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及采用该通风结构的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3672发布日期:2021-01-01 13:4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及采用该通风结构的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及采用该通风结构的阳光房。



背景技术:

阳光房天窗是阳光房保持良好通风散热的必须品。现有阳光房天窗一般能自由开启和关闭,周期性调节阳光房内外通风换热。然而,由于现有阳光房天窗结构简单,在进行通风散热时,基本依赖于外部环境被动换气,整体通风散热效果不理想。

此外,阳光房具有通透、美观的良好视觉效果,为了提升其通风散热功能,可以考虑在阳光房天窗位置设置辅助结构加强通风散热,但也容易造成视觉障碍、影响美观。因此,现亟需设计用于阳光房天窗通风的结构,在进一步提升阳光房天窗通风散热作用的同时,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保证了阳光房内洁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及采用该通风结构的阳光房,在现有阳光房天窗基础上设置了通风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阳光房天窗位置的通风散热,不影响阳光房及天窗的通透,美观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对应阳光房的天窗下方设置,包括:

透明支撑板结构,所述透明支撑板结构包括一底板,在底板中部设置若干个开孔,在开孔外周的底板上方支撑设置一换气装置;

型材支撑框,设于天窗窗框下方,型材支撑框顶端与天窗窗框底端固连,所述型材支撑框用于固定支撑所述透明支撑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装置经一盖板结构支撑设于底板上方;所述盖板结构与底板围成供换气装置容置的空间;在盖板结构顶端覆设一防蚊网。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结构包括围设于开孔外周上方的侧板和与侧板顶端固连的顶板,侧板的底端与底板顶面固连,在顶板顶面设置一开口;所述换气装置经设于开口位置的一支撑架固定挂设于盖板结构与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换气装置固定的稳定性,在所述盖板结构的侧板内侧还设置用于进一步固定所述换气装置的横向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结构与底板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开口位置的顶板固连或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结构与底板均为透明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为在底板中部设置的若干个规则的条形开孔。

进一步的,在型材支撑框内侧的相对两侧边固定灯带。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装置为风扇或新风换气机。

一种阳光房,采用如上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阳光房天窗位置下方设置辅助使用的通风结构,在天窗开启后,能够增加通风换热效果,促进阳光房内外空气流通。该通风结构通过使用透明支撑板,不影响天窗位置的阳光房房顶的通透和美观,经济实用。通过在天窗下方的通风结构型材支撑框内侧设置灯带,能够增强视觉效果,提升阳光房使用时的体验效果。通过在风扇上方设置防蚊网,延长了风扇使用寿命,避免蚊虫经此处进入阳光房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省略盖板结构和防蚊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型材支撑框、2透明挖孔亚克力板、3条形开孔、4侧板、5顶板、6支撑架、7风扇、8天窗、9防蚊网、10横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该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对应阳光房天窗下方设置,具体的,包括在阳光房天窗的窗框下方设置型材支撑框1,型材支撑框1由型材连接件围成并与天窗窗框底端固连,在型材支撑框的底部支撑固定一底板,底板为透明挖孔亚克力板2,即在底板中部设置方形镂空板面,方形镂空板面由若干个条形开孔3形成。在方形镂空板面外侧上方固连一盖板结构,盖板结构包括围设于开孔外侧的侧板4,在侧板顶端固连一顶板5,侧板和顶板均为亚克力板;在顶板中部设有一开口,在开口位置配合固定一支撑架6,在支撑架上固定挂设一风扇7,风扇设于盖板结构和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在支撑架上方固定防蚊网9,避免蚊虫由此进入风扇7内。上述盖板结构与底板一体成型设置。

为了保证风扇固定的稳定性,在侧板内侧还设置用于加固的横隔板10,横隔板也为亚克力板。增设的横隔板与侧板和顶板一体成型构成前述的盖板结构。

上述通风结构的设置,在阳光房天窗开启后,经风扇转动带动空气气流加速流动,提升阳光房内的通风散热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通风结构,可以在型材支撑件内侧固定设置灯带。灯带透过亚克力板照射,可提升阳光房及天窗的使用体验,更加美观,视觉效果显著。

实施例2

如图3-5所示,一种阳光房天窗,采用了实施例的通风结构。具体的,是在阳光房的天窗8下方的窗框内侧固定实施例1的通风结构,天窗8为电动天窗。

使用时,开启阳光房的天窗8,启动风扇7,风扇转动使阳光房内部空气经底板的开孔进入盖板结构和底板所围成的空间,进而通过支撑架6经防蚊网9的向阳光房的天窗外部排出,实现阳光房天窗的主动通风换气。

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扇也可以替换为新风换气机,通过新风换气机的排风口排出阳光房内的空气,同时通过新风换气机的进风口输入外部洁净空气。实现了更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对应阳光房的天窗下方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支撑板结构,所述透明支撑板结构包括一底板,在底板中部设置若干个开孔,在开孔外周的底板上方支撑设置一换气装置;

型材支撑框,设于天窗窗框下方,型材支撑框顶端与天窗窗框底端固连,所述型材支撑框用于固定支撑所述透明支撑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经一盖板结构支撑设于底板上方;所述盖板结构与底板围成供换气装置容置的空间;在盖板结构顶端覆设一防蚊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结构与底板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结构与底板均为透明亚克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在底板中部设置的若干个规则的条形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型材支撑框内侧的相对两侧边固定灯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为风扇或新风换气机。

8.一种阳光房,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及采用该通风结构的阳光房。该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包括:透明支撑板结构,所述透明支撑板结构包括一底板,在底板中部设置若干个开孔,在开孔外周的底板上方支撑设置一换气装置;型材支撑框,设于天窗窗框下方,型材支撑框顶端与天窗窗框底端固连,所述型材支撑框用于固定支撑所述透明支撑板结构。该阳光房天窗通风结构设置在现有阳光房天窗窗框下方,能够更好的实现阳光房天窗位置的通风散热,不影响阳光房及天窗的通透,美观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熊诗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沐易阳光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