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6507发布日期:2020-09-18 18:4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门架,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



背景技术:

由于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近年来陆上风电有了大规模的开发,但其具有许多缺点和限制条件,因此海上风力发电以其独特优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开发海上风电中,桩基础的设计是海上风电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重力式基础、单桩基础、多柱基础及吸力式基础等,其中单桩基础是指单根钢管桩基础,其结构特点是施工方便快捷,经济性好,获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海上风电规模化的开发,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5mw、6mw、8mw甚至更大容量的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成功并逐步投入应用,采用传统的单桩型式,桩的直径和壁厚在显著增加,其直径甚至达到10米以上,为了满足不同直径单桩基础外环缝的焊接工作,需向专业设备生产厂商订购具有升降机构的焊接平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支柱以及安装于支柱上的工作平台,所述支柱由第三节支柱、第二节支柱、第一节支柱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一侧支柱上设有直梯,直梯上设有护笼,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遮雨工作棚,所述工作平台底部在遮雨工作棚下面设有升降吊笼,升降吊笼通过手拉葫芦与遮雨工作棚的横梁连接,所述支柱上的工作平台前后两侧通过缆风绳固定于地面。

所述缆风绳为钢丝绳,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适用于不同直径风电单桩基础的外环缝焊接,覆盖范围广,通用性好,避免了重复制作焊接门架,也避免了高成本向专业设备生产商购买具有升降机构的焊接平台,节省成本,减少后期风电单桩基础的建造成本,更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图。

其中:1、支柱;2、第三节支柱;3、第二节支柱;4、第一节支柱;5、直梯;6、工作平台;7、遮雨工作棚;8、升降吊笼;9、手拉葫芦;10、缆风绳;11、护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包括两侧支柱1以及安装于支柱1上的工作平台6,支柱1由第三节支柱2、第二节支柱3、第一节支柱4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一侧支柱1上设有直梯5,直梯5上设有护笼11,工作平台6上设有遮雨工作棚7,工作平台6底部在遮雨工作棚7下面设有升降吊笼8,升降吊笼8通过手拉葫芦9与遮雨工作棚7的横梁连接,支柱1上的工作平台6前后两侧通过缆风绳10固定于地面。

缆风绳10为钢丝绳,缆风绳10与地面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风电单桩基础的直径大小,调节升降吊笼上的两个手拉葫芦使升降吊笼上升或下降,以满足外环缝的焊接施工;如焊接门架工作平台与单桩基础外环缝的高差较大,通过增加或减少三节支柱,使焊接门架整体高度升高或降低,使本焊接门架适用于ø4~ø10m单桩基础外环缝的焊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直径风电单桩基础的外环缝焊接,覆盖范围广,通用性好,避免了重复制作焊接门架,也避免了高成本向专业设备生产商购买具有升降机构的焊接平台,节省成本,减少后期风电单桩基础的建造成本,更经济实惠。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支柱以及安装于支柱上的工作平台,所述支柱由第三节支柱、第二节支柱、第一节支柱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一侧支柱上设有直梯,直梯上设有护笼,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遮雨工作棚,所述工作平台底部在遮雨工作棚下面设有升降吊笼,升降吊笼通过手拉葫芦与遮雨工作棚的横梁连接,所述支柱上的工作平台前后两侧通过缆风绳固定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缆风绳为钢丝绳,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为6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环缝焊接门架,包括两侧支柱以及安装于支柱上的工作平台,支柱由第三节支柱、第二节支柱、第一节支柱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一侧支柱上设有直梯,直梯上设有护笼,工作平台上设有遮雨工作棚,工作平台底部在遮雨工作棚下面设有升降吊笼,升降吊笼通过手拉葫芦与遮雨工作棚的横梁连接,支柱上的工作平台前后两侧通过缆风绳固定于地面,缆风绳为钢丝绳,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为6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直径风电单桩基础的外环缝焊接,覆盖范围广,通用性好,避免了重复制作焊接门架,也避免了高成本向专业设备生产商购买具有升降机构的焊接平台,节省成本,减少后期风电单桩基础的建造成本,更经济实惠。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松;邓才荣;李小波;丁善东;邵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