板,所述夹层底面为夹层底板,所述避难间底面为结构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窗的面积不小于1m2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百叶窗的面积≥1.67m2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窗为单面窗,单面窗具有一张玻璃,便于破除,玻璃为钢化玻璃,被敲击之后不会伤手,为了便于破碎,设计的时候中间厚度较薄,边缘较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窗的框架顶面和底面均设置固定条,其中固定条埋设在墙体内,固定条与窗户框架为同等材质,固定条的表面具有楔形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窗的框架顶面的固定条顶面设置光滑铜皮,铜皮通过钉子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窗的框架底面的固定条底面设置光滑铜皮,铜皮选用铬锆铜或者高铍铜,其耐磨性强。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排烟的能力,可以在夹持层内设置排烟机。

在固定条的上设计光滑铜皮有利于减少摩擦,在消防人员破除的时候便于整体拆除。

采用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有效的避免了避难层过高而无法破拆夹层外墙处固定窗而导致的无法有效的排除火灾烟气及热量,烟雾和热量能够通过夹层快速排烟,同时不采用竖向井道,也降低了建筑公摊,增加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窗结构示意图。

图示:1防烟楼梯间、2上层板、3固定窗、4夹层底板、5避难间、6防雨百叶窗、7夹层、8结构底板、9楔形面、10固定条、11光滑铜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包括防烟楼梯间1,还包括夹层7和避难间5,所述防烟楼梯间1和避难间5相邻,所述夹层7位于避难间顶面,所述夹层与建筑体外壁设置防雨百叶窗6,防雨百叶窗的檐口向外倾斜设计,避免雨水的侵染窗体,为了增加防锈性,窗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做,窗帘叶片上设置吸附层,起到防尘作用,所述夹层与防烟楼梯间1之间设置固定窗3;其中夹层墙体的耐火极限等同建筑墙体,固定窗应设置应满足《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3.3.11条要求:设置在楼梯间顶部,固定窗面积不小于1m2。固定窗设置在楼梯间与夹层相连的墙体上,此做法便于消防队员破拆,及时排除火灾烟气及热量。固定窗为外窗,故夹层应与室外直接相通,夹层为室外空间,但为防止鸟虫鼠进入该空间,对该空间的有效面积形成遮挡,同时兼顾防雨作用,故在夹层与室外相通处设置防雨百叶,防雨百叶考虑0.6的遮挡系统,为保证1m2的流通面积,其中防雨百叶窗≥1.67m2

前述的夹层顶面为上层板2,前述的夹层底面为夹层底板4,前述的避难间底面为结构底板8。

本设计图应根据项目实际条件,在满足固定窗≥1m2和防雨百叶窗≥1.67m2的前提下,来确定夹层走向、夹层尺寸的具体大小。

所述固定窗为单面窗,单面窗具有一张玻璃,便于拆除。

所述固定窗的框架顶面和底面均设置固定条10,其中固定条埋设在墙体内,固定条的表面具有楔形面9。

在所述固定窗3的框架顶面的固定条顶面设置光滑铜皮11。

在所述固定窗3的框架底面的固定条底面设置光滑铜皮11。

为了增加排烟的能力,可以在夹持层内设置排烟机。

在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固定窗的位置的改变,在室内可以进行破除,降低难度,同时可以通外力打破固定窗的玻璃,由于只有一面能够提高破坏效率,同时如果在需要拆除固定窗的时候,通过外力击打固定窗顶底面的固定条,由于固定条具有楔形面和光滑铜皮,在外力击打下容易加快拆除固定窗。百叶窗与外界贯通,在发生火情的时候,夹层内的气压高于外界,能够及时向外排烟和排热。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包括防烟楼梯间,其特征在于:还包夹层和避难间,所述防烟楼梯间和避难间相邻,所述夹层位于避难间顶面,所述夹层与建筑体外壁设置防雨百叶窗,所述夹层与防烟楼梯间之间设置固定窗;所述夹层顶面为上层板,所述夹层底面为夹层底板,所述避难间底面为结构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的面积不小于1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百叶窗的面积≥1.67m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为单面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的框架顶面和底面均设置固定条,其中固定条埋设在墙体内,固定条的表面具有楔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窗的框架顶面的固定条顶面设置光滑铜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窗的框架底面的固定条底面设置光滑铜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结构,包括防烟楼梯间,包夹层和避难间,所述防烟楼梯间和避难间相邻,所述夹层位于避难间顶面,所述夹层与建筑体外壁设置防雨百叶窗,所述夹层与防烟楼梯间之间设置固定窗;所述夹层顶面为上层板,所述夹层底面为夹层底板,所述避难间底面为结构顶板。采用实用新型,超高层建筑楼梯间防烟系统固定窗采用此做法后,有效的避免了避难层过高而无法破拆夹层外墙处固定窗而导致的无法有效的排除火灾烟气及热量,同时不采用竖向井道,也降低了建筑公摊,增加使用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苏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