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0982发布日期:2020-08-25 18:4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20985622.8,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包括多根平行竖立的立柱和多根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立柱连接的横梁,所述立柱的侧面与横梁接触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横梁的端部对应所述插槽设置有插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插块固定在所述插槽内的固定件。

该专利的立柱上设有水平的插槽,横梁的端部设有水平的插块,将横梁两端的插块插入两端立柱的插槽即可完成横梁的安装。但是,众所周知,钢结构建筑施工时,需首先安装固定各立柱,在立柱施工结束后才能进行横梁的安装作业。若采用上述方案,将横梁一端的插块插入插槽后,由于另一端立柱位置固定,导致横梁另一端的插块将无法插入插槽,因而无法进行施工作业。若采用先固定一个立柱,将横梁一端安装后再安装另一立柱的施工方案,则需将横梁吊起,或者架设钢架支撑,然后再将另一立柱吊起对准安装。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而且横梁容易掉落,施工风险较高。

此外,该结构在安装完成后,也难以进行拆卸,导致钢材无法拆卸回收再建造,不利于资源循环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装配式钢结构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也无法拆卸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包括竖直固定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四周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梁,所述横梁与立柱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件;

所述连接固定件包括t字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竖直设置并通过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前端形成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顶端低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导向座上开设有竖直的t字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导向座;

所述横梁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竖直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可插入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放置于支撑板上,横梁与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横梁与支撑板的接触长度不小于支撑板长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固定于支撑板上时,导向块的底端从导向槽底部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额底部还焊接固定有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钢结构建造时,可先建造立柱,再在两立柱之间吊装横梁,横梁底部的导向块可插入导向槽中,从而限制横梁的位置,最后在横梁与支撑板之间安装螺栓固定,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便于现场施工;该建筑也便于拆卸,将横梁与支撑板之间安装螺栓拧下,使用吊装设备即可将横梁拆下,拆除后的部件结构完好,可异地重新搭建使用,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建造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支撑块,31-支撑板,32-肋板,4-导向座,5-导向槽,6-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包括若干竖直固定的立柱1,相邻两立柱1之间连接有水平的横梁2,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柱1和横梁2均采用工字钢。

横梁2与立柱1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件,连接固定件包括t字形的支撑块3,支撑块3包括竖直段和平直段,平直段的下方与竖直段之间焊接固定有两条肋板32,平直段形成水平的支撑板31。支撑块3的竖直段通过螺栓与立柱1固定连接,支撑板31的前端焊接固定有导向座4,导向座4的顶端低于支撑板31的上表面1~5cm,导向座4上开设有竖直的t字形导向槽5,且该导向槽5贯穿导向座4。

横梁2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竖直的导向块6,且导向块6呈t字形,导向块6可插入导向槽5中,并与导向槽5间隙配合连接。将横梁2固定于支撑板31上时,导向块6的底端从导向槽5底部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建造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图纸在工厂截取焊接所需长度的立柱1和横梁2,根据图纸要求在立柱1安装横梁2的位置处钻孔,并安装连接固定件。根据图纸要求位于建筑侧边处的立柱1安装2个连接固定件,位于中心交叉处的立柱1安装四个连接固定件。

然后在横梁2底部的两端处焊接固定导向板,保证两导向板的距离等于两立柱1之间导向槽5的距离。然后在横梁2位于导向板之后位置钻孔,并在支撑板31上钻相应的孔,导向板插入导向槽5中时,横梁2上的孔与支撑板31上的孔相正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固定的立柱(1),所述立柱(1)的四周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梁(2),所述横梁(2)与立柱(1)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件;

所述连接固定件包括t字形的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竖直设置并通过螺栓与立柱(1)固定连接,支撑块(3)的前端形成水平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4),所述导向座(4)的顶端低于支撑板(31)的上表面,导向座(4)上开设有竖直的t字形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贯穿导向座(4);

所述横梁(2)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竖直的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可插入导向槽(5)中,并与导向槽(5)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放置于支撑板(31)上,横梁(2)与支撑板(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横梁(2)与支撑板(31)的接触长度不小于支撑板(31)长度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固定于支撑板(31)上时,导向块(6)的底端从导向槽(5)底部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6)与导向槽(5)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额底部还焊接固定有肋板(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包括竖直固定的立柱,立柱的四周连接有若干水平的横梁,横梁与立柱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件;连接固定件包括T字形的支撑块,支撑块竖直设置并通过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前端形成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导向座的顶端低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导向座上开设有竖直的T字形导向槽,导向槽贯穿导向座;横梁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竖直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可插入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槽配合连接。该结构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便于现场施工,该建筑也便于拆卸,将横梁与支撑板之间安装螺栓拧下,可异地重新搭建使用,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建造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蔡启发;梁升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白银庆祥钢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