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集成式升降平台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目前集成式升降平台常规的安装方式为在地面成组拼装,整体吊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在地面成组拼装;步骤二,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在地面安装导轨;步骤三,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起吊吊钩安装。其采用多层共用一个悬挑梁,其承载力较重,容易造成超负荷,而且容易造成安装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预埋件安装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致选定安装点,然后进行从上到下进行拉线,保持安装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再进行墙面修整,保持安装点的高度位于同一直线上,对与不平的点进行补休或铲除;
s2、安装预埋件,在步骤1中完成之后,在安装点进行打孔,打孔时选择直径为15mm的钻头,打孔深度为20mm-25mm,且需保证孔的水平性,把膨胀螺丝嵌入到孔中,然后将预埋件和龙骨吊起并对准安装孔,拧上螺母对其固定;
s3、安装拉索,在步骤2中完成之后,对龙骨的端部和墙面之间固定拉索,由拉索、龙骨及墙面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提高龙骨的稳定性;
s4、重复步骤2和步骤3,根据楼层的数量进行逐层安装龙骨,在安装完成所有楼层之后,利用拉线来测量龙骨的内侧是否处在同一直线上;
s5、铺设竖向导轨,利用吊车将导轨吊起,靠在龙骨的内侧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保证竖向导轨与竖向导轨之间的连接处紧密性;
s6、搭设底座,将底座放置在后续进行,以此来适应升降平台的位置,减少底座的偏差,避免返工,提高了升降平台的搭建效率;
s7、安装提升设备,待上述步骤均完成之后,进行设备的安装并铺设电路;
s8、检测设备运行是否平稳,在检测的同时对设备中增加重量,来测量其承载力,同时进行检测预埋件的牢固性,待检测完成之后,在升降平台的外部搭设防护网,来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s1中在拉线后,采用红外线灯进行检测拉线的直线度,并将拉线的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避免移位,拉线采用钢丝来提高强度,避免施工时受到损害,影响施工进程。
优选的,所述s1中在对安装点进行找平的时候,对于凸出的部分采用打磨的方式进行削平,这样的方式消除凸出部分更加准确,且不会破坏墙体,对于凹进去的部分采用高强度水泥进行补平,在补平之后需要利用水平尺进行测平。
优选的,所述s2中在安装预埋件的时候,需要对龙骨的水平性进行测量,避免在安装的时候出现倾斜的情况,便于后续的施工。
优选的,所述s3中在利用拉线测量多组龙骨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的时候,需要测量龙骨的两端、中部三个点,来确定其直线性。
优选的,所述s3中对于拉索的安装,拉索的两端设有挂钩,墙壁和龙骨上设置挂环,拉索上安装拉索收紧器,便于对拉索进行收紧。
优选的,所述s5中竖向导轨之间如果缝隙较大,需要在缝隙处增添减震垫来增强连接,减少竖向导轨的松动,提高安全性。
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对楼层的升降平台进行独立安装,改变了传统的共用一个悬挑梁的方式,使得升降平台的安装更加准确,减少升降平台的偏差,提高安全性;在安装龙骨的时候,进行逐个找平,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将底座放置在后续进行,以此来适应升降平台的位置,减少底座的偏差,避免返工,提高了升降平台的搭建效率;在安装预埋件的时候,对安装点进行逐个找平,对于凸出的部分采用打磨的方式进行削平,这样的方式消除凸出部分更加准确,且不会破坏墙体,对于凹进去的部分采用高强度水泥进行补平,在补平之后需要利用水平尺进行测平,保证预埋件的固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预埋件安装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致选定安装点,然后进行从上到下进行拉线,保持安装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拉线后,采用红外线灯进行检测拉线的直线度,并将拉线的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避免移位,拉线采用钢丝来提高强度,避免施工时受到损害,影响施工进程;
