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3247发布日期:2020-08-25 19:0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本技术方案是对申请号:cn201721147439.2,专利名称为“楼面厚度控制器”的改进,在申请号:cn201721147439.2,专利名称为“楼面厚度控制器”的技术方案中,有两个问题,一是u形定位钩位于支撑柱的侧面,在使用时,容易倾斜,造成结构不稳;二是底板的结构没有优化,底板一体成型时,整块板容易变形,使得底板不平,使用时,也会使得整个控制器倾斜。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将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的楼板高度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柱、定位槽、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柱、支撑槽、第三支撑柱和底板,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的楼板高度控制器。

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柱的顶端,两个第一支撑柱之间形成定位槽,且定位槽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中间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槽位于第三支撑柱上,且支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底板位于第三支撑柱的底部,且底板上设有槽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的截面积小于底板的截面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所述的定位槽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相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呈十字型,且十字对应。

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的楼板高度控制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柱2;定位槽3;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柱5;支撑槽6;第三支撑柱7;底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柱2、定位槽3、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柱5、支撑槽6、第三支撑柱7和底板8,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的楼板高度控制器。

所述的第一支撑板1位于第一支撑柱2的顶端,两个第一支撑柱2之间形成定位槽3,且定位槽3位于第二支撑板4的中间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位于第二支撑柱5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槽6位于第三支撑柱7上,且支撑槽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底板8位于第三支撑柱7的底部,且底板8上设有槽口。

第一支撑柱2上设有加强筋,增加结构稳定性。

第二支撑板4的截面积小于底板8的截面积,便于安装。

定位槽3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4相切提高结构稳定性。

所述的第二支撑柱5与第三支撑柱7呈十字型,且十字对应。增加支撑强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柱(2)、定位槽(3)、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柱(5)、支撑槽(6)、第三支撑柱(7)和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1)位于第一支撑柱(2)的顶端,两个第一支撑柱(2)之间形成定位槽(3),且定位槽(3)位于第二支撑板(4)的中间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位于第二支撑柱(5)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槽(6)位于第三支撑柱(7)上,且支撑槽(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底板(8)位于第三支撑柱(7)的底部,且底板(8)上设有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2)上设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的截面积小于底板(8)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3)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4)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柱(5)与第三支撑柱(7)呈十字型,且十字对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楼板高度控制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柱、定位槽、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柱、支撑槽、第三支撑柱和底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柱的顶端,两个第一支撑柱之间形成定位槽,且定位槽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中间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槽位于第三支撑柱上,且支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底板位于第三支撑柱的底部,且底板上设有槽口。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的楼板高度控制器。

技术研发人员:厉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厉小勇
技术研发日:2020.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