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支座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现有的钢结构的建筑,其底端安装时,大多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不具备抗震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解决了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包括预埋件、钢结构、抗震支座、限位环和辅助连接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需要安装支座的位置,然后划上定位点,并在定位点进行挖坑;
(2)在挖坑内选取4至6个点打入钢筋,然后将预埋件通过螺钉安装在钢筋上,并通过混凝土将预埋件浇注在挖坑的位置;
(3)在步骤(2)中的混凝土凝固后,在预埋件上首先通过螺栓安装抗震支座,然后再将钢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抗震支座上;
(4)步骤(3)中抗震支座安装完毕后,在钢结构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限位环,并在限位环和预埋件之间焊接有辅助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在挖坑挖好后,对坑壁与坑底进行反复捶打,并按照需要的尺寸对凹陷的地方进行填土。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钢筋的打入点位置确定后需要对打入点位置进行再次校正,使得其与预埋件上的连接孔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利用定位模板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模板位于挖坑的外部,并将下部与预埋件位置进行焊接,并在浇筑凝固后对其进行拆除。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钢结构、抗震支座、限位环和辅助连接件的外部均喷涂有防腐涂料,该防腐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性防腐树脂10~20份、环氧树脂4-7份、改性芳脂胺环氧固化剂305份,热固性酚醛树脂5~10份、钼酸钠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硼酸盐5~10份、丁醚4~7份,相容剂0.4-0.6份、消泡剂4~7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辅助连接件在焊接时,需要先在限位环、预埋件上焊接位置开上齿口状的坡口,并通过电流对其进行预热,使得其预热至100-120度,然后采用电弧焊的形式对其进行快速焊接,并在焊接完毕后,保持焊接位置1至3个小时,同时其焊接位置保持常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辅助连接件的内部上安装有橡胶套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能够使得安装的钢结构支座具有良好的抗震缓冲性能,且在发生一定强度的振动时,其能保持上部的钢结构建筑仍然能够保持稳定,下部的预埋件与地面连接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包括预埋件、钢结构、抗震支座、限位环和辅助连接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需要安装支座的位置,然后划上定位点,并在定位点进行挖坑,坑道大小为2*2*3的大小;
(2)在挖坑内选取4至6个点打入钢筋,然后将预埋件通过螺钉安装在钢筋上,并通过混凝土将预埋件浇注在挖坑的位置;
(3)在步骤(2)中的混凝土凝固后,在预埋件上首先通过螺栓安装抗震支座,然后再将钢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抗震支座上;
(4)步骤(3)中抗震支座安装完毕后,在钢结构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限位环,并在限位环和预埋件之间焊接有辅助连接件。
步骤(1)中在挖坑挖好后,对坑壁与坑底进行反复捶打,并按照需要的尺寸对凹陷的地方进行填土。
步骤(2)中钢筋的打入点位置确定后需要对打入点位置进行再次校正,使得其与预埋件上的连接孔位置对应。
步骤(2)中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利用定位模板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模板位于挖坑的外部,并将下部与预埋件位置进行焊接,并在浇筑凝固后对其进行拆除。
预埋件、钢结构、抗震支座、限位环和辅助连接件的外部均喷涂有防腐涂料,该防腐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性防腐树脂10~20份、环氧树脂4-7份、改性芳脂胺环氧固化剂305份,热固性酚醛树脂5~10份、钼酸钠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硼酸盐5~10份、丁醚4~7份,相容剂0.4-0.6份、消泡剂4~7份。
步骤(3)中辅助连接件在焊接时,需要先在限位环、预埋件上焊接位置开上齿口状的坡口,并通过电流对其进行预热,使得其预热至100-120度,然后采用电弧焊的形式对其进行快速焊接,并在焊接完毕后,保持焊接位置1至3个小时,同时其焊接位置保持常温装置。
步骤(3)中辅助连接件的内部上安装有橡胶套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包括预埋件、钢结构、抗震支座、限位环和辅助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需要安装支座的位置,然后划上定位点,并在定位点进行挖坑;
(2)在挖坑内选取4至6个点打入钢筋,然后将预埋件通过螺钉安装在钢筋上,并通过混凝土将预埋件浇注在挖坑的位置;
(3)在步骤(2)中的混凝土凝固后,在预埋件上首先通过螺栓安装抗震支座,然后再将钢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抗震支座上;
(4)步骤(3)中抗震支座安装完毕后,在钢结构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限位环,并在限位环和预埋件之间焊接有辅助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挖坑挖好后,对坑壁与坑底进行反复捶打,并按照需要的尺寸对凹陷的地方进行填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钢筋的打入点位置确定后需要对打入点位置进行再次校正,使得其与预埋件上的连接孔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利用定位模板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模板位于挖坑的外部,并将下部与预埋件位置进行焊接,并在浇筑凝固后对其进行拆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钢结构、抗震支座、限位环和辅助连接件的外部均喷涂有防腐涂料,该防腐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性防腐树脂10~20份、环氧树脂4-7份、改性芳脂胺环氧固化剂305份,热固性酚醛树脂5~10份、钼酸钠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硼酸盐5~10份、丁醚4~7份,相容剂0.4-0.6份、消泡剂4~7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辅助连接件在焊接时,需要先在限位环、预埋件上焊接位置开上齿口状的坡口,并通过电流对其进行预热,使得其预热至100-120度,然后采用电弧焊的形式对其进行快速焊接,并在焊接完毕后,保持焊接位置1至3个小时,同时其焊接位置保持常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钢结构支座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辅助连接件的内部上安装有橡胶套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