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地砖及走廊地砖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6387发布日期:2020-07-14 16:5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地砖及走廊地砖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地砖及走廊地砖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走廊上的照明措施经常采用声控方式,但是,声控方式会打扰他人休息。此外,还有通过感应的方式进行控制,但是感应的方式具有时间限制,行人还在走廊中就自动熄灭或行人已走出光照范围还未熄灭,还具有距离限制,使得走廊中具有阴暗角落或死角,影响行人的行走,以及具有亮度限制,从而使得照明时间、光照范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地砖及走廊地砖照明系统,以解决现有走廊照明措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光地砖,包括:地砖本体以及电源;地砖本体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固定件朝向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件;活动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间隔并相对设置,活动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还设有led灯;电源的两极分别与led灯的其中一极和第一连接件电连接,led灯的另一极与第二连接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地砖在行人踩在活动件上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电性连通,从而使led灯和电源组成回路,使led灯亮。由于行人踩压发光地砖才会使led灯亮,led灯亮时间根据行人行走时间而定,不会有时间限制,led灯随时照亮行人附近的区域,在行人行走路径上不会产生阴影,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此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接触后,可以对活动件进行支撑,避免弹簧过位移而失效。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件和活动件均呈开口的盒状,并且固定件和活动件倒扣在一起,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和活动件通过倒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保护各部件。

进一步地,上述活动件倒扣在固定件的外侧,并且活动件的内侧壁与固定件的外侧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倒扣在固定件的外侧时,可以避免杂质或液体进入到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腔体中,保护电路不受损伤以及避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件远离活动件的一侧设有安装层。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层与混凝土具有很好的附着力,用于通过混凝土等将地砖本体连接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活动件的材质为透光材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材质均为电性材质。

一种走廊地砖照明系统,包括多块上述发光地砖以及走廊照明灯;走廊照明灯的其中一极分别与多块发光地砖中的第一连接件电连接,走廊照明灯的另一极分别与多块发光地砖中的第二连接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地砖与走廊照明灯进行连接,由发光地砖在行人的路径上进行照明,由走廊照明灯为走廊空间进行照明,同时,在同一走廊地砖照明系统中,踩压不同的发光地砖,都能连通走廊照明灯,避免走廊照明灯出现照明时间上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地砖根据行人的行走而定,不会产生噪音,不具有时间限制,行走路径上不会产生阴影和四角,从而满足行人的需要。此外,通过将发光地砖与走廊照明灯进行连接,使得发光地砖始终照亮行人附近区域,而相对应的走廊照明灯为常亮状态,使行人所在的走廊空间具有足够的亮度,满足行人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地砖本体;11-固定件;12-活动件;13-弹簧;14-第一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6-led灯;17-安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一极”、“另一极”、“两极”等均代表的是各电器元件的正、负极。

请参照图1,一种发光地砖,包括:地砖本体10和电源。地砖本体10包括固定件11和活动件12,固定件11和活动件12之间通过弹簧13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弹簧13的工作寿命,弹簧13采用高强度弹簧;为了使弹簧13能够均匀提供弹力,弹簧13的数量可以使多个并布满固定件11和活动件12之间的区域;电源采用房屋照明电源。

请参照图2,固定件11呈开口的盒状,其底部内壁设有由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连接件14,其底部外侧为安装侧,在固定件11的底部外壁设有安装层17。为了使安装层17与混凝土或水泥等粘性材料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安装层17的表面可以设置条纹凸起。

请参照图3,活动件12也成开口的盒状。活动件12与固定件11倒扣在一起,固定件11伸入到活动件12的内部形成腔体,固定件11的外侧壁与活动件12的内侧壁接触并使固定件11与活动件12之间能够滑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活动件12与固定件11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活动件12伸入到固定件11的内部。

活动件12的底部内壁,即活动件12的底部朝向固定件11的一侧,设有由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二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5与第一连接件14相对并间隔设置,在压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能够接触,传递电能。第一连接件14与第二连接件15接触后,还能对活动件12起到支撑作用,并对弹簧13起到保护作用,为了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的数量还可以是多对,但是只有一对与电源连通。

活动件12的底部内壁还设有多个led灯16,接通电路后,led灯16为行人踩踏区域进行照明。

电源的两极分别与led灯16的其中一极和第一连接件14电连接,led灯16的另一极与第二连接件15电连接。行人踩踏到相应的发光地砖上时,第一连接件14与第二连接件15接触,led灯16亮;行人离开发光地砖,弹簧13反弹,第一连接件14与第二连接件15分离,led灯16熄灭。

一种走廊地砖照明系统,包括多块发光地砖以及走廊照明灯;走廊照明灯的其中一极分别与多块发光地砖中的第二连接件15电连接,所述走廊照明灯的另一极分别与电源电连接。走廊地砖照明系统中的电源与发光地砖中的电源为同一电源,行人在踩踏同一走廊地砖照明系统中的多个地砖本体10时,走廊照明灯均可发光,并且行人在行走过程中,始终会踩踏一块或两块发光地砖,从而实现走廊照明灯的常量,满足行人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砖本体(10)以及电源;所述地砖本体(10)包括固定件(11)和活动件(12),所述固定件(11)和所述活动件(12)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所述固定件(11)朝向所述活动件(12)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件(14);所述活动件(12)朝向所述固定件(1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15),所述第二连接件(15)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4)间隔并相对设置,所述活动件(12)朝向所述固定件(11)的一侧还设有led灯(16);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所述led灯(16)的其中一极和第一连接件(14)电连接,所述led灯(16)的另一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和所述活动件(12)均呈开口的盒状,并且所述固定件(11)和所述活动件(12)倒扣在一起,所述固定件(11)和活动件(12)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12)倒扣在所述固定件(11)的外侧,并且所述活动件(12)的内侧壁与所述固定件(11)的外侧壁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远离所述活动件(12)的一侧设有安装层(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12)的材质为透光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的材质均为电性材质。

7.一种走廊地砖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地砖以及走廊照明灯;所述走廊照明灯的其中一极分别与多块发光地砖中的第二连接件(15)电连接,所述走廊照明灯的另一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地砖及走廊地砖照明系统,属于照明技术领域。一种发光地砖,包括:地砖本体以及电源;地砖本体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固定件朝向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件;活动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间隔并相对设置,活动件朝向固定件的一侧还设有LED灯;电源的两极分别与LED灯的其中一极和第一连接件电连接,LED灯的另一极与第二连接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地砖根据行人的行走而定,不会产生噪音,不具有时间限制,行走路径上不会产生阴影和四角,从而满足行人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万芸杉;陈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