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3084发布日期:2020-11-10 17:5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智能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是一种智能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根据流体运动,特别是当流体通过节流孔时会产生节流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是一种与活塞运动速度相关的阻尼器。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建筑结构抗震改造、工业管道设备抗振、军工等领域。传统的阻尼器是在活塞上开设节流孔来进行阻尼,而且传统的具有阻尼器状态反馈量难测、主动控制力能耗大以及时滞与溢出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力大、体积小、响应快、结构简单、阻尼力连续顺逆可调、易于与计算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等优点,可以克服传统被动阻尼器状态反馈量难测、主动控制力能耗大以及时滞与溢出等缺陷的智能阻尼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活塞、阻尼杆和缸体,所述活塞与缸体的内腔活动连接,缸体的内腔内具有阻尼液,阻尼杆固定在活塞上,且两端均穿出缸体外,还包括外置管路、电磁阀和外置控制器,外置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缸体内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外置管路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外置控制器包括pc模块、激励源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磁阀电连接,pc模块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激励源与阻尼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置管路为金属制成管路。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通过信号电线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为比例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通过外置管路来连通缸体的两端,并且在外置管路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可以通过外置控制器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克服现有被动阻尼器的进行状态反馈量难测、主动控制力能耗大以及时滞与溢出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控制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智能阻尼器,包括阻尼器10,所述阻尼器10包括活塞1、阻尼杆2和缸体3,所述活塞1与缸体3的内腔活动连接,缸体3的内腔内具有阻尼液,阻尼杆2固定在活塞1上,且两端均穿出缸体3外,还包括外置管路4、电磁阀5和外置控制器6,外置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缸体3内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1的两侧,外置管路4上设置电磁阀5,电磁阀5与外置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外置管路4为金属制成管路,使用寿命长电磁阀5为比例阀,比例控制阀可以有效控制阻尼液流量。

参见图2所示,外置控制器6包括pc模块61、激励源62和控制模块63,所述控制模块63与电磁阀5电连接,pc模块61与控制模块63信号连接,激励源62与阻尼器10信号连接。电磁阀5的对应开度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63,控制模块63控制信号给电磁阀5,pc模块61对控制模块63进行信号输入,pc模块61对激励源62进行控制。电磁阀5需要外接外接电源64。

本发明在阻尼器10使用过程中,采用外置控制器6进行控制,对阻尼器10的进行状态反馈量进行控制、主动控制力能耗小,可以达到最优的阻尼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阻尼器,包括阻尼器(10),所述阻尼器(10)包括活塞(1)、阻尼杆(2)和缸体(3),所述活塞(1)与缸体(3)的内腔活动连接,缸体(3)的内腔内具有阻尼液,阻尼杆(2)固定在活塞(1)上,且两端均穿出缸体(3)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管路(4)、电磁阀(5)和外置控制器(6),外置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缸体(3)内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1)的两侧,外置管路(4)上设置电磁阀(5),电磁阀(5)与外置控制器(6)电连接;

所述外置控制器(6)包括pc模块(61)、激励源(62)和控制模块(63),所述控制模块(63)与电磁阀(5)电连接,pc模块(61)与控制模块(63)信号连接,激励源(62)与阻尼器(10)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管路(4)为金属制成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5)通过信号电线(7)与外置控制器(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5)为比例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活塞、阻尼杆和缸体,所述活塞与缸体的内腔活动连接,缸体的内腔内具有阻尼液,阻尼杆固定在活塞上,且两端均穿出缸体外,还包括外置管路、电磁阀和外置控制器,外置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缸体内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外置管路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外置控制器包括PC模块、激励源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磁阀电连接,PC模块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激励源与阻尼器信号连接。本发明易于与计算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等优点,可以克服传统被动阻尼器状态反馈量难测、主动控制力能耗大以及时滞与溢出等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郭有松;伍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工邦振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