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9168发布日期:2020-05-26 16:5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



背景技术:

正确合理设置构造柱,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震和抗震能力,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填充墙构造柱是主体结构与砌体工程完成后浇筑,传统构造柱做法是将模板制成喇叭口,作为混凝土进料口,模板拆除时存在喇叭口部位凸出的混凝土,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施工操作工艺比较困难,构造柱顶部混凝土后填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构造柱进料口的部位混凝土需要凿除,费工、费时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通过一侧的模板处预留进料口,并在进料口设置倾斜的挡板,并使用连接螺杆将挡板固定在倾斜的状态,待往模板内填充混凝土后,用连接螺杆将倾斜的挡板拉回竖直位置与挡板下的模板平齐,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包括竖向设置在构造柱预留位置两侧的模板,所述模板与墙面紧贴,模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一侧的模板顶端预留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侧的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分别固定模板及挡板的固定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一侧的模板顶端预留进料口,在进料口处设置倾斜的挡板,在挡板上设置通孔,并在另一侧的模板上设置与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在通孔与穿孔内穿设连接螺杆,并在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用于固定模板与挡板的固定件,待往模板内填充混凝土后,用连接螺杆两端连接的固定件将倾斜的挡板拉回竖直位置与挡板下的模板平齐,使浇筑后的板造柱与墙面齐平,无需剔凿进料口处凸部分的混凝土,达到构造柱端部一次成型的目的,方便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模板1、对拉螺杆2、进料口3、挡板4、连接螺杆5、固定件6、挡杆61、下料斗7、竖板71、横板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包括竖向设置在构造柱预留位置两侧的模板1,所述模板1与墙面紧贴,模板1之间间隔设置有对拉螺杆2,所述对拉螺杆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一侧的模板1顶端预留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处设置有倾斜的挡板4,所述挡板4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侧的模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杆5,所述连接螺杆5的两端均连接有分别固定模板1及挡板4的固定件6;

使用时,通过在一侧的模板1顶端预留进料口3,在进料口3处设置倾斜的挡板4,在挡板4上设置通孔,并在另一侧的模板1上设置与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在通孔与穿孔内穿设连接螺杆5,并在连接螺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用于固定模板1与挡板4的固定件6,待往模板1内填充混凝土后,用连接螺杆5两端连接的固定件6将倾斜的挡板4拉回竖直位置与挡板4下的模板1平齐,使浇筑后的板造柱与墙面齐平,无需剔凿进料口3处凸部分的混凝土,达到构造柱端部一次成型的目的,方便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所述连接螺杆5的两端固定件6均为螺栓,待往模板1内填充混凝土后,旋转挡板4侧的螺栓使螺栓压迫挡板4到竖直位置,使构造柱一体成型,防止构造柱进料口3出现凸出的混凝土。

更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所述连接螺杆5的一端为螺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61,所述挡杆61位于挡板4一侧,旋转另一侧的模板1处的螺栓,使挡杆61压迫挡板4到竖直位置,使构造柱一体成型,防止构造柱进料口3出现凸出的混凝土。

更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所述挡板4倾斜角度为45度,挡板4与模板1连接处以45度角锲合,方便填充的混凝土从挡板4处顺利地滑入到模板1内,挡板4与模板1连接处锲合,防止挡板4与模板1连接处的混凝土出现凸起,使构造柱表面平整,减少后期修整的工序。

更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所述挡板4处固定有下料斗7,所述下料斗7包括两块等边直角三角形的竖板71,所述竖板71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72,将竖板71固定在挡板4处,横板72与挡板4共同组成混凝土的溜槽,防止在填充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挡板4两侧掉落,防止混凝土浪费,节约成本,使混凝土填充更加方便,下料斗7可以重复使用。

更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所述挡板4的最高沿高于构造柱顶端的梁底,往构造柱内填充完混凝土后通过连接螺杆5的固定件6将挡板4拉回至竖直状态时,最高沿高于构造柱顶端的梁底的挡板4完全盖住进料口3,防止混凝土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附图1所示,用对拉螺杆2将墙体两侧的模板1固定在构造柱空隙处后,使用连接螺杆5穿过一侧的模板1及挡板4,使挡板4处于45度倾斜状态,然后用下料斗7固定在挡板4处,使挡板4与下料斗7的横板72共同构成混凝土的溜槽,待往构造柱内填充完混凝土后,旋转连接螺杆5上的螺栓,将挡板4拉回至竖直状态,使挡板4与挡板4下的模板1对齐,然后固定档板,使构造柱为完整的与墙面平齐的整体,无需剔凿进料口3处凸部分的混凝土,达到构造柱端部一次成型的目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包括竖向设置在构造柱预留位置两侧的模板,所述模板与墙面紧贴,模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模板顶端预留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侧的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分别固定模板及挡板的固定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固定件均为螺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为螺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位于挡板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倾斜角度为45度,挡板与模板连接处以45度角锲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处固定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包括两块等边直角三角形的竖板,所述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最高沿高于构造柱顶端的梁底。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包括竖向设置在构造柱预留位置两侧的模板,模板与墙面紧贴,模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一侧的模板顶端预留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倾斜的挡板,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侧的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通孔与所述穿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分别固定模板及挡板的固定件,待往模板内填充混凝土后,用连接螺杆两端连接的固定件将倾斜的挡板拉回竖直位置与挡板下的模板平齐,使浇筑后的板造柱与墙面齐平,无需剔凿进料口处凸部分的混凝土,达到构造柱端部一次成型的目的,方便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省时,省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张智;高峰;李修富;谭沙奇;金文渊;杨东华;李仁刚;左新勇;李琼霞;匡志国;唐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