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9267发布日期:2020-10-30 21:5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铁塔,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用户不断增加,输电线路也不断增加,现有输电线路走廊占地面积也随之大幅增加,而土地面积有限,使得建设输电线路走廊用地日益紧张,特别是,建设跨越大江、大河段输电线路大跨越走廊用地尤为紧张,成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

现有频繁出现的500kv线路与220kv线路混压共用大跨越输电线路走廊、在大跨越线路两侧一般线路须分开走线,线路需要分支,占地面积相当大,给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增加了相当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大的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包括塔头和塔身,所述塔头包括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的500kv塔头ⅰ和220kv塔头ⅱ,塔头ⅰ呈“工”字型结构,塔头ⅱ呈“伞”型结构,塔头上设有地线挂点、导线挂点、跳线挂点。

进一步,所述塔头ⅰ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地线挂点和右侧地线挂点,顶部的右侧还设有中相跳线挂点;塔头ⅰ底部的左侧设有左侧导线挂点和左侧跳线挂点,右侧设有右侧导线挂点和右侧跳线挂点,塔头ⅰ中部设有中相导线挂点。

进一步,所述塔头ⅱ左右两侧设有四层挂点,第一层挂点为左侧分支地线挂点和右侧分支地线挂点,第二层为左回路上相导线挂点、左侧上跳线挂点、右侧上导线挂点和右侧上跳线挂点,第三层挂点为左侧中导线挂点、左侧中跳线挂点、右侧中导线挂点和右侧中跳线挂点,第四层挂点为左侧下导线挂点、左侧下跳线挂点、右侧下导线挂点和右侧下跳线挂点。

进一步,所述塔头ⅱ两侧挂点的导线线路呈上、中、下垂直布置。

进一步,所述塔头和塔身的材质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建设大跨越线路,可以大幅减少占地面积,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大,可以大幅节约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500kv塔头ⅰ,11-左侧地线挂点,12-右侧地线挂点,13-左边相导线挂点,131-左边相跳线挂点,14-右边相导线挂点,141-右边相跳线挂点,15-中相导线挂点,151-中相跳线挂点。2-220kv塔头ⅱ,21-左侧分支地线挂点,22-右侧分支地线挂点,23-左回路上相导线挂点,231-左回路上相跳线挂点,24-左回路中相导线挂点,241-左回路中相跳线挂点,25-左回路下相导线挂点,251-左回路下相跳线挂点,26-右回路上相导线挂点,261-右回路上相跳线挂点,27-右回路中相导线挂点,271-右回路中相跳线挂点,28-右回路下相导线挂点,281-右回路下相跳线挂点,3-塔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包括塔头和塔身3,塔头包括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的500kv塔头ⅰ1和220kv塔头ⅱ2,塔头ⅰ1呈“工”字型结构,塔头ⅱ2呈“伞”型结构,塔头上设有地线挂点、导线挂点、跳线挂点,为了便于区分,将塔头ⅰ1、塔头ⅱ2的两侧区域分为左侧和右侧。

塔头ⅰ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地线挂点11和右侧地线挂点12,用于挂设地线,顶部的右侧还设有中相跳线挂点151;塔头ⅰ1底部的左侧设有左侧导线挂点13和左侧跳线挂点131,右侧设有右侧导线挂点14和右侧跳线挂点141,塔头ⅰ1中部设有中相导线挂点15。

左侧导线挂点13挂设左边相导线,左侧跳线挂点131挂设左边相跳线,左边相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右侧导线挂点14挂设右边相导线,右侧跳线挂点141挂设右边相跳线,右边相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中相导线挂点15挂设中相导线,中相跳线挂点151挂设中相跳线,中相跳线通过塔身侧面绕行跳通。三相导线呈“三角形”布置,塔头呈现“工”字型。

