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护理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239发布日期:2021-02-26 22:2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全密封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护理室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密封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护理室。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这类患者进行隔离,以防传染病毒向外界传播。目前,传染病患者一般会被转移到类似于医院等采用工程建造方式形成的病房内,但这种病房不可移动,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将患者转移到病房内,由此可能会耽搁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这种病房的造价高,成本高,此外,当出现集聚性传染病时,病房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0003]
相关技术中有一些装置能够采用临时搭建的方式形成一个隔离空间,从而取代上述病房,这些装置一般由机架和帆布组成,搭建时,先将机架展开成占据一定空间的结构,然后再将多张帆布连接到被展开的机架上,由帆布和机架共同形成一简陋的临时病房。但这种临时病房容易出现病房内外的病毒细菌交互,使病毒细菌容易随着人员的流动进出病房,影响病房内患者的治疗,同时不利于防疫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密封篷布装置及具有其的护理室,用于解决现有中病毒细菌容易随人员流动进出临时病房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密封篷布装置,包括骨架和篷布本体,骨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杆、多个第一支撑立杆和多个收缩连杆,多个第一支撑立杆竖直且间隔设置,第一横杆连接在其中两个第一支撑立杆的上端之间,多个收缩连杆水平设置且分别连接在其余第一支撑立杆之间;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杆下方,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支撑立杆和多个第二横杆,多个第二支撑立杆竖直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横杆水平设置且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立杆之间;篷布本体能够设置在骨架上并分别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形成两个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全密封空间,两个全密封空间可连通。
[0006]
进一步地,篷布本体包括第一篷体和第二篷体,第一篷体和第二篷体均能够展开形成具有六个面的六面体结构,第一篷体被第一支撑组件支撑,第二篷体被第二支撑组件支撑,第二篷体设置在第一篷体其中一个面上,第二篷体靠近第一篷体中心的第一面被设计成具有与第一篷体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与第一篷体隔离的封闭状态,第二篷体远离第一篷体中心的第二面被设计成具有与外界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状态。
[0007]
进一步地,第一面包括至少一块第一帘布,第一帘布能够移动以打开或封闭第一篷体,第二面包括至少一块第二帘布,当第一帘布封闭时,第二帘布能够移动以打开或封闭第二篷体。
[0008]
进一步地,全密封篷布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骨架的第二横杆上,
用于驱动第一帘布和第二帘布。
[0009]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立杆和第二支撑立杆为电动伸缩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为折叠杆。
[0010]
进一步地,收缩连杆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多个连杆可以通过改变多个连杆之间的角度使收缩连杆的两端靠近或远离。
[0011]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护理室,包括支撑结构组件和全密封篷布装置,全密封篷布装置为包含上述全部或部分技术结构的全密封篷布装置,全密封篷布装置的骨架的安装在支撑结构组件上,支撑结构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结构体,多个支撑结构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2]
进一步地,骨架中的多个第一支撑立杆分别安装在多个支撑结构体上,全密封篷布装置中的篷布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套筒,用于套设在骨架中的第一支撑立杆和第二支撑立杆上。
[0013]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体和第二支撑结构体,第一支撑结构体包括新风装置,第二支撑结构体包括第一排风装置,第一篷体上设置有与新风装置对应的进风口以及与第一排风装置对应的第一排风口。
[0014]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体,第三支撑结构体包括第二排风装置,第二篷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排风装置对应的第二排风口。
[0015]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全密封篷布装置,骨架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支撑起篷布本体并分别形成两个全密封空间,由于该全密封篷布装置能够形成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全密封空间,还可以提高隔离的效果。同时,两个全密封空间可连通,这样一个空间可以作为病患进行治疗的医疗区,另一个空间可以作为人员进入医疗区的缓冲区,人员在进入或走出医疗区前都可以先在缓冲区中进行灭菌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医疗区内的病菌逸出或者外界的病菌进入医疗区内。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其中:
[001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室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示出了图1的护理室的支撑结构组件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至图5示出了图1的支撑结构组件展开流程的示意图;
[0022]
图6示出了图1的护理室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3]
图7示出了图6的护理室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上述附图中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0025]
11、第一横杆;12、第一支撑立杆;13、收缩连杆;21、第二支撑立杆;22、第二横杆;31、第一篷体;311、进风口;312、第一排风口;313、压力调节装置;32、第二篷体;321、第二排
风口;322、压力调节装置;323、灭杀设备;33、第一帘布;34、第二帘布;40、支撑结构组件;41、第一支撑结构体;411、新风装置;412、净化网;42、第二支撑结构体;421、第一排风装置;422、净化网;43、第三支撑结构体;431、第二排风装置;432、净化网;44、第四支撑结构体;90、病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室的实施例,该护理室能够实现与外界的完全隔离,从而适用于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烈性传染病、流感类传染病、肺结核传染病、不明原因传染病患以及体弱多病人群的护理使用。
[0030]
