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261发布日期:2020-12-15 08:3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加固方法均需要对梁进行较为严格的表面处理,施工工序较多,而且加固后梁还容易发生粘贴材料与梁表面之间的剥离破坏,不好拆卸。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2127973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其发明公开了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用梁加固方法,沿梁的长度方向,每间隔50~300mm,安装一道钢带箍,钢带箍绕梁的周向闭合,所述钢带箍的张拉应力为钢带的极限抗拉强度的10~50%。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需要在型梁的梁面上开槽或者孔,使得钢带箍能够穿过,因此还存在对楼层框架梁不好取孔,无法加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楼层框架梁不好取孔,无法加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一侧外壁连接有梁体,梁体底端粘接有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底端两侧均焊接有加固结构。

为了进一步固定梁体,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三圆孔、三角体和第三钢板,三角体焊接于第三钢板一侧外壁,三角体顶端外壁焊接于碳纤维布的底部,四个第三圆孔均开于第三钢板一侧四角外壁上。

为了进一步加固梁体,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梁体底端粘接有u形箍,u形箍的底端位于碳纤维布的底端外壁,u形箍的两端处于梁体的两侧外壁,u形箍的两端外壁均焊接有第一加固定体。

为了使u形箍不掉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定体包括第一圆孔、第一钢板,第一钢板焊接于u形箍的一侧外壁,三个第一圆孔均开于第一钢板一侧外壁上。

为了进一步固定梁体,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定体的一侧外壁粘接有纵向腰压带,纵向腰压带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加固定体。

为了使纵向腰压带不掉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固定体包括第二圆孔、第二钢板,第二钢板焊接于纵向腰压带的一侧外壁,两个第二圆孔均开于第二钢板一侧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适用于任何梁体,通过碳纤维布、u形箍、纵向腰压带一起固定梁体,是梁体更稳定。

2、通过设置加固定体,将钢板与墙体连接并相互支撑,受力会更加均匀。

3、利用碳纤维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好、使用空间影响小且技术成熟的特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可以有效提高梁体承载力与耐久性,有效延长结构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第一加固定体示意图;

图4为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第二加固定体示意图;

图5为建筑梁的加固结构的第三加固定体示意图;

图中:1-柱体;2-梁体;3-第一加固定体;4-u形箍;5-纵向腰压带;6-第二加固定体;7-加固结构;8-碳纤维布;9-第一钢板;10-第一圆孔;11-第二钢板;12-第二圆孔;13-第三圆孔;14-三角体;15-第三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柱体1,所述柱体1一侧外壁连接有梁体2,梁体2底端粘接有碳纤维布8,碳纤维布8底端两侧均焊接有加固结构7,加固结构7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柱体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将碳纤维布8粘接在梁体2底端,并将加固结构7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柱体1上。

具体的,所述加固结构7包括第三圆孔13、三角体14和第三钢板15,三角体14焊接于第三钢板15一侧外壁,三角体14顶端外壁焊接于碳纤维布8的底部,四个第三圆孔13均开于第三钢板15一侧四角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将膨胀螺栓通过第三圆孔13将加固结构7固定在柱体1,三角体14会支撑第三钢板15。

具体的,所述梁体2底端粘接有u形箍4,u形箍4的底端位于碳纤维布8的底端外壁,u形箍4的两端处于梁体2的两侧外壁,u形箍4的两端外壁均焊接有第一加固定体3。

本实施例中:当碳纤维布8放置好之后,将u形箍4紧贴碳纤维布8底端外壁,将第一加固定体3固定在梁体2上方的天花板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加固定体3包括第一圆孔10、第一钢板9,第一钢板9焊接于u形箍4的一侧外壁,三个第一圆孔10均开于第一钢板9一侧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将膨胀螺栓通过第一圆孔10将第一加固定体3固定在天花板,第一加固定体3会支撑u形箍4。

具体的,所述第一加固定体3的一侧外壁粘接有纵向腰压带5,纵向腰压带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加固定体6。

本实施例中:当u形箍4固定好以后,将纵向腰压带5放置在u形箍4一侧外壁上,通过第二加固定体6固定。

具体的,所述第二加固定体6包括第二圆孔12、第二钢板11,第二钢板11焊接于纵向腰压带5的一侧外壁,两个第二圆孔12均开于第二钢板11一侧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将膨胀螺栓通过第二圆孔12将第二加固定体6固定在天花板,第二加固定体6会将纵向腰压带5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碳纤维布8粘接在梁体2底端,将膨胀螺栓通过第三圆孔13将加固结构7固定在柱体1,三角体14会支撑第三钢板15,当碳纤维布8粘接好之后,将u形箍4粘接在碳纤维布8底端外壁,将膨胀螺栓通过第一圆孔10将第一加固定体3固定在天花板,第一加固定体3会支撑u形箍4,当u形箍4固定好以后,将纵向腰压带5粘接在u形箍4一侧外壁上,将膨胀螺栓通过第二圆孔12将第二加固定体6固定在天花板,第二加固定体6会将纵向腰压带5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一侧外壁连接有梁体(2),梁体(2)底端粘接有碳纤维布(8),碳纤维布(8)底端两侧均焊接有加固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7)包括第三圆孔(13)、三角体(14)和第三钢板(15),三角体(14)焊接于第三钢板(15)一侧外壁,三角体(14)顶端外壁焊接于碳纤维布(8)的底部,四个第三圆孔(13)均开于第三钢板(15)一侧四角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2)底端粘接有u形箍(4),u形箍(4)的底端位于碳纤维布(8)的底端外壁,u形箍(4)的两端处于梁体(2)的两侧外壁,u形箍(4)的两端外壁均焊接有第一加固定体(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定体(3)包括第一圆孔(10)、第一钢板(9),第一钢板(9)焊接于u形箍(4)的一侧外壁,三个第一圆孔(10)均开于第一钢板(9)一侧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定体(3)的一侧外壁粘接有纵向腰压带(5),纵向腰压带(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加固定体(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定体(6)包括第二圆孔(12)、第二钢板(11),第二钢板(11)焊接于纵向腰压带(5)的一侧外壁,两个第二圆孔(12)均开于第二钢板(11)一侧外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属于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该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一侧外壁连接有梁体,碳纤维布底端两侧均焊接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三圆孔、三角体和第三钢板,三角体焊接于第三钢板一侧外壁,三角体顶端外壁焊接于碳纤维布的底部,四个第三圆孔均开于第三钢板一侧四角外壁上,所述梁体底端粘接有U形箍,U形箍的底端位于碳纤维布的底端外壁,U形箍的两端处于梁体的两侧外壁,U形箍的两端外壁均焊接有第一加固定体,所述第一加固定体的一侧外壁粘接有纵向腰压带。本实用新型利用碳纤维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使用空间影响小且技术成熟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季靖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季靖翔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