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1988发布日期:2021-05-11 14:3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坐便器在生产制造时,生产模具包含左侧帮模型、右侧帮模型、左右侧帮模型上附属的水道活块模型、圈板模型、圈板模型上附属的水箱活块模型、存污区活块模型、底模型等组成。目前,如图1所示,坐便器侧帮模型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胶将侧帮模型粘接在副车上,然后再用螺栓和螺母将两扇模型固定。在日常注浆使用时,由于模型开模合模时的震动,很容易出现模型开胶和螺丝松动的情况,从而导致模型移位或者错位。造成坯体的厚度不一致,从而使坯体强度不一致,在后期生产干燥及烧制时出现不良品,甚至当水箱活块移位或错位较多时,坯体厚度不达标,坯体在制作初期就直接报废,造成生产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产能不稳定等问题。严重的会造成模型倾倒,导致模型报废,造成生产资源浪费。同时模型倾倒有可能会伤到现场工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模型上线时,需要将整套模型抬到粘有环氧树脂胶的副车上,然后再调整模型的平行度,操作费时费力,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合理且模具不易出现错位或移位的模具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模具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及副车,

所述模具本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侧模,所述侧模靠外一侧设有注浆凹槽,相邻两个模具本体上两个相邻侧模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注浆凹槽围成倒锥形的注浆腔,

所述副车上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深入注浆腔内,注浆腔内注入有石膏。

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还包括设于两个侧模之间的水道活块模、圈板模、水箱活块模、存污区活块模及底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而且由于凹槽采用倒锥形结构使得模型的定位稳定性更强,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因模型不稳定造成的模型错位和移位,坯体厚度不一致,导致坯体强度不一致,在后期生产干燥及烧制时出现不良品,甚至坯体在制作初期就直接报废,造成生产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产能不稳定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模,2.右侧模,3.水道活块模,4.圈板模,5.水箱活块模,6.存污区活块模,7.底模,8.注浆凹槽,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具本体及副车,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模、设于两个侧模之间的水道活块模3、圈板模4、水箱活块模5、存污区活块模6及底模7,两个侧模、水道活块模、圈板模、水箱活块模、存污区活块模及底模共同围成成型腔,其中两个侧模包括左侧模1及右侧模2,两个侧模靠外一侧设有注浆凹槽8,相邻两个模具本体上两个相邻侧模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注浆凹槽围成倒锥形的注浆腔,

所述副车上固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深入注浆腔内,注浆腔内注入有石膏,使两个侧模与螺杆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具有更强的抵御震动和抗倾倒的效果,因此定位稳定性更好,由于注浆腔为倒锥形,即使由于震动导致模具本体松动,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也会使模型越来越紧,不会出现模具本体变形漏浆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及副车,

所述模具本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侧模,所述侧模靠外一侧设有注浆凹槽,相邻两个模具本体上两个相邻侧模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注浆凹槽围成倒锥形的注浆腔,

所述副车上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深入注浆腔内,注浆腔内注入有石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还包括设于两个侧模之间的水道活块模、圈板模、水箱活块模、存污区活块模及底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固定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及副车,模具本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侧模,侧模靠外一侧设有注浆凹槽,相邻两个模具本体上两个相邻侧模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注浆凹槽围成倒锥形的注浆腔,副车上固接有螺杆,螺杆深入注浆腔内,注浆腔内注入有石膏,本实用新型不但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而且使得模型的定位稳定性更强,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因模型不稳定造成的模型错位和移位,坯体厚度不一致,导致坯体强度不一致,在后期生产干燥及烧制时出现不良品,甚至坯体在制作初期就直接报废,造成生产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产能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庆;毕立生;董会亮;夏玉顺;刘金玉;孙立争;宋子春;王振春;王国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1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