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8961发布日期:2021-03-19 11:1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场馆、机场、钢连廊等领域,空间网架结构根据其节点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焊接空心球节点、螺栓球节点、焊接钢板节点、焊接钢管节点、杆件直接汇交节点等五大类。其中,以焊接球网架应用较为广泛,焊接球网架施工普遍采取地面拼装再整体吊装的思路,因此保证网架地面拼装精度是网架施工的重难点。传统地面拼装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拼成片式小拼单元,再由小拼单元组成总拼单元;二是采用支撑体系空间原位拼装。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鼓型焊接球异形网架单元块,网架为双曲面,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大,焊接球随网架坡度削切形成鼓型,传统地面拼装方式显现出很多不足。采用第一种方法时,片式小拼单元形成过程中,鼓型球的定位无法调节,片式桁架再次组装,累计误差大;采用第二种方法时,常规支撑体系无法准确调节鼓型球定位,并且支撑措施无法重复利用,材料损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圆钢管、调节圆管、升降调节装置和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上垂直固定有圆钢管;所述调节圆管下端设置在圆钢管内,并通过升降调节装置在圆钢管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调节圆管上端设置有可在三维坐标系中进行x、y向调节的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坡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耳板、调节板和第二耳板;所述调节圆管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调节板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与第二耳板的圆形螺栓孔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可在第一耳板的弧形腰圆孔中转动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传力圆管、传力板和千斤顶;所述传力板一端伸入到圆钢管内,另一端伸出圆钢管,且伸入到圆钢管内的传力板上面设置有传力圆管,伸出到圆钢管外的传力板下端设置有千斤顶;所述传力圆管与上面的调节圆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还包括封板和固定螺杆;所述封板固定在传力圆管上面,所述调节圆管的下端与封板接触;所述千斤顶与圆钢管之间的传力板部分的下面设置有穿过传力板上表面的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上设置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位于传力板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圆钢管侧面设置有开口槽,用于传力板穿入圆钢管内的安装,且开口槽的宽度与传力板的宽度相同,开口槽的高度根据所需调节的垂直方向的最大高度决定。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圆管的外径直径比圆钢管的内径直径小2-3mm。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圆管的外径、内径大小与调节圆管的外径、内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板设置成l型,且第一耳板上的弧形腰圆孔以第二耳板与调节板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栓紧固件为圆心。

本使用新型的构造简单,取材方便,主要用于鼓型焊接球异形网架的拼装及卸载,该调节装置使用简单,校正快速,精度高,不仅提高了网架拼装的速度,而且,保证拼装质量的同时,装置可重复利用,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力板传动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a-a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耳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耳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b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圆钢管2;传力圆管3;封板4;调节圆管5;第一耳板6;调节板7;第二耳板8;固定螺杆9;传力板10;千斤顶11;焊接球12;调节螺栓紧固件13;开口槽14;弧形腰圆孔15;圆形螺栓孔16;紧固螺母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圆钢管2、调节圆管5、升降调节装置和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1上垂直固定有圆钢管2;所述调节圆管5下端设置在圆钢管2内,并通过升降调节装置在圆钢管2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调节圆管5上端设置有可在三维坐标系中进行x、y向调节的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坡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耳板6、调节板7和第二耳板8;所述调节圆管5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组第一耳板6和第二耳板8;所述调节板7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与第二耳板8的圆形螺栓孔16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可在第一耳板6的弧形腰圆孔15中转动调节,调节螺栓紧固件13包括成对使用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传力圆管3、传力板10和千斤顶11;所述传力板10一端伸入到圆钢管2内,另一端伸出圆钢管2,且伸入到圆钢管2内的传力板10上面设置有传力圆管3,伸出到圆钢管2外的传力板10下端设置有千斤顶11;所述传力圆管3与上面的调节圆管5连接。