本实施例的护理室包括全密封篷布装置和支撑结构组件40,其中,全密封篷布装置包括骨架和篷布本体。可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骨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具体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杆11、四个第一支撑立杆12和三组收缩连杆13,四个第一支撑立杆12竖直且间隔设置,第一横杆11连接在其中两个第一支撑立杆12的上端之间,三个收缩连杆13水平设置且分别连接在其余第一支撑立杆12之间。这样,在第一支撑组件展开时就能够形成用以支撑篷布本体的第一篷体31的框架结构,第一横杆11下方留出了供人员通过的空间。当第一篷体31如图1所示罩设在第一支撑组件上时就能够形成一个全密封空间。
[0031]
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杆11下方,具体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第二支撑立杆21和四个第二横杆22,第二支撑立杆21竖直且间隔设置,第二横杆22水平设置且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立杆21之间。这样,当第二支撑组件展开时,就能够形成用以支撑篷布本体的第二篷体32的框架结构,第二横杆22下方留出了供人员通过的空间。当第二篷体32如图1所示罩设在第二支撑组件上时就能够形成另一个全密封空间。第二篷体32形成的全密封空间能够分别与外界以及第一篷体31形成的全密封空间连通。
[0032]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全密封篷布装置,骨架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支撑起篷布本体并分别形成两个全密封空间,由于该全密封篷布装置能够形成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全密封空间,还可以提高隔离的效果。同时,两个全密封空间可连通,这样一个空间可以
放置病床90作为病患进行治疗的医疗区,另一个空间可以作为人员进入医疗区的缓冲区,人员在进入或走出医疗区前都可以先在缓冲区中进行灭菌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医疗区内的病菌逸出或者外界的病菌进入医疗区内。
[0034]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篷体31和第二篷体32均能够展开形成具有六个面的六面体结构,第二篷体32设置在第一篷体31的一个侧面上,第二篷体32靠近第一篷体31中心的第一面被设计成具有与第一篷体31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与第一篷体31隔离的封闭状态,第二篷体32远离第一篷体31中心的第二面被设计成具有与外界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状态。
[003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包括两块第一帘布33,第一帘布33能够移动以打开或封闭第一篷体31,第二面包括两块第二帘布34,当第一帘布33封闭时,第二帘布34能够移动以打开或封闭第二篷体32。上述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有效地简化人员在进出时打开或关闭第一篷体31和第二篷体32的动作。
[0036]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全密封篷布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机构设置在骨架的第二横杆22上,用于驱动第一帘布33和第二帘布34。驱动机构可使第一帘布33和第二帘布34实现电驱动,减少人员进出时与第一帘布33或第二帘布34之间的接触,降低沾染、传播病毒细菌的可能,同时进一步简化人员进出时的动作,提高效率。
[0037]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立杆12和第二支撑立杆21为电动伸缩杆,第一横杆11和第二横杆22为折叠杆。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全密封篷布装置在闲置时能够收缩或折叠,尽可能地缩小全密封篷布装置的体积,便于运输和仓储。
[0038]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收缩连杆13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多个连杆可以通过改变多个连杆之间的角度使收缩连杆13的两端靠近或远离。该结构简单可靠。
[003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护理室,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护理室包括支撑结构组件40和全密封篷布装置,其中,全密封篷布装置为包含上述全部或部分技术结构的全密封篷布装置,全密封篷布装置的骨架的安装在支撑结构组件40上,支撑结构组件40包括四个支撑结构体,四个支撑结构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这样在有疫情或需要临时病房的时候,只需要拉开四个支撑结构体以展开全密封篷布装置的骨架,再将篷布本体罩设在骨架上就能得到密封性良好的临时病房,并且本实施例的护理室具有两个全密封空间,其中一个全密封空间能作为另一个全密封空间和外界之间的缓冲区,能够有效地减少外界和医疗区之间的病菌交叉。
[0040]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组件40包括第一支撑结构体41、第二支撑结构体42、第三支撑结构体43和第四支撑结构体44,每个支撑结构体中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立杆12,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结构体41和第三支撑结构体43的第一支撑立杆1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横杆11,第一支撑结构体41和第四支撑结构体44之间、第四支撑结构体44和第二支撑结构体42之间以及第二支撑结构体42和第三支撑结构体43之间设置有收缩连杆13。如图3所示,四个支撑结构体可两两一组沿图3中a向展开收缩连杆13并安置第一横杆11,再沿图4中b向展开两侧收缩连杆13形成被围绕的空间,然后沿图5中c向拉出第一支撑立杆12,最后将篷布本体展开并设置在展开后的骨架上形成全密封空间。
[0041]
为保持第一篷体31内空气清洁,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结构体41包括新风装置411和净化网412,第二支撑结构体42包括第一排风装置421和净化网422,第一篷体31上设置有
与新风装置411对应的进风口311以及与第一排风装置421对应的第一排风口312。
[0042]
优选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结构体41与第二支撑结构体42以第一篷体31的中心相对地设置,即第一支撑结构体41与第二支撑结构体42分别设置在第一篷体31的对角位置上,使经新风装置411净化后的空气能够沿箭头指示方向充分填充第一篷体31,并使第一篷体31内的气体经净化后从第一排风装置421排出,从而防止病毒细菌逸出,减少空气污染。
[0043]
本实施例的第二篷体32中设置有灭杀设备323,用于对进出人员携带的病菌进行消杀。
[0044]
与第一篷体31相似的,本实施例的第三支撑结构体43包括第二排风装置431和净化网432,第二篷体32上设置有与第二排风装置431对应的第二排风口321。第二排风装置431能够将第二篷体32内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0045]
本实施例的护理室的第一篷体31中还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313,第二篷体32中还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322,压力调节装置313和压力调节装置322分别用于检测第一篷体31和第二篷体32内的气压值并控制第一篷体31和第二篷体32内的气压值小于外界气压,这样在正常情况下,气体在压差作用下会从外界向第一篷体31和第二篷体32内流动,能够有效减少第一篷体31和第二篷体32内的气体向外逸出,从而避免病菌随气体逸出。
[0046]
优选地,第二篷体32内的设定气压高于第一篷体31内的气压,使气体保持从外界向第二篷体32再向第一篷体31流动的趋势。
[0047]
为使篷布本体稳定地设置在骨架上,本实施例的篷布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套筒,用于套设在骨架中的第一支撑立杆和第二支撑立杆上。
[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