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8029发布日期:2020-10-13 09:47阅读:15150来源:国知局
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冶金炼钢连铸项目旋流井稳流板平台斜坡段满堂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些年来,在满堂支撑架支撑体系施工中,特别是斜坡段搭设满堂脚手架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提高施工进度,同时确保施工安全,常规满堂支撑方法一般是支模的脚手架,重点需要进行斜坡段的基础计算,斜坡段的每根立杆下部需要设置和斜坡段坡度相同的扫地杆,水平的联系杆一端顶住斜坡段顶标高一下部位,一端与斜坡上的纵横向水平脚手管相互连接,这样就将垂直脚手管的受力分解到已完成的结构和垂直于斜坡方向,这样才能形成对斜坡段立杆的有效支撑。这种做法的施工顺序:斜坡段基础处理—脚手架支设定位—稳流板承重模板搭设—紊流板钢筋绑扎—专业施工—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模版拆除。由于倾斜角度过大,顶板荷载向下传递促使立杆根部因平行斜坡面荷载而产生的平行于坡面位移,对于模板支架纵向整体向上的稳定性无法提供保证,所以无法满足施工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且还能保证斜坡段满堂支撑架稳定的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在旋流井底部斜坡段上铺设模板;

(2)根据预设支撑架底部的间距在铺设好的模板上面开设钢筋孔;

(3)对斜坡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钢筋的底端穿过钢筋孔插入混凝土内,顶端竖直向上;

(5)取下模板,将预制钢管套入预埋钢筋的顶端,预制钢管的底端与斜坡段的斜面相接触;

(6)沿预制钢管向上继续按照预定的间距以及布局绑扎斜水平扫地杆、剪刀撑及螺栓紧固力矩,直至完成脚手架的搭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通过在混凝土内插入预埋钢筋,再将预制钢管套在预埋钢筋的顶部形成榫卯结构,通过脚手架管与预埋钢筋间的作用力,解决了旋流井底部斜坡段部位满堂支撑架脚手管下滑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稳流板平台满堂支撑架体搭设的安全性以及施工的便捷性,进而避免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由于根基不稳而导致的返工,同时节约工程成本。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预埋钢筋采用直径20毫米,长度500毫米的钢筋,预埋钢筋插入斜坡段混凝土内部400毫米,预留外部100毫米,使得预埋钢筋插入的部分长度远远超过露出部分的长度,避免预埋钢筋从混凝土内脱出,加强了绑扎根基的稳定性。

预制钢管采用直径48.3毫米,管壁厚3.6毫米钢管,预制钢管直径略大于预埋钢筋直径,使二者之间榫卯结构更加牢固,避免脱落,且方便取材,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脚手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预埋钢筋与预制钢管连接部位详图;

图3为开设钢筋孔后的模板示意图;

图中:预埋钢筋1、预制钢管2、斜坡3、模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斜坡3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该方法主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在旋流井底部斜坡3段上铺设模板4;

(2)根据预设支撑架底部的间距在铺设好的模板4上面开设钢筋孔;

(3)对斜坡3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钢筋1的底端穿过钢筋孔插入混凝土内,顶端竖直向上;

(5)取下模板4,将预制钢管2套入预埋钢筋1的顶端,预制钢管2的底端与斜坡3段的斜面相接触;

(6)沿预制钢管2向上继续按照预定的间距以及布局绑扎斜水平扫地杆、剪刀撑及螺栓紧固力矩,直至完成脚手架的搭设。

本发明主要通过在混凝土内插入预埋钢筋1,再将预制钢管2套在预埋钢筋1的顶部形成榫卯结构,通过脚手架管与预埋钢筋1间的作用力,解决了旋流井底部斜坡3段部位满堂支撑架脚手管下滑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稳流板平台满堂支撑架体搭设的安全性以及施工的便捷性,进而避免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由于根基不稳而导致的返工,同时节约工程成本。

优选的,预埋钢筋1采用直径20毫米,长度500毫米的钢筋,预埋钢筋1插入斜坡3段混凝土内部400毫米,预留外部100毫米。

优选的,预制钢管2采用直径48.3毫米,管壁厚3.6毫米钢管。

本发明的有效果是:本发明是旋流井稳流板平台在斜坡段满堂支撑架体固定方法,给同类型斜坡段上部搭设满堂支撑架搭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预留预埋钢筋与脚手架管的榫卯连接,确保了旋流井底部斜坡段上部搭设满堂支撑架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支撑体系安全以及施工的便捷性,节约工程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在旋流井底部斜坡段上铺设模板;

(2)根据预设支撑架底部的间距在铺设好的模板上面开设钢筋孔;

(3)对斜坡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钢筋的底端穿过钢筋孔插入混凝土内,顶端竖直向上;

(5)取下模板,将预制钢管套入预埋钢筋的顶端,预制钢管的底端与斜坡段的斜面相接触;

(6)沿预制钢管向上继续按照预定的间距以及布局绑扎斜水平扫地杆、剪刀撑及螺栓紧固力矩,直至完成脚手架的搭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埋钢筋采用直径20毫米,长度500毫米的钢筋,预埋钢筋插入斜坡段混凝土内部400毫米,预留外部1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预制钢管的顶端与同一高度稳流板的下表面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钢管采用直径48.3毫米,管壁厚3.6毫米钢管。


技术总结
一种斜坡段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在旋流井底部斜坡段上铺设模板;(2)根据预设支撑架底部的间距在铺设好的模板上面开设钢筋孔;(3)对斜坡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4)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钢筋的底端穿过钢筋孔插入混凝土内,顶端竖直向上;(5)取下模板,将预制钢管套入预埋钢筋的顶端,预制钢管的底端与斜坡段的斜面相接触;(6)沿预制钢管向上继续按照预定的间距以及布局绑扎斜水平扫地杆、剪刀撑及螺栓紧固力矩,直至完成脚手架的搭设。本发明通过预埋钢筋及钢管的榫卯结构,解决了旋流井底部斜坡段部位满堂支撑架脚手管下滑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稳流板平台满堂支撑架体搭设的安全性以及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武;滕德志;曲德文;陈荐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