塔头ⅱ2左右两侧设有四层挂点,第一层挂点为左侧分支地线挂点21和右侧分支地线挂点22,第二层为左回路上相导线挂点23、左侧上跳线挂点231、右侧上导线挂点26和右侧上跳线挂点261,第三层挂点为左侧中导线挂点24、左侧中跳线挂点241、右侧中导线挂点27和右侧中跳线挂点271,第四层挂点为左侧下导线挂点25、左侧下跳线挂点251、右侧下导线挂点28和右侧下跳线挂点281。

左侧上导线挂点23挂设左回路上相导线,左侧上跳线挂点231挂设左回路上跳线,左回路上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左侧中导线挂点24挂设左回路中相导线,左侧中跳线挂点241挂设左回路中跳线,左回路中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左侧下导线挂点25挂设左回路下相导线,左侧下跳线挂点251挂设左回路下跳线,左回路下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右侧上导线挂点26挂设右回路上相导线,右侧上跳线挂点261挂设右回路上跳线,右回路上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右侧中导线挂点27挂设右回路中相导线,右侧中跳线挂点271挂设右回路中跳线,右回路中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右侧下导线挂点28挂设右回路下相导线,右侧下跳线挂点281挂设右回路下跳线,右回路下跳线通过横向下方直接跳通,每回线路呈上、中、下垂直布置,两回路各布置在铁塔的两侧,塔头呈现“伞”型布置。

塔头ⅰ1、塔头ⅱ2、塔身3整体呈现“非”字型结构,其材质均为钢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图中:1-500kv塔头ⅰ,11-左侧地线挂点,12-右侧地线挂点,13-左边相导线挂点,131-左边相跳线挂点,14-右边相导线挂点,141-右边相跳线挂点,15-中相导线挂点,151-中相跳线挂点。2-220kv塔头ⅱ,21-左侧分支地线挂点,22-右侧分支地线挂点,23-左回路上相导线挂点,231-左回路上相跳线挂点,24-左回路中相导线挂点,241-左回路中相跳线挂点,25-左回路下相导线挂点,251-左回路下相跳线挂点,26-右回路上相导线挂点,261-右回路上相跳线挂点,27-右回路中相导线挂点,271-右回路中相跳线挂点,28-右回路下相导线挂点,281-右回路下相跳线挂点,3-塔身。



技术特征:

1.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包括塔头和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包括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的500kv塔头ⅰ和220kv塔头ⅱ,塔头ⅰ呈“工”字型结构,塔头ⅱ呈“伞”型结构,塔头上设有地线挂点、导线挂点、跳线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ⅰ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地线挂点和右侧地线挂点,顶部的右侧还设有中相跳线挂点;塔头ⅰ底部的左侧设有左侧导线挂点和左侧跳线挂点,右侧设有右侧导线挂点和右侧跳线挂点,塔头ⅰ中部设有中相导线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ⅱ左右两侧设有四层挂点,第一层挂点为左侧分支地线挂点和右侧分支地线挂点,第二层为左回路上相导线挂点、左侧上跳线挂点、右侧上导线挂点和右侧上跳线挂点,第三层挂点为左侧中导线挂点、左侧中跳线挂点、右侧中导线挂点和右侧中跳线挂点,第四层挂点为左侧下导线挂点、左侧下跳线挂点、右侧下导线挂点和右侧下跳线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ⅱ两侧挂点的导线线路呈上、中、下垂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头和塔身的材质为钢管。


技术总结
单回500kV与双回220kV混压大跨越终端分支塔,包括塔头和塔身,所述塔头包括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的500kV塔头Ⅰ和220kV塔头Ⅱ,塔头Ⅰ呈“工”字型结构,塔头Ⅱ呈“伞”型结构,塔头上设有地线挂点、导线挂点、跳线挂点。利用本实用新型建设大跨越输电线路,可以大幅减少占地面积,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大,大幅节约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梁盼望;唐春林;杨力;徐志鸿;李辉;何兰宽;胡蓉;杜海强;徐明鸣;李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