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5375发布日期:2020-10-02 08:1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作业属于有限空间高处作业,需要搭设临时平台为工人提供作业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电梯井井壁上预埋套管,后期再用钢管穿入套管中搭设钢管支架,上面铺设脚手板构成临时作业平台。这种方法存在预留套管的定位准确性要求较高、安拆不方便、整体刚度稳定性不易保证等缺点。此外考虑到施工安全等因素,需要对电梯轿厢门洞和电梯井内分别进行临边防护和水平防护,从而减少坠落风险,提高施工安全系数,传统的电梯井防护方法大多采用在电梯井轿厢门口设置钢管(或定型化防护门),此种防护整体刚度较小,且易被拆除破坏。而电梯井内设置水平防护通常采用在钢管上挂设兜网或铺设废旧模板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存在安拆不便的缺点,且无法实现标准化施工,达不到绿色文明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要解决现有技术整体刚度较小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周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顶部支撑平台,设于顶部支撑平台上的吊装单眼,以及设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和顶部支撑平台之间可伸缩斜向支撑;所述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包括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和设于两竖向可伸缩支撑之间的防护栅栏板;所述可伸缩斜向支撑下部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固定的端部设有平直段,所述平直段放置在轿厢门洞处的混凝土板上;所述顶部支撑平台包括由四根边框杆件固定形成的井字形框架、支撑在井字形框架内的内部支撑杆和铺设在井字形框架上的模板或防坠落安全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斜向支撑和竖向可伸缩支撑均包括外管和插接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和/或内管上均匀间隔设有对穿螺眼,插销同时插入内管和外管的对穿螺眼内将内管和外管同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井字形框架的四根边框杆件的端部均为可伸缩杆,且所述井字形框架的边沿设有附加可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栅栏板包括设于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之间的两根水平支撑和设于两根水平支撑之间的竖向支撑,相邻所述竖向支撑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

此外,所述防护栅栏板尺寸与轿厢门洞的尺寸相适应。

更加优选地,所述吊装单眼包括分别设于井字形框架四个连接节点处的四个吊装单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标准化的电梯井内操作、防护平台,将电梯井内高处作业平台、电梯井内水平防护和电梯井轿厢门洞临边防护集约在一个平台上,本平台可卡固到电梯井内且尺寸可调,借助塔吊吊装可做到周转便捷、安拆简单、安全牢固、适应性强,有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绿色文明施工水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水平,实现精致建造的目的。

本平台适用于电梯井内等狭小空间高处作业,吊装周转便捷、安装简便稳固,解决了传统电梯井内作业平台安拆困难、整体稳固性差、安全隐患大等技术难题,在为工人提供作业面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是一种可周转利用、尺寸可调、自动卡固的集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功能的设备装置,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2-顶部支撑平台;21-井字形框架;22-内部支撑杆;23-附加可伸缩杆;3-可伸缩斜向支撑;31-平直段;4-混凝土板;5-吊装单眼;6-防护栅栏板;61-水平支撑;62-竖向支撑;7-轿厢门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

本技术: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1,顶部支撑平台2,设于顶部支撑平台2上的吊装单眼5,以及设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和顶部支撑平台之间可伸缩斜向支撑3;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包括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11和设于两竖向可伸缩支撑11之间的防护栅栏板6;可伸缩斜向支撑3下部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1固定的端部设有平直段31,如图2所示,平直段31放置在轿厢门洞7处的混凝土板4上;顶部支撑平台2包括由四根边框杆件固定形成的井字形框架21、支撑在井字形框架21内的内部支撑杆22和铺设在井字形框架21上的模板或防坠落安全网。

可伸缩斜向支撑3和竖向可伸缩支撑11均包括外管和插接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和/或内管上均匀间隔设有对穿螺眼,插销同时插入内管和外管的对穿螺眼内将内管和外管同时固定。

井字形框架21的四根边框杆件的端部均为可伸缩杆,且井字形框架21的边沿设有附加可伸缩杆23,可伸缩杆和可伸缩杆23。

防护栅栏板6包括设于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11之间的两根水平支撑61和设于两根水平支撑61之间的竖向支撑62,相邻竖向支撑62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防护栅栏板6尺寸与轿厢门洞7的尺寸相适应,吊装单眼5包括分别设于井字形框架21四个连接节点处的四个吊装单眼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1),顶部支撑平台(2),设于顶部支撑平台(2)上的吊装单眼(5),以及设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和顶部支撑平台之间可伸缩斜向支撑(3);所述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包括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11)和设于两竖向可伸缩支撑(11)之间的防护栅栏板(6);所述可伸缩斜向支撑(3)下部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1)固定的端部设有平直段(31),所述平直段(31)放置在轿厢门洞(7)处的混凝土板(4)上;所述顶部支撑平台(2)包括由四根边框杆件固定形成的井字形框架(21)、支撑在井字形框架(21)内的内部支撑杆(22)和铺设在井字形框架(21)上的模板或防坠落安全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斜向支撑(3)和竖向可伸缩支撑(11)均包括外管和插接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和/或内管上均匀间隔设有对穿螺眼,插销同时插入内管和外管的对穿螺眼内将内管和外管同时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字形框架(21)的四根边框杆件的端部均为可伸缩杆,且所述井字形框架(21)的边沿设有附加可伸缩杆(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栅栏板(6)包括设于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11)之间的两根水平支撑(61)和设于两根水平支撑(61)之间的竖向支撑(62),相邻所述竖向支撑(62)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栅栏板(6)尺寸与轿厢门洞(7)的尺寸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单眼(5)包括分别设于井字形框架(21)四个连接节点处的四个吊装单眼(5)。


技术总结
一种自卡式电梯井内作业防护平台,包括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顶部支撑平台,设于顶部支撑平台上的吊装单眼,以及设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和顶部支撑平台之间可伸缩斜向支撑;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包括两根竖向可伸缩支撑和设于两竖向可伸缩支撑之间的防护栅栏板;可伸缩斜向支撑下部与立向轿厢门防护结构固定的端部设有平直段;顶部支撑平台包括由四根边框杆件固定形成的井字形框架、支撑在井字形框架内的内部支撑杆和铺设在井字形框架上的模板或防坠落安全网。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电梯井内作业平台安拆困难、整体稳固性差、安全隐患大等技术难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水平,实现精致建造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颜丙强;李纪忠;刘玉泽;邱文春;魏宗强;王晓波;李君慧;张伟;周龙;段会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宏大置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