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板防漏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板防漏浆体系采用模板底部加装角铝方式,该方式受制于混凝土地面的平整度影响,因此模板在支模完毕后,还需要通过添堵砂浆方式才能达到效果,但在墙体、柱的拐角部因下部空间狭小,施工起来难度大,添堵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工、可实现自动、可靠的防漏浆的模板防漏浆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防漏浆装置,包括t槽条和弹性管条,所述t槽条的一侧有开口槽,所述t槽条的下方有t槽,所述t槽条的上方设置若干个螺栓孔,所述弹性管条的上端为t型结构,所述弹性管条的下端依次为横块、第一竖块、第一斜块、内弧线块、第二斜块、第二竖块围成的管状体,所述第一竖块与所述第一斜块为钝角过渡且内侧过渡处设置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斜块、所述内弧线块、所述第二斜块、所述第二竖块、所述横块与所述第一竖块的各相邻部件之间为圆角过渡,所述内弧线块的外侧设置第二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t型结构嵌套在所述t槽内。
优选地,所述t槽条与所述弹性管条的长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开口槽用于安装螺母。
优选地,所述t槽条为t槽铝条或t槽钢条或t槽pc条。
优选地,所述弹性管条为橡胶管条。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的缺陷,免除了添堵砂浆的工作过程,使得施工过程工作量大大减少,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容易漏浆的不足,可实现自动、可靠的防漏浆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安装在模板上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处于压紧在地面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t槽条、2-弹性管条、3-开口槽、4-t型结构、5-横块、6-第一竖块、7-第一斜块、8-内弧线块、9-第二斜块、10-第二竖块、11-第一弧形凹槽、12-第二弧形凹槽、13-螺母、14-螺栓、15-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侧”是指靠近管状体通孔的一侧。
请参照图1,一种模板防漏浆装置,包括t槽条1和弹性管条2,t槽条1的一侧有开口槽3,t槽条1的下方有t槽,t槽条1的上方设置若干个螺栓孔,弹性管条2的上端为t型结构4,弹性管条2的下端依次为横块5、第一竖块6、第一斜块7、内弧线块8、第二斜块9、第二竖块10围成的管状体(从逆时针方向描述),第一竖块6与第一斜块7为钝角过渡且内侧过渡处设置第一弧形凹槽11,第一斜块7与内弧线块8之间为圆角过渡,内弧线块8与第二斜块9之间为圆角过渡,第二斜块9与第二竖块10之间为圆角过渡,第二竖块10与横块5之间为圆角过渡,横块5与第一竖块6之间为圆角过渡,内弧线块8的外侧设置第二弧形凹槽12。
进一步,t型结构4嵌套在t槽内。t型结构4能够插入t槽或从t槽拔出,便于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t槽条1与弹性管条2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开口槽3用于安装螺母13。
进一步,t槽条1为t槽铝条或t槽钢条或t槽pc条。
进一步,弹性管条2为橡胶管条。采用橡胶管条,其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耐磨、具有弹性。
具体的,弹性管条2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t1、使t槽条1与模板15底部贴紧,并对齐t槽条1和模板15的螺栓孔;
t2、将螺母13放置在开口槽3内的螺栓孔正下方,将螺栓14从模板15一侧插入,并拧紧螺母13;
t3、将弹性管条2的t型结构4插入到t槽内,使两者的端面对齐;
t4、模板15下落,弹性管条2压紧地面或楼面。
图2为本实施例的装置压紧在地面或楼面之后的状态,第一竖块6与t槽条1保持一条直线,第一斜块7保持水平,模板落下之后靠自重自动实现密封,从而达到防漏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的缺陷,免除了添堵砂浆的工作过程,使得施工过程工作量大大减少,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容易漏浆的不足,模板落下之后靠自重自动实现密封,可实现自动、可靠的防漏浆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省人工。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模板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模板防漏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槽条和弹性管条,所述t槽条的一侧有开口槽,所述t槽条的下方有t槽,所述t槽条的上方设置若干个螺栓孔,所述弹性管条的上端为t型结构,所述弹性管条的下端依次为横块、第一竖块、第一斜块、内弧线块、第二斜块、第二竖块围成的管状体,所述第一竖块与所述第一斜块为钝角过渡且内侧过渡处设置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斜块、所述内弧线块、所述第二斜块、所述第二竖块、所述横块与所述第一竖块的各相邻部件之间为圆角过渡,所述内弧线块的外侧设置第二弧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防漏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结构嵌套在所述t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防漏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槽条与所述弹性管条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防漏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用于安装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防漏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槽条为t槽铝条或t槽钢条或t槽pc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防漏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条为橡胶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