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车板以及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3675发布日期:2021-12-17 21:4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载车板以及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停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车板以及包括该载车板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由于其高污染和不可再生性,渐渐被电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取代。
3.电动汽车作为使用电能的新能源车辆,符合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并且可以起到能源节省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4.然而,目前电动汽车普遍存在着在现有的立体车库系统中难以实现充电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要想实现充电,需要将与充电桩电连接的充电插头插入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内,而电动汽车在停入立体车库内前,车主通常会将电动汽车关闭,而电动汽车在关闭状态下,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无法打开,这就使得电动汽车在自动停放时如何实现充电成为业内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用于立体车库系统且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的载车板。
6.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载车板的立体车库。
7.一种载车板,用于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电连接的充电头以及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电连接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头和所述充电座通过电线电连接。
8.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上述的载车板。
9.这种载车板在使用时,电动汽车先停放在载车板上,接着用户将载车板上的充电头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内,再关闭电动汽车。载车板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至车库内,当载车板停放在车位上时,充电桩的充电插头与载车板的充电座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其中:
12.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载车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载车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载车板100,用于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
16.载车板100上设有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电连接的充电头120以及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电连接的充电座140,充电头120和充电座140通过电线150电连接。
17.这种载车板100在使用时,电动汽车先停放在载车板100上,接着用户将载车板100上的充电头120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内,再关闭电动汽车。载车板100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至车库内,当载车板100停放在车位上时,充电桩的充电插头与载车板100的充电座140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
18.运载系统可以为轨道式动力系统、agv搬运小车、履带式搬运系统等。
19.本实施方式中,载车板100上还设有充电头收纳盒160,充电头120可以从充电头收纳盒160中取出,或者充电头120可以放回充电头收纳盒160。
20.优选的,充电头收纳盒160和充电座140分别设置在载车板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充电头120取出后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内,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充电头收纳盒160和充电座140对电动汽车的停靠造成影响。
21.优选的,充电头收纳盒160和充电座140分别设置在载车板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中间。
22.优选的,充电头收纳盒160内设有弹性回卷装置(图中未显示),电线150部分缠绕在弹性回卷装置上。电线150可以回卷到弹性回卷装置,一方面便于充电头120放回充电头收纳盒160内,收纳起来更为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电线150长期外露。
23.本实施方式中,充电头120为两个,两个充电头120分别为七孔充电头和九孔充电头,从而可以分别适配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
24.本实施方式中,充电座140为七孔充电座。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充电座140也可以为其他规格,只要充电座140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匹配即可。
25.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载车板100上还设有垫块170,充电座140设置在垫块170上。考虑到载车板100的高度通常较低,通过在载车板100上设置垫块170,可以增加充电座140的高度,从而使得充电桩的充电插头更容易与充电座140电连接。
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充电座140为磁吸充电座。相应的,充电桩的充电插头也为磁吸充电插头。
27.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载车板100包括承载板101以及设置在承载板101的下表面的支撑脚102。
28.本实施方式中,电线150部分设置在承载板101的下表面。
29.本实施方式中,位于承载板101的下表面的部分电线150未显示出来。
30.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板101的下表面还设有加强杆103。
31.这种载车板100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带运载系统的车库,例如:立体车库。具体
来说,立体车库可以为地下立体车库或地上立体车库。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载车板,用于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电连接的充电头以及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电连接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头和所述充电座通过电线电连接;所述载车板上还设有充电头收纳盒,所述充电头可以从所述充电头收纳盒中取出,或者所述充电头可以放回所述充电头收纳盒;所述充电头收纳盒内设有弹性回卷装置,所述电线部分缠绕在所述弹性回卷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收纳盒和所述充电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载车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包括七孔充电头和九孔充电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上还设有垫块,所述充电座设置在所述垫块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为磁吸充电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的支撑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部分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8.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载车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车板以及包括该载车板的立体车库。载车板用于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所述载车板的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电连接的充电头以及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电连接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头和所述充电座通过电线电连接。这种载车板在使用时,电动汽车先停放在载车板上,接着用户将载车板上的充电头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内,再关闭电动汽车。载车板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承载电动汽车移动至车库内,当载车板停放在车位上时,充电桩的充电插头与载车板的充电座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逢 张雨诺 胡盈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云逢
技术研发日:2020.09.22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