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8727发布日期:2020-06-16 20:3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方向,其以龙骨架与墙板为主要构件,通过将墙板固定至龙骨架完成主体结构的拼装,以其组装方便、轻量化的特征逐渐取得市场青睐。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其需要现场施工,骨架结构拼装复杂,施工费时,对于小型临时性建筑而言,其拆装便利性差,且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及组装方便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其包括顶部单元、底部框架、第一侧部单元以及第二侧部单元;

所述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由若干骨架组件构成,每组所述骨架组件均包括顶部单元、底部框架及置于两者之间的第一侧部单元,且至少一个所述骨架组件包括所述第二侧部单元;

每个所述骨架组件均可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部单元由两个侧部组件构成,两个所述侧部组件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单元的中部;且所述第一侧部单元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顶部单元与所述底部框架上;带有所述第二侧部单元的骨架组件中,所述第二侧部单元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单元、侧部组件及所述第二侧部单元均由骨架模块拼接固定而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连接部;所述顶部单元与所述侧部组件之间、两个所述侧部组件之间、所述侧部组件与所述底部框架之间、所述第二侧部单元与所述顶部单元之间均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一种装配式建筑,其包括上述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通过设置可折叠的骨架组件,用户可在工厂完成骨架组件的组装,并将组装完成的骨架组件折叠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施工,运输方便且组装效率高,适用于作为工地工人宿舍、方舱等小型临时性建筑的骨架,拆装迅速,便捷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的结构图;

附图2为处于展开状态的骨架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3为处于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的骨架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4为处于折叠状态的骨架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5为附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6为侧部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7为骨架模块的结构图;

附图8为转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时固定件的第一状态图;

附图9为转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时固定件的第二状态图;

附图10为转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固定件的第一状态图;

附图11为转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固定件的第二状态图。

图中:100-骨架组件;10-骨架模块;101-凸出部;102-凹槽部;103-连接孔;1-顶部单元;2-底部框架;3-固定件;31-固定件座;311-配合部;312-止推部;313-凸台部;314-凹槽部;315-平面部;316-斜面部;317-限位槽口;32-转动轴;33-限位件;331-限位角;34-导杆;35-推动柄;36-扭簧;37-限位销;38-手柄;381-导滑槽;4-第二侧部单元;5-转动连接部;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铰链;6-第一侧部单元;61-侧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其包括顶部单元1、底部框架2、第一侧部单元6以及第二侧部单元4;

所述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由若干骨架组件100构成,如附图2所示,每组所述骨架组件100均包括顶部单元1、底部框架2及置于两者之间的第一侧部单元6,且至少一个所述骨架组件包括所述第二侧部单元4;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由两组骨架组件100构成,两组骨架组件100都具备一个第二侧部单元4、一个顶部单元1、一个底部框架2及两个第一侧部单元6。每个所述骨架组件100均可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间切换。如此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骨架组件100搭建骨架结构,同时可减少单个骨架组件100的大小,方便折叠运输,提高整个骨架结构的运输方便性。

所述第一侧部单元6由两个侧部组件61构成,两个所述侧部组件61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单元6的中部;且所述第一侧部单元6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顶部单元1与所述底部框架2上;带有所述第二侧部单元4的骨架组件100中,所述第二侧部单元4的上端。

如附图2所示,骨架组件100处于展开状态时,顶部单元1、底部框架2及两个第一侧部单元6四者构成框体,且第二侧部单元4(当骨架组件100存在第二侧部单元4时)安装在框体的端部;如附图4所示,骨架组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侧部单元6的两个侧部组件61、顶部单元1及底部框架2叠放在一起,且两个侧部组件61均置于顶部单元1与底部框架2之间,且第二侧部单元4(当骨架组件100存在第二侧部单元4时)翻转至顶部单元1的上侧并叠放在顶部单元1的上端,即折叠状态下,从上而下看,依次为:第二侧部单元4、顶部单元1、两层侧部组件61以及底部框架2,各层平行设置。

