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

文档序号:25947388发布日期:2021-07-20 16:3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阻尼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



背景技术:

由于地震预测的不准确性、发生的突然性、破坏的剧烈性,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新建建筑进行减震处理及既有建筑的加固处理,以减少地震损害。粘弹性阻尼器具有耗能、减震功能,同时又能提升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的双重优势,适合对新建建筑进行减震处理、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固处理。

而现有粘弹性阻尼器粘弹性材料在重复使用或者长期不用的情况下易发生老化即引起阻尼失效、可更换性弱低、耗能减震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安装的数量和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该阻尼器减震效果显著,可更换性强,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包括上部连接杆、外缸筒、活塞、板弹簧、套圈和密封盖板;所述外缸筒顶部通过密封盖板连接一个活塞,活塞上连接一个上部连接杆,在上部连接杆下部与活塞之间通过套圈连接若干板弹簧;活塞下部伸入外缸筒内部穿过内隔板,活塞与外缸筒之间填充有黏弹性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为圆柱状,上端呈倒圆台形,倒圆台中间为盲孔,中间圆柱段外壁周向设有凹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部连接杆为一根圆柱状连杆,连杆的顶部设带有开孔的半圆弧状连接部,中部呈倒圆台形过渡,末端为细圆柱状,细圆柱位于活塞顶端盲孔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缸筒为空心圆柱状,上端开有螺孔,中间设置内隔板,内隔板中间开有矩形齿状孔,与活塞圆柱段外壁凹槽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盖板中部开有与活塞圆柱段外壁凹槽相对应的矩形齿状孔,边缘设置有若干螺孔,通过螺栓将密封盖板连接在外缸筒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板弹簧为圆弧状,两端为倾斜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活塞和外缸筒之间的空隙填充黏弹性材料,板弹簧两端通过套圈分别与上部连接杆和活塞连接,从而实现耗能减震;上部连接杆为一根圆柱状连杆,连杆的顶部设带有开孔的半圆弧状连接部,从而实现使用方便,易于更换,中部呈倒圆台形过渡,从而在拉力作用下实现板弹簧上端不被拔出。

活塞为圆柱状,上端呈倒圆台形,从而实现板弹簧下端在拉力作用下不被拔出,倒圆台中间为空芯,从而实现上部连接杆仅在轴向运动,防止发生滑移,中间圆柱段有凹槽从而增大活塞与粘弹性材料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

外缸筒为空心圆柱状,上端开有螺孔,从而实现易于更换检查粘弹性材料质量,进一步提升结构的安全性,中间设置内隔板,内隔板中间开有矩形齿状孔,从而和活塞紧密捏合同时实现限位,进一步保证粘弹性材料不外露、提升使用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板弹簧两端为倾斜直线型,从而增大与上部连接杆和活塞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受力面积,中间为圆弧状,从而实现板弹簧弯曲方向可控。

套圈轮廓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呈漏斗形,从而增大与板弹簧接触面积,缺口左右边缘分别设置一个端头,两端头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将板弹簧与上部连接杆和活塞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共同工作,同时进一步实现板弹簧的可更换性;密封盖板中间开有矩形齿状孔,从而和活塞紧密捏合同时实现限位,进一步保证粘弹性材料不外露、提升使用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边缘设置有螺孔,从而进一步实现粘弹性材料的可更换性。

本实用新型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能够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耗能隔震工程中,可以起到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振动反应的作用。如建筑结构中的斜撑、梁柱节点、桁架下弦杆等产生相对变形较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缸筒的剖面图。

其中,1为上部连接杆;2为活塞;3为外缸筒;4为板弹簧;5为套圈;6为密封盖板;7为内隔板;8为粘弹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包括上部连接杆1、外缸筒3、活塞2、板弹簧4、套圈5、密封盖板6和黏弹性材料8;外缸筒3顶部通过密封盖板6连接一个活塞2,活塞2上连接一个上部连接杆1,在上部连接杆1与活塞2之间通过套圈5连接若干板弹簧4;活塞2下部伸入外缸筒3内部穿过内隔板7,外缸筒3内填充有黏弹性材料8。

如图2所示,上部连接杆1为一根圆柱状连杆,连杆的顶部设带有开孔的半圆弧状连接部,中部呈倒圆台形过渡,末端为细圆柱状。

如图3所示,活塞2为圆柱状,上端呈倒圆台形,倒圆台中间为盲孔,中间圆柱段外壁周向设有凹槽。

其中,上部连接杆1下端细圆柱位于活塞2顶端盲孔中,活塞2一端伸出外缸筒3,一端位于外缸筒3内部,活塞2与外缸筒3之间的空隙填充黏弹性材料8,板弹簧4两端通过套圈5分别与上部连接杆1和活塞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板弹簧4数目为4。板弹簧4和套圈结构分别见图4、图5。

如图4所示,板弹簧4中间为圆弧状,两端为倾斜型板。

如图5所示,套圈5轮廓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呈漏斗形,缺口左右边缘分别设置一个端头,两端头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6所示,密封盖板6中间开有矩形齿状孔,该结构与活塞2圆柱段外壁凹槽相对应,在密封盖板6圆周面边缘设置有若干螺孔,通过螺栓将密封盖板6连接在外缸筒3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外缸筒3为空心圆柱状,上端开有螺孔,中间设置内隔板7,内隔板7中间开有矩形齿状孔,与活塞2圆柱段外壁凹槽相对应,便于活塞2穿过。

本实用新型两端所连接的结构构件发生相对变形时,上部连接杆1和外缸筒3之间开始产生相对滑动,带动活塞2做往复运动,从而使黏弹性材料8发生剪切变形,增加结构的附加阻尼以达到耗能的作用。板弹簧4在活塞2受压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恢复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隔振作用。

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所有构件均为独立构件,方便安装,易于在服役期内维修更换。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杆(1)、外缸筒(3)、活塞(2)、板弹簧(4)、套圈(5)和密封盖板(6);所述外缸筒(3)顶部通过密封盖板(6)连接一个活塞(2),活塞(2)上连接一个上部连接杆(1),在上部连接杆(1)下部与活塞(2)之间通过套圈(5)连接若干板弹簧(4);活塞(2)下部伸入外缸筒(3)内部穿过内隔板(7),活塞(2)与外缸筒(3)之间填充有黏弹性材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为圆柱状,上端呈倒圆台形,倒圆台中间为盲孔,中间圆柱段外壁周向设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杆(1)为一根圆柱状连杆,连杆的顶部设带有开孔的半圆弧状连接部,中部呈倒圆台形过渡,末端为细圆柱状,细圆柱位于活塞(2)顶端盲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3)为空心圆柱状,上端开有螺孔,中间设置内隔板(7),内隔板(7)中部开有矩形齿状孔,与活塞(2)圆柱段外壁凹槽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6)中间开有与活塞(2)圆柱段外壁凹槽相对应的矩形齿状孔,边缘设置有若干螺孔,通过螺栓将密封盖板(6)连接在外缸筒(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弹簧(4)为圆弧状,两端为倾斜型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的粘弹性金属复合阻尼器,包括上部连接杆、外缸筒、活塞、若干板弹簧、若干套圈、密封盖板和黏弹性材料;所述上部连接杆下端位于活塞顶端盲孔中,活塞位于外缸筒内部,活塞和外缸筒之间的空隙填充黏弹性材料,板弹簧两端通过套圈分别与上部连接杆和活塞连接。该阻尼器减震效果显著,可更换性强,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韩乙楠;张锡成;胡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