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591发布日期:2020-09-04 12:5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管与埋件直接焊接的形式。在对埋件进行预埋安装时,可能会由于设计不合理而使埋件高度达不到指定标高,与指定标高之间产生较大的负偏差。在此情况下,如果直接对管和埋件进行焊接,就会因负偏差较大而产生焊料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节点连接形式来调整和弥补这种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从而避免安装管时由于负偏差产生的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其中,内衬管置于待安装的外管的内部,外管壁上等高度处均匀分布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孔,孔的长度大于预安装的埋件的负偏差,孔的最低位置低于内衬管高度与负偏差的差值,调节装置穿过外管壁上的孔连接到内衬管上,调节装置的调节行程大于负偏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当埋件在安装时产生负偏差后,可以通过调节板调节内衬管伸出外管的长度来将外管安装在指定标高处,避免因外管与埋件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材料和人力的浪费。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为多个规格相同的调节板。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焊接到内衬管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管与埋件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管与埋件连接的透视图。

图3是内衬管和调节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外管1,埋件板2,调节板3,锚固钢筋4,内衬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3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埋件板2的四个角安装在锚固钢筋4上。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其他问题,可能导致埋件板2产生负偏差,在本实施例中,该负偏差为20mm。如果将外管1直接按标高进行安装,则需要填补外管1与埋件2之间20mm的焊缝,需要耗费较多的焊接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将内衬管5置于外管1中。自外管1底部向上30mm处,将外管1按照90度间隔四等分,分别开设宽度为25mm,长度为70mm的四个孔。调节板3穿过外管1壁上的四个孔,从而被焊接到内衬管5上,调节板3位于孔的中央位置,通过调节板3将内衬管5向下调节,使其伸出外管1的长度达20mm,就可以填补埋件板2产生的负偏差。将内衬管3与埋件板2直接焊接固定,并将内衬管3作为焊接时的衬板与外管1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可实现外管1按照标高进行安装。

采用本实用新型,弥补了预埋件安装时产生的负偏差,节省了管安装时由于与埋件板间隙过大而产生的材料和人工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衬管置于待安装的外管的内部,外管壁上等高度处均匀分布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孔,孔的长度大于预安装的埋件的负偏差,孔的最低位置低于内衬管高度与负偏差的差值,调节装置穿过外管壁上的孔连接到内衬管上,调节装置的调节行程大于负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为多个规格相同的调节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焊接到内衬管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整和弥补埋件安装负偏差的结构。将内衬管置于待安装的外管的内部,外管壁上等高度处均匀分布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孔,孔的长度大于预安装的埋件的负偏差,孔的最低位置低于内衬管高度与负偏差的差值,调节装置穿过外管壁上的孔连接到内衬管上,调节装置的调节行程大于负偏差。采用本实用新型,弥补了预埋件安装时产生的负偏差,节省了管安装时由于与埋件板间隙过大而产生的材料和人工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裴云龙;吴海全;王春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