所述封板4固定在传力圆管3上面,所述调节圆管5的下端与封板4接触;所述千斤顶11与圆钢管2之间的传力板10部分的下面设置有穿过传力板10上表面的固定螺杆9;所述固定螺杆9上设置有紧固螺母17,紧固螺母17位于传力板10下方。通过千斤顶11位于底板1和传力板10之间,可调节垂直方向的立面高度,再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进行固定;坡度调节装置的第一耳板6和第二耳板8位于调节圆管5上端顶部外壁两侧,通过调节板7和调节螺栓紧固件13可以分别调节架设在调节板7上的焊接球12x和y方向的坡度,具体为通过调节两块调节板7的高差不同达到所需要求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圆钢管2、调节圆管5、升降调节装置和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1上垂直固定有圆钢管2;所述调节圆管5下端设置在圆钢管2内,并通过升降调节装置在圆钢管2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调节圆管5上端设置有可在三维坐标系中进行x、y向调节的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坡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耳板6、调节板7和第二耳板8;所述调节圆管5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组第一耳板6和第二耳板8;所述调节板7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与第二耳板8的圆形螺栓孔16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可在第一耳板6的弧形腰圆孔15中转动调节。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传力圆管3、传力板10和千斤顶11;所述传力板10一端伸入到圆钢管2内,另一端伸出圆钢管2,且伸入到圆钢管2内的传力板10上面设置有传力圆管3,伸出到圆钢管2外的传力板10下端设置有千斤顶11;所述传力圆管3与上面的调节圆管5连接。所述封板4固定在传力圆管3上面,所述调节圆管5的下端与封板4接触;所述千斤顶11与圆钢管2之间的传力板10部分的下面设置有穿过传力板10上表面的固定螺杆9;所述固定螺杆9上设置有紧固螺母17,紧固螺母17位于传力板10下方。所述圆钢管2侧面设置有开口槽14,用于传力板10穿入圆钢管2内的安装,且开口槽14的宽度与传力板10的宽度相同,开口槽14的高度根据所需调节的垂直方向的最大高度决定。所述传力圆管3的外径直径比圆钢管2的内径直径小2-3mm。所述传力圆管3的外径、内径大小与调节圆管5的外径、内径大小相同。传力圆管3上端用封板4焊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而调节圆管5与传力圆管3不直接焊接,而是通过封板4进行对接,提高装置的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实施例3

一种鼓型焊接球网架双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圆钢管2、调节圆管5、升降调节装置和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1上垂直固定有圆钢管2;所述调节圆管5下端设置在圆钢管2内,并通过升降调节装置在圆钢管2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调节圆管5上端设置有可在三维坐标系中进行x、y向调节的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坡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耳板6、调节板7和第二耳板8;所述调节圆管5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组第一耳板6和第二耳板8;所述调节板7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与第二耳板8的圆形螺栓孔16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紧固件13可在第一耳板6的弧形腰圆孔15中转动调节。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传力圆管3、传力板10和千斤顶11;所述传力板10一端伸入到圆钢管2内,另一端伸出圆钢管2,且伸入到圆钢管2内的传力板10上面设置有传力圆管3,伸出到圆钢管2外的传力板10下端设置有千斤顶11;所述传力圆管3与上面的调节圆管5连接。所述封板4固定在传力圆管3上面,所述调节圆管5的下端与封板4接触;所述千斤顶11与圆钢管2之间的传力板10部分的下面设置有穿过传力板10上表面的固定螺杆9;所述固定螺杆9上设置有紧固螺母17,紧固螺母17位于传力板10下方。所述圆钢管2侧面设置有开口槽14,用于传力板10穿入圆钢管2内的安装,且开口槽14的宽度与传力板10的宽度相同,开口槽14的高度根据所需调节的垂直方向的最大高度决定。所述传力圆管3的外径直径比圆钢管2的内径直径小2-3mm。所述传力圆管3的外径、内径大小与调节圆管5的外径、内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耳板6设置成l型,且第一耳板6上的弧形腰圆孔15以第二耳板8与调节板7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栓紧固件13为圆心。具体使用时,将各零件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鼓型焊接球12立于坡度调节装置之上,千斤顶11固定于传力板10和底板1之间,通过千斤顶11提供动力,通过传力板10将动力传至传力圆管3,传力圆管3把动力传至调节圆管5,达到鼓型焊接球12立面标高的调节,操作简单,调节精度高;立面标高调节到位之后,为保证鼓型焊接球12削切面坡度,在第一耳板6处调整两块调节板7的高差,实现平面x和y方向的坡度,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避免传统方法存在的切割、焊接等操作造成精度偏差大,安全性也大大提高,钢管、千斤顶等材料可随取随用,进行周转使用,节省了成本,降低了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