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4359发布日期:2020-06-20 17:2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复合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通常采用瓦片搭配尖斜式屋顶,不仅能够防漏导水,还具有美观的装饰效果。然而,现有的瓦片存在重量大、装配效果差且保温水平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瓦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易控,并且制备出的复合瓦具有质轻、装配效果好、保温水平高、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瓦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瓦包括本体及嵌于所述本体中的泡沫芯,所述本体呈矩形薄板状并包括两条间隔相对的横边和两条间隔相对的纵边,所述本体还包括相背的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外侧面设有波浪凸起且所述外侧面沿其中一条所述纵边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盖沿;所述内侧面沿其中一条所述横边向外延伸并朝向所述外侧面凸起形成挂扣部,所述内侧面沿另外一条所述横边凹设形成挂扣槽,所述挂扣部与所述挂扣槽能够卡扣配合以便于多个所述复合瓦横向衔接使用;所述泡沫芯呈矩形薄板状并位于所述挂扣部与所述挂扣槽之间;所述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水泥、轻质骨料、矿渣粉料及添加剂混合而成的浆料加入敞口的下模具中,所述下模具的底面形状对应于所述波浪凸起;抚平所述下模具中的所述浆料上表面并铺设所述泡沫芯;继续加入所述浆料并采用上模具封闭所述下模具,使所述浆料于自然条件下在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及所述泡沫芯之间成型,获得所述本体;脱模,即可获得所述复合瓦。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所述轻质骨料、所述矿渣粉料、所述添加剂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60%、10-30%、5-30%、0.5-5%。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骨料为珍珠岩、蛭石、稻壳、秸秆、锯末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矿渣粉料为高炉矿渣、电厂粉煤灰、废矿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为促凝剂、缓凝剂、减水剂、改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凸起包括多个平行于所述纵边且等间距分布的凸棱,所述凸棱呈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且远离所述弧形盖沿的一个所述凸棱的直径小于其它所述凸棱的直径。

进一步地,远离所述弧形盖沿的一个所述凸棱的直径对应于所述弧形盖沿的内径,其它所述凸棱的直径对应于所述弧形盖沿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盖沿的弧内侧设有限位凸起,远离所述弧形盖沿的一个所述凸棱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形状及大小对应于所述限位凸起,以便于多个所述复合瓦纵向衔接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呈平板状并凸设有形状对应于所述挂扣槽的凸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本体中嵌入所述泡沫芯,并利用低成本原料合理调配浆料,不仅使得复合瓦整体质量变小,还提高了保温效果,采用浇铸的方法使得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弧形盖沿、挂扣部及挂扣槽的设计,使得多个所述复合瓦之间的装配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复合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复合瓦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复合瓦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瓦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图1至图3所示的复合瓦100,适用于铺设尖斜式屋顶。所述复合瓦100包括本体10及嵌于所述本体10中的泡沫芯20,所述本体10呈矩形薄板状并包括两条间隔相对的横边11和两条间隔相对的纵边12,所述本体10还包括相背的外侧面13和内侧面14,所述外侧面13设有波浪凸起15且所述外侧面13沿其中一条所述纵边12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盖沿16。所述内侧面14沿其中一条所述横边11向外延伸并朝向所述外侧面13凸起形成挂扣部17,所述内侧面14沿另外一条所述横边11凹设形成挂扣槽18。所述挂扣部17与所述挂扣槽18能够卡扣配合以便于多个所述复合瓦100横向衔接使用,所述泡沫芯20呈矩形薄板状并位于所述挂扣部17与所述挂扣槽18之间。

所述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水泥、轻质骨料、矿渣粉料及添加剂混合而成的浆料加入敞口的下模具中,所述下模具的底面形状对应于所述波浪凸起15;抚平所述下模具中的所述浆料上表面并铺设所述泡沫芯20;继续加入所述浆料并采用上模具封闭所述下模具,使所述浆料于自然条件下在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及所述泡沫芯20之间成型,获得所述本体10;脱模,即可获得所述复合瓦100。

