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1821发布日期:2020-10-09 18:4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指一种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建造技术,具有可避免未来重复装修,长寿命、免维护、节能环保的优势,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梁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的搭接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由于预制构件和铝合金模板精准度要求比传统木模板现浇工艺高,导致搭接位置很难精准就位,吊装过程耗时长,质量难以保障;此外,叠合梁板施工中,在现浇层中包括面层钢筋和预埋水电管线,很容易造成现浇层超厚或现浇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重点位置为预制板和预制梁搭接处,该处拼缝钢筋、板付筋、梁箍筋、梁纵筋交错搭接,预埋水电管线无法从面层钢筋下穿过,而从钢筋上穿过则超出60mm的现浇层厚度,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能快速精准定位;使水电管线可以顺利排布,控制现浇层混凝土厚度,省工省料的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包括预制梁、预制楼板、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预制梁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二排纵筋及箍筋,预制梁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预制楼板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钢筋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侧面,预制楼板与预制梁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预制楼板顶面设有现浇层,现浇层内预埋水电管线及面筋层。

进一步的,直角企口长度15mm,宽度5mm。

进一步的,斜边企口斜边长120mm。

进一步的,预制楼板厚度60mm,现浇层厚度60mm或9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预制梁的两端设置直角企口,使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能快速精准定位,预制梁和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契合度大大提高,加快施工工人的吊装速度,提升吊装效率,保障了施工质量;通过对预制楼板搭接边设置斜边企口,使水电管线埋设到预制楼板与预制梁搭接的位置可以从面筋层下面顺利排布,保证叠合层施工质量,控制现浇层混凝土厚度,省工省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梁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楼板和预制梁搭接、水电管线埋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包括预制梁1、预制楼板2、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预制梁1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11、二排纵筋12及箍筋13,预制梁1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14;预制楼板2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21,钢筋21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2侧面,预制楼板2与预制梁1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22,预制楼板2顶面设有现浇层4,现浇层4内预埋水电管41线及面筋层42,直角企口14长度15mm,宽度5mm,斜边企口22斜边长120mm,预制楼板2厚度60mm,现浇层4厚度60mm。

预制梁与现浇墙柱搭接长度有15mm,即预制梁在吊装时两侧梁端需伸入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内15mm,在未做直角企口优化处理之前无法保证每次吊装时预制梁梁端都能顺利伸入铝合金模板柱头开口内(安装时易出现预制梁卡在铝合金模板柱头开口处),每次吊装时需要使用卷尺对搭接长度进行控制,并左右调节预制梁位置,施工效率低下,吊装操作过程繁琐,在预制梁两端设置直角企口后,预制梁可以达到吊装一次精准就位,与铝模现浇体系完美契合,省去了吊装时预制梁位置调整的工序,工人操作省时省力。

预制梁与预制楼板搭接位置预制梁的一排筋和二排筋使得现浇层预埋水电线管无法在60mm现浇层内面筋层下通过,从面筋层上通过则会导致现浇层混凝土超厚,水电线管从钢筋中强行穿过易造成线管破损且无法保障钢筋的绑扎质量,工人施工难度大,费时费工,对预制楼板搭接边设置120mm斜边企口,使水电管线可以顺利从预制梁与预制楼板搭接位置的面筋层下面排布,现浇层混凝土厚度不会超厚,省工省料。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梁(1)、预制楼板(2)、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预制梁(1)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11)、二排纵筋(12)及箍筋(13),所述预制梁(1)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3)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14);所述预制楼板(2)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21),钢筋(21)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2)侧面,所述预制楼板(2)与预制梁(1)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22),预制楼板(2)顶面设有现浇层(4),现浇层(4)内预埋水电管(41)线及面筋层(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企口(14)长度15mm,宽度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企口(22)斜边长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2)厚度60mm,现浇层(4)厚度60mm或90mm。


技术总结
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结构,包括预制梁、预制楼板、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预制梁包括砼梁及一排纵筋、二排纵筋及箍筋,预制梁的两端与现浇墙柱的铝合金模板搭接位置设有通长的直角企口;预制楼板包括砼板及预埋在砼板内的钢筋,钢筋向外延伸出预制楼板侧面,预制楼板与预制梁搭接的侧边设置斜边企口,预制楼板顶面设有现浇层,现浇层内预埋水电管线及面筋层,预制梁的两端设置直角企口,使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能快速精准定位,加快吊装速度,提升吊装效率,保障了施工质量;通过对预制楼板搭接边设置斜边企口,使水电管线埋设到预制楼板与预制梁搭接的位置可以从面筋层下面顺利排布,保证叠合层施工质量,控制现浇层混凝土厚度,省工省料。

技术研发人员:邱秉达;李伟军;李云锋;李星;高强;薛溪沁;马楚城;叶举聪;杨子民;刘树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