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765发布日期:2021-05-04 10:0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梁板预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的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件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钢筋混凝土薄板通常在加工场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结构简单,尺寸较小,预制方法也较简单,通常是在硬化的地坪上铺设一整块钢板作为底模板,底模板周边围挡侧模板。存在的问题是底模板容易移动,并容易受温度影响产生隆起和变形,导致预制件尺寸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预制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可以避免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底模板变形,可以有效将底模板固定,避免模板移动或变形导致预制件尺寸出现偏差,从而确保预制件的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4根角钢焊接而成的矩形边框,所述边框水平设置在硬化的地坪上,边框内浇筑有台座混凝土;所述角钢呈“┐”型设置,每根角钢的一条边与台座混凝土顶面齐平,并向台座混凝土外侧延伸,另一条边与台座混凝土侧壁紧贴,并焊接至少两根竖向的锚固筋,所述锚固筋的上端与角钢焊接,下端锚固在硬化的地坪中;台座混凝土及边框顶面铺设有底模板,所述底模板包括多块沿台座混凝土及边框横向设置的长方形钢板,相邻钢板间设有5mm的间隙,钢板位于角钢顶面的部位与角钢通过多个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台座底模板发生起鼓或变形及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位移的缺点,能提高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件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台座的角钢边框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台座的角钢边框俯视图;

图5是角钢边框内浇筑台座混凝土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角钢边框内浇筑台座混凝土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4根角钢2焊接而成的矩形边框,所述边框水平设置在硬化的地坪1上,边框内浇筑有台座混凝土3;所述角钢2呈“┐”型设置,每根角钢2的一条边与台座混凝土3顶面齐平,并向台座混凝土3外侧延伸,另一条边与台座混凝土3侧壁紧贴,并焊接至少两根竖向的锚固筋4,所述锚固筋4的上端与角钢焊接,下端锚固在硬化的地坪1中;台座混凝土及边框顶面铺设有底模板,所述底模板包括多块沿台座混凝土及边框横向设置的长方形钢板5,相邻钢板间设有5mm的间隙,钢板位于角钢顶面的部位与角钢通过多个螺栓6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如图3、图4所示,在硬化的地坪1上,依据台座设计位置画出矩形的白线框,沿线框每条边在地坪中植入至少两根竖向的锚固筋4,锚固筋4上端露出地面的高度不超过角钢边的宽度。

沿线框每条边设置一根角钢2,每根角钢的长度与其对应的线框边等长。角钢2呈“┐”型放置,角钢的一条边与水平面平行且位于线框外侧,另一条边与水平面垂直支撑在地坪1上,并与其对应的线框边上的锚固筋4焊接;相邻角钢端部间也进行焊接。

通过上述工序,完成台座边框的施工。

然后如图5、图6所示,在4根角钢围城的边框内浇筑台座混凝土3,混凝土浇筑高度与角钢2的水平边顶面齐平,混凝土表面抹平。

最后如图1、图2所示,在台座混凝土3及边框角钢2顶面,沿台座混凝土及边框横向铺设若干块长方形的薄钢板5,多块薄钢板将台座混凝土及边框完全覆盖,作为台座底模板。相邻薄钢板间设置5mm的间隙作为伸缩缝,防止薄钢板受热变形;薄钢板的两端与角钢的外侧对齐。

沿边框4根角钢的水平边开设多个贯穿薄钢板和角钢的螺孔,相邻螺栓孔的间距20cm-30cm,在螺孔中安装螺栓6,将薄钢板与角钢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4根角钢焊接而成的矩形边框,所述边框水平设置在硬化的地坪上,边框内浇筑有台座混凝土;所述角钢呈“┐”型设置,每根角钢的一条边与台座混凝土顶面齐平,并向台座混凝土外侧延伸,另一条边与台座混凝土侧壁紧贴,并焊接至少两根竖向的锚固筋,所述锚固筋的上端与角钢焊接,下端锚固在硬化的地坪中;台座混凝土及边框顶面铺设有底模板,所述底模板包括多块沿台座混凝土及边框横向设置的长方形钢板,相邻钢板间设有5mm的间隙,钢板位于角钢顶面的部位与角钢通过多个螺栓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台座,包括由4根角钢焊接而成的矩形边框,边框水平设置在硬化的地坪上,边框内浇筑有台座混凝土,台座混凝土及边框顶面铺设有多块长方形钢板作为底模板,相邻钢板间设有5mm的伸缩缝,钢板与角钢通过多个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台座底模板发生起鼓或变形及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位移的缺点,能保证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件的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单晓东;王志强;杨浩;赵耸峰;李伟;武彦杰;孙纪园;罗勇华;曾庆伟;刘安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