当需要将骨架组件100折叠时,首先将第二侧部单元4翻转至顶部单元1的上侧,再将第一侧部单元6折叠,其状态如附图3所示。

上述顶部单元1、侧部组件61及所述第二侧部单元4均由骨架模块10拼接固定而成,侧部组件61的结构如附图6所示。

如附图7所示,骨架模块10呈方形,其每对相对的两个侧边中,有一侧边上具备凸出部101,另一所述侧边上具备凹槽部102;相邻的两个骨架模块10中,其中一所述骨架模块10的凸出部101嵌入在另一所述骨架模块10的凹槽部102内。所述骨架模块10的凸出部101与凹槽部102上均具备连接孔103,相配合的所述凸出部101与凹槽部102的连接孔103对齐设置,所述固定件3通过所述连接孔将相邻两个所述骨架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103为方形孔,对于被固定件3连接的两个骨架模块10,其中一个骨架模块10的凸出部101嵌入另一个骨架模块10的凹槽部102,且两者上的连接孔103对齐。如附图8-11所示,所述固定件3包括固定件座31,固定件座31包括外轮廓与所述连接孔103的形状契合的配合部311(使用时,配合部311穿过凸出部101与凹槽部102上的配合孔)以及外轮廓较所述配合部311大的止推部312;所述固定件座31上安装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座31旋转以及轴向滑动;所述转动轴32的一端安装有可随之转动的限位件33,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34;用户可通过转动手柄以驱动转动轴3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初始状态下,转动轴32处于第一位置(如附图8-9所示),转动轴32转动时,其一边带动所述限位件33转动,一边带动限位件33作轴向运动,使得转动轴32到达第二位置时(如附图10-11所示),限位件33转动至限位状态,且止推部312与限位件33两者中一者抵住一骨架模块10的凸出部101,另一者抵住另一模块11的凹槽部102。

具体地,所述限位件33具有四个限位角331,当转动轴32处于第一位置,从转动轴32的轴向上看,四个限位角331均不超出配合部311的外轮廓范围;当转动轴32处于第二位置,从转动轴32的轴向上看,四个限位角331均超出配合部311的外轮廓范围从未起到防止配合部311脱出连接孔103的限制作用。

固定件座31上形成有凸台部313,凸台部313上形成有凹槽部314、平面部315以及斜面部316,所述斜面部316设置在凹槽部314的底端与平面部315之间;所述转动轴32上安装有导杆34,导杆34的轴向垂直于转动轴32的轴向;当转动轴32处于第一位置,导杆34处于凹槽部314的底端;当转动轴3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导杆34沿着斜面部316攀升至平面部315上。

为了防止转动轴32处于第二位置时(此时固定件3将两个骨架模块10固定在一起),转动轴32有可能受外力干扰相对于固定件座31自行转动,因此,固定件座31上形成有限位槽口317,所述导杆34可相对于转动轴32滑动,滑动方向为导杆34的轴向,且导杆34上设有推动柄35,所述手柄34上形成有供推动柄35在其内滑动的导滑槽341。

基于上述结构,固定件3将相邻两个骨架模块10固定的方式为:首先,将固定件座31的配合部311穿过两个骨架模块10的两个连接孔103;然后,转动手柄34使得转动轴32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限位件33由初始状态转动至限位状态并沿其轴向运动使得限位件33的四个限位角331贴靠在一骨架模块10上;最后,推动导杆34使其相对于转动轴32滑动,使得导杆34的一端嵌入至限位槽口317内,使得转动轴32无法自行转动。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转动轴32转动90°才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而限位件33由初始状态转动至限位状态只需要转动45°,因此,转动轴32与限位件33之间设置有扭簧36,且限位件33可相对于转动轴32转动,且固定件座31上安装有限位销37;转动轴32转动时,转动轴32首先通扭簧36驱动限位件33一起转动,当限位件33转动至与限位销37接触后,转动轴32继续转动时,限位件33不再转动,而只随转动轴32的轴向运动作轴向滑动。

通过上述采用固定件3的安装方式,用户可实现单手操作,一手扶住骨架模块10,一手采用固定件3手动将两个骨架模块10固定,操作简单,无需借助工具,可提高组装效率。

优选地,还包括转动连接部5;所述顶部单元1与所述侧部组件61之间、两个所述侧部组件61之间、所述侧部组件61与所述底部框架2之间、所述第二侧部单元4与所述顶部单元1之间均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5连接。所述转动连接部5包括第一连接杆51与第二连接杆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与第二连接杆52之间通过铰链53连接。通过设置转动连接部5可方便各部分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其包括上述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在骨架模块10上固定墙体面板可形成装配式建筑。

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用骨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通过设置可折叠的骨架组件,用户可在工厂完成骨架组件的组装,并将组装完成的骨架组件折叠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施工,运输方便且组装效率高,适用于作为工地工人宿舍、方舱等小型临时性建筑的骨架,拆装迅速,便捷性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