水泥可以是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镁水泥及其它特种水泥。轻质骨料可以是珍珠岩、蛭石、稻壳、秸秆、锯末中的至少一种。矿渣粉料可以是高炉矿渣、电厂粉煤灰、各类废矿石粉。添加剂包括促凝剂、缓凝剂、减水剂、改性剂等。优选地,水泥、轻质骨料、矿渣粉料、添加剂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60%、10-30%、5-30%、0.5-5%。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上述轻质骨料、矿渣粉料作为生产复合瓦100的原料,不仅有利于实现轻质、保温的产品效果,还节约了矿物资源,合理利用了矿渣以利于环境保护。

所述上模具呈平板状并具有形状对应于所述挂扣槽18的凸部,从而在所述内侧面13形成所述挂扣槽18,同时,采用所述下模具形成所述复合瓦100的其它部分。可以理解,所述下模具的内表面形状对应于所述复合瓦100的外形,从而使得所述本体10一体成型。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波浪凸起15包括多个平行于所述纵边12且等间距分布的凸棱151,所述凸棱151呈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且远离所述弧形盖沿16的一个所述凸棱151的直径小于其它所述凸棱151的直径。远离所述弧形盖沿16的一个所述凸棱151的直径对应于所述弧形盖沿16的内径,其它所述凸棱151的直径对应于所述弧形盖沿16的外径。优选地,所述弧形盖沿16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所述本体10的所述横边11的长度为300-1500mm,所述纵边12的长度为300-800mm,厚度为20-30mm。所述波浪凸起15的最大厚度为15-30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盖沿16的弧内侧设有限位凸起161,远离所述弧形盖沿16的一个所述凸棱151开设有限位槽152,所述限位槽152的位置、形状及大小对应于所述限位凸起161,以便于多个所述复合瓦100纵向衔接使用。具体地,所述限位凸起161可呈横截面为扇形的柱状。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瓦包括本体及嵌于所述本体中的泡沫芯,所述本体呈矩形薄板状并包括两条间隔相对的横边和两条间隔相对的纵边,所述本体还包括相背的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外侧面设有波浪凸起且所述外侧面沿其中一条所述纵边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盖沿;所述内侧面沿其中一条所述横边向外延伸并朝向所述外侧面凸起形成挂扣部,所述内侧面沿另外一条所述横边凹设形成挂扣槽,所述挂扣部与所述挂扣槽能够卡扣配合以便于多个所述复合瓦横向衔接使用;所述泡沫芯呈矩形薄板状并位于所述挂扣部与所述挂扣槽之间;

所述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水泥、轻质骨料、矿渣粉料及添加剂混合而成的浆料加入敞口的下模具中,所述下模具的底面形状对应于所述波浪凸起;抚平所述下模具中的所述浆料上表面并铺设所述泡沫芯;继续加入所述浆料并采用上模具封闭所述下模具,使所述浆料于自然条件下在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及所述泡沫芯之间成型,获得所述本体;脱模,即可获得所述复合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所述轻质骨料、所述矿渣粉料、所述添加剂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60%、10-30%、5-30%、0.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骨料为珍珠岩、蛭石、稻壳、秸秆、锯末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粉料为高炉矿渣、电厂粉煤灰、废矿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促凝剂、缓凝剂、减水剂、改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凸起包括多个平行于所述纵边且等间距分布的凸棱,所述凸棱呈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且远离所述弧形盖沿的一个所述凸棱的直径小于其它所述凸棱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弧形盖沿的一个所述凸棱的直径对应于所述弧形盖沿的内径,其它所述凸棱的直径对应于所述弧形盖沿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盖沿的弧内侧设有限位凸起,远离所述弧形盖沿的一个所述凸棱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形状及大小对应于所述限位凸起,以便于多个所述复合瓦纵向衔接使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呈平板状并凸设有形状对应于所述挂扣槽的凸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水泥、轻质骨料、矿渣粉料及添加剂混合而成的浆料加入敞口的下模具中,下模具的底面形状对应于波浪凸起;抚平下模具中的浆料上表面并铺设泡沫芯;继续加入浆料并采用上模具封闭下模具,使浆料于自然条件下在下模具、上模具及泡沫芯之间成型,获得本体;脱模,即可获得复合瓦。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龙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