进行墙面修整,保持安装点的高度位于同一直线上,对与不平的点进行补休或铲除,对于凸出的部分采用打磨的方式进行削平,这样的方式消除凸出部分更加准确,且不会破坏墙体,对于凹进去的部分采用高强度水泥进行补平,在补平之后需要利用水平尺进行测平;
s2、安装预埋件,在步骤1中完成之后,在安装点进行打孔,打孔时选择直径为15mm的钻头,打孔深度为20mm-25mm,且需保证孔的水平性,把膨胀螺丝嵌入到孔中,然后将预埋件和龙骨吊起并对准安装孔,拧上螺母对其固定,需要对龙骨的水平性进行测量,避免在安装的时候出现倾斜的情况,便于后续的施工;
s3、安装拉索,在步骤2中完成之后,对龙骨的端部和墙面之间固定拉索,由拉索、龙骨及墙面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提高龙骨的稳定性,需要测量龙骨的两端、中部三个点,来确定其直线性,拉索的两端设有挂钩,墙壁和龙骨上设置挂环,拉索上安装拉索收紧器,便于对拉索进行收紧;
s4、重复步骤2和步骤3,根据楼层的数量进行逐层安装龙骨,在安装完成所有楼层之后,利用拉线来测量龙骨的内侧是否处在同一直线上;
s5、铺设竖向导轨,利用吊车将导轨吊起,靠在龙骨的内侧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保证竖向导轨与竖向导轨之间的连接处紧密性,竖向导轨之间如果缝隙较大,需要在缝隙处增添减震垫来增强连接,减少竖向导轨的松动,提高安全性;
s6、搭设底座,将底座放置在后续进行,以此来适应升降平台的位置,减少底座的偏差,避免返工,提高了升降平台的搭建效率;
s7、安装提升设备,待上述步骤均完成之后,进行设备的安装并铺设电路;
s8、检测设备运行是否平稳,在检测的同时对设备中增加重量,来测量其承载力,同时进行检测预埋件的牢固性,待检测完成之后,在升降平台的外部搭设防护网,来提高安全性。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预埋件安装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致选定安装点,然后进行从上到下进行拉线,保持安装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再进行墙面修整,保持安装点的高度位于同一直线上,对与不平的点进行补休或铲除;
s2、安装预埋件,在步骤1中完成之后,在安装点进行打孔,打孔时选择直径为15mm的钻头,打孔深度为20mm-25mm,且需保证孔的水平性,把膨胀螺丝嵌入到孔中,然后将预埋件和龙骨吊起并对准安装孔,拧上螺母对其固定;
s3、安装拉索,在步骤2中完成之后,对龙骨的端部和墙面之间固定拉索,由拉索、龙骨及墙面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提高龙骨的稳定性;
s4、重复步骤2和步骤3,根据楼层的数量进行逐层安装龙骨,在安装完成所有楼层之后,利用拉线来测量龙骨的内侧是否处在同一直线上;
s5、铺设竖向导轨,利用吊车将导轨吊起,靠在龙骨的内侧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保证竖向导轨与竖向导轨之间的连接处紧密性;
s6、搭设底座,将底座放置在后续进行,以此来适应升降平台的位置,减少底座的偏差,避免返工,提高了升降平台的搭建效率;
s7、安装提升设备,待上述步骤均完成之后,进行设备的安装并铺设电路;
s8、检测设备运行是否平稳,在检测的同时对设备中增加重量,来测量其承载力,同时进行检测预埋件的牢固性,待检测完成之后,在升降平台的外部搭设防护网,来提高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拉线后,采用红外线灯进行检测拉线的直线度,并将拉线的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避免移位,拉线采用钢丝来提高强度,避免施工时受到损害,影响施工进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对安装点进行找平的时候,对于凸出的部分采用打磨的方式进行削平,这样的方式消除凸出部分更加准确,且不会破坏墙体,对于凹进去的部分采用高强度水泥进行补平,在补平之后需要利用水平尺进行测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安装预埋件的时候,需要对龙骨的水平性进行测量,避免在安装的时候出现倾斜的情况,便于后续的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利用拉线测量多组龙骨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的时候,需要测量龙骨的两端、中部三个点,来确定其直线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于拉索的安装,拉索的两端设有挂钩,墙壁和龙骨上设置挂环,拉索上安装拉索收紧器,便于对拉索进行收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施工的升降平台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竖向导轨之间如果缝隙较大,需要在缝隙处增添减震垫来增强连接,减少竖向导轨的松动,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